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阅读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 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 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往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题目是用打比方的手法写的,他把母爱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把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换成一个近义词填在括号里,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骄傲—________
3.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4.句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知道该怎样做吗?
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校园里的泡桐树

在我们校园的周围有一株株高大的泡桐树,它们一年四季默默无闻地为我们作着贡献。

春天,泡桐树开花了,棵棵泡桐树的花都开得那么旺盛.开得那么热闹。每个枝头都是挨挨挤挤的花朵,真是花团锦簇,整个校园都笼罩在花的海洋中。那紫中透粉,粉中有白的喇叭形的泡桐花散发出阵阵清香,弥漫着整个校园。微风吹来,花朵们随风摆动,好像在朝你点头微笑呢。

盛夏,烈日当头。泡桐树的叶子又多又密,一片紧挨着一片,不留一点儿缝隙;一棵棵泡桐树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支在操场周围,遮住炎热的太阳。我们在操场上蹦啊,跳啊,一点儿也不觉得热。

秋天,泡桐树结了许多像棉花桃一样的果实,沉甸甸地挂在枝头上。这些饱满的果实在阵阵秋风中不停地晃动,好像是在向人们显示自己的喜悦心情。

冬天,泡桐树的叶子在凛冽的北风中飘飘悠悠地落在地上。我们把这些落叶扫在一起,放入校园周围的花坛里,让它给植物当棉被,让它给植物当肥料。

我常常站在教学楼的走廊里,望着泡桐树那高大的身影沉思:泡桐树啊泡桐树,你那么无私,默默无闻地把自己所有的一切毫无保留地送给我们。你多么高尚,从来对我们无所求,从来不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打“×”。
①这些饱满的果实在阵阵秋风中不停地晃动,好像是在向人们显示自己的喜悦心情。________
②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________
③一棵棵泡桐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________
3.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什么?________
①作者的心里长出了泡桐树的幼芽。
②作者感到自己变成了一棵泡桐树。
③泡桐树舍己为人的精神使“我”受到了教育。
4.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大舞台。
送 拐
“唉,大热天去医院送拐,真亏!”我抱怨着,用手擦去头上的汗珠。18路终点站还没有车,握着拐的手已满是汗水。
“小伙子,坐下来等吧!”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
“谢谢您,我不坐。”我感激地答道。
“没关系,这是我们站专门准备的残疾人座椅,快坐下吧。”说着便过来扶我。
您误会啦我慌不迭地解释着我不是残疾人我是去给别人送拐的说着我便踢腿踢脚地给她看车站上的人都笑了
车终于来了,我怕拐被碰坏,一上车便用胳膊夹着,靠在了中门的栏杆上。“替爸爸去医院为一位工伤的叔叔送一趟拐,爸爸答应给我买望远镜,虽然辛苦,倒也划得来……”我想。
“大哥哥,您坐我这儿吧!”后面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站起来对我说道。
“噢,谢谢你啦,小妹妹!还是你坐吧!”我大声对她说。
“可您是残疾人呀!”她仰着充满稚气的小脸,关切地对我说。
“不,小妹妹,你误会啦,我不是……”
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女孩,我在尴尬之余竟有说不出的感动。想到自己替人送一趟拐,还向爸爸讲条件,是不是有点差劲?
“没买票的同志请买票。”
“买一张。”我把准备好的钱递上去。
售票员看了看我,却没有接。她和蔼地对我说:“你不知道吧,小伙子,咱们国家新颁布《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乘车是可以免费的。”
“不,不,你误会了,这拐是我给别人送的……”简直哭笑不得,我已经被这拐造成的一连串误会深深感动了。
车到站了,我在一家玩具超市门前犹豫着,我知道,那里就有我要买的望远镜。终于,我走进了旁边的一家水果市场,用准备买望远镜的钱买了一提水果。我要在给那个叔叔送去这副拐的同时,也送去我的一份心意。
1.给第5自然段加上标点。
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以及“我”的思想感情变化。
(1)短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思想感情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主要赞扬了什么?在正确答案后打“√”。
a.赞扬我大热天给残疾人送拐,不辞辛苦的好品质。    (    )
b.赞扬公共汽车上人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精神风貌。    (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   )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    )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   )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   )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   )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按原文填空。
2.文中的破折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都是爱,一个是__________的爱,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爱。
4.联系全文理解:课文把两个极端的断言比作两股风是很有意味的。对于我们每一个驾驶自己生活小船的人而言,风可以是动力,也可能把船刮倒。来自母亲的风能给“我”_____________的力量,也可能使“我”______________。来自父亲的风能给“我”______的力量,也可能使“我”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1.“眼睛亮亮地”是神态描写,请你用一个四字词语把这时母亲脸上的神态写出来_______。
2.语段中画“  ”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样生动地表达了(  )
A.“我”受表扬时的腼腆和得意。
B.母亲的激动和对“我”的赞叹不已。
3.阅读加点的词语,分析“我”当时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爱乡村的夜晚
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堂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方。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奶奶还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声 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①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②使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③一边唱歌④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⑤一个个大西瓜⑥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辉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鸣鸣?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乡村的傍晚多美呀!我如果有架照相机,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吭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
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爱这乡村恬静的生活!
1.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字的意思。
①阔别已久的阔________②宽阔的田野的阔________
③尽情地欣赏的尽________④视线尽头的尽________
2.细读短文第四自然段,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山村傍晚的景色的,________然后再摘录最能体现这种顺序的三个词语作为例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
B.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
C.按不同方向转移顺序观察。
D.按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观察。
摘录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表达作者热爱乡村傍晚美丽景色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一对前后照应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中第三个自然段加横线的句子,按要求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写实的事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联想的事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认为乡村傍晚景色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直通车。
给自己锁定一个高目标
 ①一个普通的少年有一天说了一句非常不普通的话,他说:“我某某某是为北大而生的。”
 ②父亲听后在心里暗自发笑。因为父亲知道儿子的资质并不是出类拔萃的。虽如此,父亲还是懂得不能伤害儿子的积极性,只好报以微笑首肯。
 ③少年继而又道:“我以前的时间都是浑浑噩噩,全部浪费了。”
 ④见儿子说出这样一句话,父亲有些惊讶了。父亲很慎重地看了看儿子,又想了想儿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叹。原来,儿子的一个同学转到一所省重点中学就读去了,回来后两个人刚刚在一起聚了一次。
 ⑤看见儿子坚定的神色,父亲觉得儿子仿佛一下子就长大了。
 ⑥其后的日子,父亲发现儿子有了很多变化。以前要钱总是买零食,如今却买各类学习资料;以前要家长督促学习,现在却要家长督促休息。而且,长时间地坚持着。
 ⑦有一天,少年在餐桌上对父亲说:“爸爸,我现在发现学习也是一种享受。”
 ⑧父亲会心地笑了,很为儿子骄傲。因为父亲知道,当一个人锁定了高目标,并愉快地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时,这个人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出类拔萃(  )  浑浑噩噩(  )
2.“骄傲”有褒义和贬义两种感情色彩,写两个句子,把两种感情色彩都表达出来。
                                                                 
3.短文中父亲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内容我熟悉。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文中加点的“它们”指的是                  。 
2.“精彩极了”是    说的,她时刻给“我”    ;“糟糕透了”是    说的,他时刻给“我”    。 
3.为什么说“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珍贵的废书
在我家的书架上有两本小学课本,是我上高中时妈妈为我买的。//
妈妈是个一字不识的家庭妇女。______在家乡有种风俗,一个女人在去世时,口里必须含着银或金才能入土为安,______在贫困人家,攒钱置办一件小小的银饰便成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那一年,妈妈起早摸黑喂了两头猪,终于置了一对银手镯。在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妈妈时常进城到学校给我送些吃的。她知道我复习忙,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去。有一天,妈妈去了不久却又回来,把我拉到僻静处:“孩子,我替你买了两本考大学的书。”“什么?”我心里咯噔一下。常听人说学校外面时常有人用假书、假资料来骗那些来自山区的一字不识的家长。
妈妈指着书说:“人家说了,只要用这书,准考上大学。”
我着急地问:“哪来的钱?”
“镯子换的。”妈妈说。
我抢过书,掀开封面,一阵巨大的绝望顿时袭上心头:两本小学课本竟然就骗走了妈妈的镯子!
“孩子,行吧?”
望着满怀期望的母亲,我强压下泪水:“行,妈,行的。”//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妈妈高兴极了,说是两只镯子花得值,她甚至想找卖给她书的人道谢!
可是直到妈妈去世,我也没有告诉她真相,我永远都不会让她知道。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短文已经用“//”划分好了三个部分,请你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
第三部分:________
3.短文的题目叫《最珍贵的废书》,为什么说这两本书是“废书”?为什么称“废书”是“最珍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为什么永远也不让妈妈知道真相?
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见鸡行事

从前有一个地主,很爱吃鸡。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

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佃第二年的田。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佃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说:“此田不予张三种。”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地主见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予张三却予谁?”

张三说:“你的话变得好快啊!”地主答道:“方才那句话是无稽(鸡)之谈,此刻这句话是见机(鸡)行事。”

1.写出下面带点字及两句话的意思。
(1)此田不张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予张三予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1)“无鸡之谈”与“无稽之谈”
无鸡之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稽之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鸡行事”与“见机行事”
见鸡行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机行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