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北师大版(2001)|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阅读。

白洋淀里荷花香

我的家乡——白洋淀,是个风景秀美的好地方。那一望无际的湖水,浩瀚无垠、碧波粼粼。

七月间,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满淀的荷叶挨挨挤挤,宛如一块拼成的巨大的碧玉,与天相接。你看那荷花秆多像青竹,笔直细长,上面长满了小刺儿,从茂密的荷叶中钻出来。那含苞欲放的荷花,形同大青桃。一枝枝,一排排,数也数不清,仿佛她们要“饱蘸(zhàn)白洋万顷水,写满蓝天十里云”。

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那娇艳无比的野荷花。人工培育的荷花,花瓣多是白色,而野荷花却是五颜六色,白如玉,红如火,粉如霞,黄如金。有的野荷花把她们那娇美的脸盘紧贴着水面,就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在荷叶间捉迷藏,随着荷叶摇曳,时隐时现。仔细一看,她们那金黄色的花蕊上还有蜜蜂在飞舞,花瓣上有粒粒水珠滚来滚去,在阳光下就像颗颗珍珠在闪耀。有的野荷花,高高地伸出水面,像亭亭玉立的少女身穿粉红色的纱裙在翩翩起舞。

微风吹来,满淀的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令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我爱风景如画的白洋淀,它是冀中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1.照样子,写词语。
亭亭玉立(AABC式)(        ) (        )
2.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____”画出来。在这句话中,作者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3.白洋淀的湖水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短文内容填空。
人工培育的荷花,花瓣多是(      ),而野荷花却是(      )(      )(      )(       )(      )
5.短文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
A.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B.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乐园。
________________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罐,一只是铁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更加轻蔑地说。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铁罐说。

时间流逝,两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渣滓和尘土。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发现了那只陶罐。陶罐被人捧起,擦洗干净,和它当年在御厨的时候一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身边,它一定闷得够难受了。”人们立即动手,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QOrDeR]]给本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小题2】请在文中第11自然段的“”中加上合适的标点。
【小题3】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画线的句子是陶罐说的话,你能将陶罐没有说完的话补充完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了这则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掌  声
我们班里有一个叫英子的女孩儿,文静漂亮,但是总爱蜷缩在教室的一角。
上课前,她早早地来到了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腿因为得了小儿麻痹症而落(lào)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演讲课时,老师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述一个小故事。轮到英子讲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演讲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英子的情况,她就一直点英子的名字。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儿红了。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她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在掌声中,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定了定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声音也十分动听。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掌声。英子很礼貌地向老师鞠了一躬,又向同学们深鞠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奇怪的是,自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那么忧郁了,开始和同学们一块儿游戏、说笑,甚至有一次她还走进了学校的小舞厅,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后来,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我应该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那次掌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这才明白了英子变得开朗活泼的原因。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给人鼓掌,尤其是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其实,人都是需要掌声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彩?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
1.文中的主人公英子以前是一个性格        的残疾姑娘。
2.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早早”“最后一个”写出了英子怎样的心理?
3.第3自然段中,作者分别抓住人物的            刻画了英子的内心活动。
4.用“  ”画出描写英子演讲前后的表现的句子。
5.你如何理解短文的最后一句话?
6.读完短文,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
朱德的扁担(节选)
队伍出发了。一路上,战士们高兴地议论着:“这回,朱军长可以休息一下了吧。”原来,是他们把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可是不久,大家发现朱德又满头大汗地赶上来了,一问才知道,他又用毛竹削了一根新扁担。
没过几天,朱德发现他的新扁担又不见了。他明白这是同志们爱护他,不想让他太劳累。可是他觉得应该和大家一起艰苦奋斗,就又削了一根扁担,而且,在扁担的正中,写上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几个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军长,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1.战士们为什么感到高兴呢?“满头大汗”说明了什么?
2.朱德发现自己的新扁担不见了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3.朱德为什么要和战士们一起挑粮?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