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北京版(2016)| 一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现代文阅读】

父亲的救援

①1992年,我在地区高师读书,父母亲在老家种田。父亲为贴补家用,不顾多年腰疼的老毛病,农忙之余帮人跑起了长途货运。这年父亲已46岁。

②正是这年,出了一件大事,父亲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所有的细节。

③那天正好寒露,阴历的八月二十九。【A】父亲从外地跑车回来,刚一进村,就看见村支书迎头挡在车灯前面,朝父亲一个劲儿地摆手。父亲赶紧刹车。支书一脸焦急地说:“快!你娃出事了!”原来他刚刚从电视插播的紧急通告里看到:一个20岁左右的小伙,在本市遭遇车祸,被紧急送往市一院,司机已逃逸,小伙身上只找出一些零钱,另有一本学生证,望家人紧急联系。学生证上写着我的名字,所以支书便急吼吼地来找我父亲。

④父亲的脸迅速变得煞白,他抬头问支书:“你家里还有多少钱?”支书说:“也不太多。”父亲说:“有多少拿多少吧。”幸好父亲身上还装着代收的几千元货款。

⑤父亲不敢让我母亲知道,家也没回,当即发动车,准备直奔市一院。车开到镇子上,不敢再开了,因为手抖得太厉害,就从街上找到他的一名老战友,帮忙驾车直扑市里。从小镇到市区八十公里,一个小时就到了。

⑥主治医生马上催他火速往住院部缴钱:“伤情非常严重,需立即手术,如果再晚几个小时联系不到家人,双腿将很难保住。”父亲再也隐忍不住,眼泪哗然而下。

⑦他跌跌撞撞地赶紧往缴费处跑,掏出兜里所有的现金,塞进了窗口。从缴费处回来,不顾护士的拦阻,硬闯进急诊室,冲到了病床前。

⑧父亲看到的是一张清秀的面容。人已昏迷过去。父亲的心里“咯噔”一下,因为他发现这个小伙并非他儿子——也就是说,并不是我。父亲从里面退出来,反复端详从小伙身上找出的那张学生证,学生证上的照片和名字都是我的,没有错呀。父亲迷惑了。

⑨这时来了几名警察,警察告诉父亲,这个小伙的身份刚刚弄清了,原来是一名小偷,被人发觉后,就跳车狂奔。他做贼心虚,把所有追赶的人都甩掉了,还是不停地飞跑,结果就跑到了一个车轱辘上。

⑩父亲这才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猛然间落地,整个人虚脱得一身大汗,瘫坐在门口的石头台阶上,再也站不起来。

⑪父亲的战友提醒父亲去退钱。收费处让父亲找主治医生开退费说明。父亲又去找主治医生,主治医生刷刷几笔就开好了。

⑫父亲却犹豫起来。

⑬回到收费处,父亲突然说:“算了,这钱我不退了,你们接着给他治吧,长得那么漂亮的小伙子,要是少了两条腿多可惜呀。他家里应该也有父母,他的父母也一定会心疼。”

⑭小伙的手术顺利进行。

⑮此时已是深夜,父亲想来学校,又怕打搅我,就和战友在车里挤了一宿。第二日早上,他来学校,看见我后,冲上来紧紧抱了我一下,眼睛里噙着泪。父亲一贯性格刚强,平时很少流露感情,这次拥抱,是我有记忆以来的第一次。

⑯一个月后,那小伙子已经痊愈。出院的那天,【B】他寻到我家,给我父亲磕了仨响头。父亲担心他再学坏,就让他跟自己学开车。

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他已成为本市运输业非常叫得响的一位老板。去年,还被市里评为“2006年度最具爱心十大人物”之一。

1.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概括小说情节,填写在下面方框里。

2.小说中,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形象会越来越丰满。这篇文章,第⑦自然段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____________的父亲;到了第⑬自然段,我们又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的父亲。
3.文中【A】【B】两处要添加环境描写,哪一句合适?在正确句子后面的括号里打“√”,并说明理由。
【A】处:①夕阳西下,晚霞映照着天空。(        

②天黑且下着雨。(        


理由:                                                                 
【B】处:①阳光灿烂。(        

②春暖花开。(        


理由:                                                                       
4.联系全文,谈谈小说题目“父亲的救援”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第④自然段“父亲的脸迅速变得煞白”,用细腻的神态描写表现出父亲突然知道“我”遭遇了车祸时的震惊、悲伤和恐惧之情。(       )
(2)小说中还隐藏着“借钱——缴费——想退费——不退费”这样一条线索,“想退费”这个情节不利于表现父亲的高大形象。(       )
(3)第10自然段父亲“瘫坐在门口的石头台阶上,再也站不起来”,是因为父亲白天在外地跑车,得知儿子出事,又火速赶到医院,累得起不来了。(       )
(4)小说最后一段用简洁的语言交代了小伙子现在的状况和事业上的成就,再一次凸显了父亲的形象。(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类很多发明来自于对动物的观察和启发。人们看见蝙蝠在夜间飞行,发(明、现)了雷达。看见鸟儿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就发明了飞机。海豚是游泳能手,潜水艇就是照它的模样造的。鸽子的眼睛能分(辩、辨)飞来的是敌人还是朋友,人造的监控器也能监视飞机和导弹。狗鼻子最好使,人就造出了电子鼻,能检(查、察)出地下煤气管道是不是漏气……

1.划去括号中错误的字。
2.请用“______”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3.短文中写了哪几项有趣的发明?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A

当代科学技术已经可以大规模地利用风力来发电。新型的风车发电装置的外观就像一座高耸的铁塔,顶部有3个玻璃纤维制成的叶片。每个叶片的长度约20米,形状像飞机的翅膀,组装上铁架以后,总体上更像飞机的螺旋桨。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方,这些风车产生的电力相当可观。它们产生的电力还可以通过电缆连线在一起,送到附近的城市和工矿企业,也可以并入当地的电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片原野中分布着3300个这样的风车,它们产生的电力用电缆输送到附近著名旅游城市棕榈泉。尽管那里游人如织,电力的消耗量极大,但靠这些风车产生的电力就完全可以满足全部需要了。

B      

①推铁圈儿是我童年经常玩的游戏,尤其是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身上除了书包,肯定还有套在脖子上的铁圈儿。

②记忆中,最好的铁圈儿,是木桶上的铁箍,扁平,宽窄有食指粗细,推起来平稳跑得快。那时的木桶已经很少了,铁箍圈儿也不是每个孩子都有的。我就没有。爷爷屋里倒是摆着两只木桶,一只装玉米面,另一只装的是白面。一天夜里,我至少溜进去三次,查看木桶是不是很快就会坏掉,那样的话,我就会拥有最好的铁箍圈了。木桶始终没有坏掉,渐渐地,我便死了那份心。

③推铁圈儿的铁钩比较简单,大多是用粗一点儿的铁丝弯成的。钩头有方的,有圆的,圆的只能推钢筋做的铁圈儿。我没有铁箍圈儿,却坚持用方形的铁钩,可见铁箍圈在我心中的位置。

从二年级开始,放了学,我们嗷嗷叫地窜到村东头的小树林里,玩绕树推铁圈儿。直线向前推,太简单,是一年级那些毛孩儿玩的,我们很是不屑。绕树推铁圈儿,手感要好,铁钩的把握不能有丝毫的偏差,还要有速度,加上地面凹凸不平,能经常保持领先,不是一件容易事。我做到了,把推着铁箍圈儿的小强他们远远甩在了后面。小强他们垂头丧气,和我商量别参加,当他们的裁判。最后,他们答应轮流让我推他们的铁箍圈儿,我才答应。

⑤一个星期天,我们附近几个村的孩子,大概有一百多个,聚到中学的操场比赛推铁圈儿。项目是事先商量好的,有接力赛、四百米跑、绕砖跑等等。之所以有这个比赛,主要是平时互相到村头挑战,哪个也不服输,才串联起来的。结果,我们村和陈堡村打了个平手。

⑥这可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要求比最后一场:双手同时推两只铁圈儿,而且铁圈儿还不能一样,一只钢筋圈儿的,一只铁箍圈儿的。这是我的杀手锏,我们全村只有我会。陈堡村商量了半天,还是决定迎战了……

⑦后来,渐渐长大了,这种游戏便没有再玩过。现在,别说城市,即便是在农村,也看不到这种游戏了。

1.短文A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A后,想一想:风力发电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短文A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果去掉两个加点词语,与原句比较,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B起个合适的题目。
5.完成任务A,我关注了(      )段,通过圈画关键词的方法,我发现推铁圈儿游戏的玩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完成任务B,我关注了(      )段,运用概括主要意思或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回答问题。
在推铁圈游戏中,“我”与伙伴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
7.观察画横线的句子,从加点词语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8.童年时,你最爱玩的游戏是什么?简要描述一下玩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植物也要睡眠吗

人和动物都要睡觉,以恢复精力。但是你知道吗,植物也要睡眼。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的植物的叶子、花儿昼开夜合,有的夜开昼闭。科学家把植物的这种现象叫“睡眠运动”。

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明媚的阳光下,舒展而又平坦。可一到夜幕降临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触碰过的含羞草叶子,全部合拢起来,这就是植物睡眠现象的典型代表。花生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向上关闭,表示白天已经过去,它要睡觉了。有的时候,我们在野外还可以看见一种开紫色小花、长三片小叶的红三叶草,白天有阳光时,它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舒展在空中,但到了傍晚,三片小叶就闭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以上仅仅是一些常见的例子,会睡觉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如白屈菜、含羞草、羊角豆等。

花儿的睡眠,时间有早有晚,有长有短。太阳花就是一个贪睡的小家伙,它在上午10点钟才醒来,绽放出五颜六色的花,可是,一过中午,它就闭合起来睡觉了。碰到阴天,它似乎很贪玩,要到傍晚才进入“梦乡”。不同花儿的睡眠,姿态也各不相同。蒲公英在入睡时, 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zhǒu);胡萝卜的花则垂下头来,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

1.什么是植物的“睡眠运动”?请你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2.第三段中作者从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写了花儿的睡眠。
3.文中画线语句改为“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胡萝卜的花则垂了下来”好不好?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4.读短文时你有什么疑问吗?请写出你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课文选文,体会理解

曹冲称象(片段)

①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②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

③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1.默读短文,用波浪线画出文中官员提到的称象办法。
2.默读第③段,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
曹冲称象的方法分为(   )个步骤,在文中用“____”线画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3.读一读,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1)曹冲七岁。
曹冲七岁。“才”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到底”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最后一片树叶

①秋风越刮越猛了。树上只剩下了最后一片树叶。

②一只鸟儿飞来了,停在枝头。它听到树叶正在叹息,就问:“你发什么愁?告诉我,我是一只快乐的鸟儿。”

③树叶说:“你很快乐,可我很悲伤,我快要死了。”

④鸟儿笑着说:“你应该快乐才对呀。你知道那些已经落在地上的树叶在哪里吗?”

⑤树叶说:“不是掉在地上烂掉了吗?”

⑥“但是烂掉的叶子都变成了肥料,藏进了树妈妈的身子里面。”鸟儿望着树叶说,“它们在那里等着,等到春天一来,就会再长出来,变成一片片又新又嫩的叶子。”

⑦“是吗?”树叶听得出了神。

⑧鸟儿笑着说:“是的,它们不过是藏起来,躲过冬天罢了!”

⑨啊,一场多么有趣的捉迷藏游戏啊!树叶听了,变得像鸟儿一样快乐了。

⑩这时,阵秋风吹来,那最后一片树叶轻轻地飞下来,看上去就像在跳舞。

1.读画“     ”的句子,说一说树叶为什么“叹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短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来形容树叶的心情变化:(      )——(        )。树叶这样的心情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      )
A.它觉得自己从树上落下来的过程,就像在跳舞。
B.它觉得自己要和冬天玩-场有趣的捉迷藏游戏了。
C.它知道了自己会变成肥料,春天到来时新的树叶就会长出来。
3.树叶听了鸟儿的话会怎么想呢?动笔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歪头崮八十五勇士(节选)

①山下的日军依靠3000人的绝对优势,在北边布置了两道包围圈,十几门山炮一字排开,炮口对准了歪头崮。敌人的第一次进攻开始了,炮弹接连落在二连阵地上,因为山顶上都是石头,缺少掩体,二连出现了较大的伤亡。炮火一停,躲藏在半山腰的日军步兵开始进攻。二连的机关枪、步枪一齐开火,艰难地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进攻。

②过了不久,日军竟然开始用大炮发射毒气弹。营长王子固马上命令战士们做好简易防护措施,但仍有一些人中了毒,痛苦地蜷身在地,甚至陷入昏迷。日军趁机开始了第二轮进攻。防守的战士靠着机枪、手榴弹再一次将敌人打退。

③日军报复性的炮击又开始了,还从沂水县城调动了两架飞机参战,炸弹、燃烧弹接连不断地投向歪头尚山顶。日军的炮击、轰炸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二连指战员伤亡惨重。副营长徐福和连长齐之顺都在轰炸中牺牲,全连只剩下不到30个战士,而且大都负了伤。王子固决定组织突围,三排排长孙现明主动要求带领全排仅存的10名战士留下掩护。

④敌军开始了第三次冲锋,当敌人冲到几十米内时,三排战士扔出手榴弹,放倒了十几个敌人。两挺捷克式轻机枪弹无虚发.北坡上又多了几十个敌人的尸体。日军再一次开始后撤。王子固抓住这一时机,组织突击队发起反冲锋,追着敌人往山下冲。日军的几挺机枪疯狂地实施拦截射击,王子固等大部分同志牺牲

⑤山上所剩不多的战士都非常清楚目前的处境,他们相互鼓励着。已经不能战斗的伤员们,把为数不多的弹药交给了能战斗的战友。没有武器的战士就收集石块、棍棒,等待着最后拼杀时刻的到来。

⑥中午时分,日军发起最后的进攻。一阵殊死拼杀后,二连只剩下双腿被炸断的孙现明、李兴诗、亓()荣友等四个人,武器也只剩下孙现明手中的一颗手榴弹。孙现明命令身后的李兴诗等三人跳崖突围,他则准备用这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宁死不当俘虏!跳!”李兴诗站在悬崖边上,对两名战友说。他回身轻蔑地瞟了一眼正步步逼近的敌人,率先跳了下去。接着,亓荣友同另一个战友也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轻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毫不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了不久,日军竟然开始用大炮发射毒气弹。”这句话中的“竟然”使用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1)读下面选项,表现出营长王子固作战经验丰富的是(      )
A.日军的几挺机枪疯狂地实施拦截射击,王子固等大部分同志牺牲了,其他人只好又撤回了山头阵地。
B.二连的机关枪、步枪一齐开火,艰难地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进攻。
C.王子固抓住这一时机,组织突击队发起反冲锋,追着敌人往山下冲。
D.孙现明命令身后的李兴诗等三人跳崖突围,他则准备用这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2)结合短文内容,读下面选项,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敌人炮火猛烈,我军勇士全部牺牲了。
B.敌军使用毒气弹,是战斗的需要。
C.李兴诗、亓荣友等三个人带着对敌人的仇恨,带着对祖国的忠诚,跳下了悬崖。
D.营长王子固命令战士们做好简易防护措施。
4.第④自然段作者是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场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的句子对李兴诗采用了_______描写和_______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你感受到了勇士们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文中哪位英雄人物,结合短文内容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今生活幸福的你,想对文中的英雄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桂花雨(节选)

①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②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③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④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选文第①自然段写的是“我”童年时_________的情景。
2.第①自然段中的“缠”字写出了“我”__________的心情。“喊”字写出了“我”_________的心情。
3.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对“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桂花的香气浓郁,持久漂浮在空中,让大家长时间没在香气里,这里的全年指的是时间长。
B.因为桂花的香气让人沉醉,让人难忘,全年都在回味着。
C.因为乡亲们全年都在品味着桂花,桂花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4.说一说你对文中画“__”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诗句表达的感情与母亲对桂花的感情一致的是(       
A.乡音无改鬓毛衰B.月是故乡明C.人闲桂花落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打猫的小男孩

①那日我晨练回来,准备去吃早饭,见到自家的楼下有一个小男孩,在摆弄着一手六七颗栗子一样大的石块。他口袋里也鼓鼓囊囊的,想必也全是那样的“弹药”。

②我自然知道这些石块是干什么用的,邻家的玻璃,沿途的车窗,都是这些石块潜在的牺牲品。我便担心起自己的车来,心中希望他的管教者快点出现。

③男孩拖着半拉鼻涕,一路走在我前面,却有一个古怪的举动,每经过一辆车,都会低头去看车底。我初时不解,忽地见他在一辆车边停下,拿出他在玩弄的石块,就往车下丢去。突然间,车下疾跑出一只猫儿来,窜入草丛,我这才恍然大悟,不由更是厌恶——顽劣地对待动物,可能是小孩天生的一种“兴趣”。

④我看他低头嚼着拌面,便教诲他道:“小鬼,你为什么要打猫咪呢?要知道猫咪也是会疼的。”

⑤小男孩抬头看着我,(理直气壮   小心翼翼)地说:“不打它们,车子开的时候,它们会被车子轧到的。”

⑥我愣了一下,店家在边上就笑着问那个男孩:“今天还在打猫吗?”

⑦男孩点头,眼里闪着泪光。

⑧后来,我从店家那里知道,男孩家的猫咪一周前在一辆桑塔纳下睡觉的时候,被突然启动的车轧死了,小男孩自此对于车下休息的猫味有了恐惧,看到了非要打出来不可。

我心中为自己的臆()想而惭愧。小男孩拿着石块离开的时候,我在想:我们在经过那些车子的时候,何曾担心过车下的猫呢?我们又是否会劳烦自己片刻,捡起一块石块,为了一条生命而仅仅弯一下腰?我们只是走过,然后对自己看到的东西发表一些(头头是道   自以为是)的评价而已。

⑩冬天来了,开车的朋友,开车前注意一下在车下避寒的猫咪吧。

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用“√”在括号里选出正确的词语。
2.“小男孩一路和我同路,每车必看,最后与我一起来到了早餐店,恰好和我一桌。”这句话应当放回原文中的第(        )自然段之间。
A.③和④B.④和⑤C.⑤和⑥D.⑥和⑦
3.仔细阅读全文,把“我”的心理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      )→担心→希望→(      )(      )(      )→一愣→惭愧
4.下列加点词语包含着人物怎样的情感?选一选。
(1)男孩点头,眼里闪着泪光(       )
(2)小男孩自此对于车下休息的猫咪有了恐惧(        )
A.对在车下休息的猫咪的生命安全感到担忧。
B.对失去自家小猫的心痛、悔恨。
5.文中画浪线一句中“自己的臆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感到“惭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那读四年级的女儿倩倩早就能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热了。然而,她总“纸上谈兵”。可不是,常常吃完饭,她扔下筷(kuài)子,饭碗里总或多或少地剩下一些饭粒。我不知跟她讲过多少次“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她全当作耳旁风。

上个星期六,一位家在郊区的农民朋友打来电话,说他家的稻子要收割(ɡē)了,请我去帮忙。挂断电话,我想,女儿星期天不上学,何不带地去体验体验“粒粒皆辛苦”呢?

周日早上,父女俩乘车到了朋友家。朋友笑着问我怎么舍得让“掌上明珠”出来折腾,我在他耳边轻语了几向,他便心领神会了。开工了,他递来两把镰(lián)刀,女儿学着我的样子,撸()起衣袖,弯下腰,紧挨着我在稻田里跃跃欲试起来。不一会儿,她便能独自操练镰刀了,并且越割越欢。可是,好景不长,割了个把小时,女儿割稻效率渐渐下降,小嘴也慢慢噘(juē)了起来,嘟()哝着手酸腰酸脖子酸,一看手,她的手掌上已经泛起三个血泡。

趁这个时候,我对她讲每天吃饭的米是怎样经过艰苦的劳动才得来的。讲了播种、育苗、插秧、施肥、收割、脱粒……这回倩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听得认真,小脸蛋上显露出惊奇的神色。在吃午饭时,她慢慢地把碗里的米粒吃得干干净净。

如今,女儿每次吃完最后一口饭,便会把吃完的饭碗递到我面前,要我检查,嘿,“小公主”的陋(lòu)习改掉了。

1.“不一会儿,她便能独自操练镰刀了,并且越割越欢”中“欢”的意思是(     
A.快乐,高兴B.活跃,起劲C.喜爱D.欢腾
2.之所以说倩倩是“纸上谈兵”是因为(       
A.她早就能把诗背得滚瓜烂熟了。
B.她早就能把诗背得滚瓜烂熟了,可是饭碗里总或多或少地剩下一些饭粒。
C.“我”不知跟她讲过多少次“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她全当作耳旁风。
3.“这回倩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听得认真,小脸蛋上显露出惊奇的神色”中倩倩的小脸蛋上显露出惊奇的神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
4.“嘿,“小公主”的陋习改掉了!”中“陋习”的意思是________,“小公主”改掉了_________的陋习。
5.这篇短文讲的是倩倩一开始________,经历了______之后,如今的她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