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下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乌啼(dí) | B.寒山寺(sì) | C.江枫(fēng) | D.愁(chóu)眠(mián) |
A.《枫桥夜泊》——唐 张继 |
B.《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维 |
C.《示儿》——南宋 陆游 |
D.《观书有感》——宋 苏轼 |
A.“枫桥夜泊”的意思是“枫桥夜晚停留在湖泊”。 |
B.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
C.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
D.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
A.姑苏知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B.江连云树路回斜,钟起寒山乱暮鸦。 |
C.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 |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A.月落乌啼霜满天 |
B.江枫渔火对愁眠 |
C.姑苏城外寒山寺 |
D.夜半钟声到客船 |
A.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 |
B.这首诗的第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 |
C.这首诗的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 |
D.这首诗描写了寒冬之夜的幽寂清冷,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下列加点字的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未肯降(xiáng) | B.骚(sāo)人 | C.阁(gé)笔 | D.逊(xùn)雪 |
A.《雪梅》——宋 欧阳修 |
B.《题西林壁》——宋 苏轼 |
C.《游山西村》——南宋 陆游 |
D.《夏日绝句》——宋 李清照 |
A.降:服输。 |
B.骚人:诗人。 |
C.阁:阁下。 |
D.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
A.比喻 | B.拟人 | C.对比 | D.夸张 |
A.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A.这首诗的意思是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
B.“骚人阁笔费评章”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评章”即评价。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 |
C.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就洁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却没有梅花的香味。“三分”形容差的不多,“一段”将香气物质化,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 |
D.这首诗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前人已经注意到梅与雪的这些特点,如高鼎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关于这首诗的体裁,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
B.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
C.这是一首五言绝句。 |
D.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
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
B.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
C.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
D.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稼轩长短句》等。 |
A.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
B.鬼雄:鬼中的英雄。 |
C.思:思念,怀念。 |
D.江东:江的东边。 |
A.借景抒情 | B.托物言志 | C.借古讽今 | D.虚实结合 |
A.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B.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D.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A.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 |
C.“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主要表达了诗人对项羽的追思。 |
D.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下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萧萧(xiāo) | B.梧(wú)叶 | C.挑促织(tiāo) | D.篱落(lí) |
A.叶绍翁 宋代 |
B.苏轼 宋代 |
C.杜牧 唐代 |
D.欧阳修 宋代 |
A.萧萧:风声。 |
B.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
C.挑:挑弄、引动。 |
D.夜书所见:在夜里看书。 |
A.比喻 |
B.象征 |
C.夸张 |
D.拟人 |
A.借景抒情 |
B.动静结合 |
C.虚实相映 |
D.巧用典故 |
A.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 |
B.首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
C.第二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秋风已至,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 |
D.第三句写儿童挑促织,让人感受到儿童的快乐和无忧无虑,诗人也被他们深深感染,心中无比喜悦。 |
A.蘑菇、木耳、苹果、葡萄 |
B.蘑菇、木耳、红果、葡萄 |
A.你不要去上学。 |
B.你要去上学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