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沪教版(2015)|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轮船对大海正如飞机对(  )。
A.大地B.工厂C.河流D.天空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内容梳理(课文回放)。
《詹天佑》一课围绕“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句,写了他在主持修筑铁路过程中的三件事,其中他的“爱国”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这件事给以突出表现的,他“杰出”的创造才能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给以表现出来的。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联系课文解读句子。
1.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
(1)朗读这句话应该读出__________的语气,需要重读的两处是__________
(2)从这句话看出盲姑娘不但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是难得的知音啊!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写句子。
1.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面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广场上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只画眉鸟在枝头一边叫一边跳。(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盲姑娘对哥哥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在我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用关联词
连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补充词语,然后选词填入下面的句中。
______)经风(______)       (______)然大(______)         
名(_______)(_______)实     茹毛(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吞枣       (_____)(______)忙忙
意(________)(________)长        张(________)李(________
1.校长的这番话(______),给了我们不少的启发啊!
2.阅读名篇佳作一定要认认真真,千万不能(______),一知半解。
3.上课时冬冬开了小差,老师让冬冬回答,可他(______)乱说一通。
4.王老师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真是(______)啊!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都要经过勘测。(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修改意思重复的病句。当句子中出现语意重复或者重复的成分时,找出重复的部分,去掉其中一个。如下面句子中“合适”和“适宜”意思相近,则任选一个去掉。
3.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适宜的线路,詹天佑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清政府刚提出修筑铁路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______
2.帝国主义者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______
3.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______
4.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童年詹天佑
詹天佑8岁那年进私塾读书,他天资聪慧,求知欲强,可是在这里,塾师所讲的都是四书五经和八股文,枯(躁燥)无味,詹天佑对这一套烦透了。
他最感兴趣的是工程、机械等新知识。他用泥巴捏火车,做机器,身上老是装着小齿轮、发条、螺丝刀、镊子等等,一有空(kōng  kòng)就摆弄着玩。小伙伴们都称他是“机器迷”。
一天,小天佑对他家的闹钟突然发生了兴趣,他想,这个方方的东西为什么能滴嗒滴嗒走个不停?为什么它能(安按)时响铃?为什么它能始终这么均匀地走?家里的大人都有事出去了,小天佑决定要打开这个宝贝匣子,看看其中的奥秘。他把闹钟拿到隐蔽的地方,把零件一个一个拆开。他自己的脑筋也动开了:这一个零件是干什么用的?这一个零件和那一个零件为什么咬合在一起?那一个零件是什么力量使它摆动起来的呢?拆着,思考着,一直到把整个闹钟拆到不能拆为止。一大堆散碎的零件怎么按原样装起来呢?詹天佑凭着他那良好的记忆力,居然一件一件装好了,他也弄清了闹钟的构造与原理。
1871年,11岁的詹天佑以优异成绩考取我国第一批出国留学的预备生。1872年,第一批留洋学生共30人登上征程了,詹天佑第一次乘轮船、坐火车,对这些洋玩艺非常着(zhuó zháo)迷,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制造火车、轮船?他心中顿时有一种羞辱感,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发奋求学,用科学来振兴祖国。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或读音。
2.詹天佑为什么不喜欢在私塾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举了一个什么事例来说明詹天佑是“机器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画“____”的句子,你体会到了詹天佑有一种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詹天佑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用一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鲁迅爱书的故事

①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②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亲戚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本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这可把他的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本书。一听到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拿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③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一点钱,叫作“压岁钱”。鲁迅得到这些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④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⑤鲁迅小时候对于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来的书,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毛病,就不怕麻烦地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过去的翻书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⑥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读过的书可以将大海填满。
B.他特别喜欢读关于大海方面的书籍。
C.他读过的书非常多。
2.用文中的四字词语填空。
鲁迅(________)想得到《山海经》,谓之盼书;抄书令他(________);他读过的书(__________);他收藏书时,将其捆扎得(________)。
3.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用“~~~~”画出文章的一个过渡句。
4.根据短文的结构特点,把短文分成三部分,用“‖”在文中标出。
5.你怎么理解“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出生在浙江鄞县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因为家里穷,他一面帮家里做农活,一面跟父亲念点儿书。
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看书。值班老师发现了,关上路灯,叫他进屋睡觉。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去学习。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童第周28岁的时候,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一起学习的还有别的国家的学生。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中国学生在国外被同学瞧不起。童第周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那位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需要把青蛙的卵的外膜剥掉。这种手术非常难做,要有熟练的技巧,还要耐心和细心。教授自己做了几年,没有成功;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他不怕失败,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了。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
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童第周激动地想:“一定要争气。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很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一定能办到。”
1.结合对内容的理解,给文章添加一个标题。
2.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具体写了童第周的那两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从动作和心理两个方面对人物进行了描写,请按照要求从文中各摘录一个句子。
心理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童第周为自己、为中国人争气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学习的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