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1990s)|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下面是根据“马”的比喻义所填的成语,错的两项是___________
A. 粗略地看(走马观花)    B. 走在前列(一马平川)
C. 非常危险(盲人瞎马)    D. 随便走走(快马加鞭)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看拼音,写词语。
①当然,sī kōng jiàn guàn(_______________)、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②到年底,蒜泡得色如fěi cuì(_______),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多吃几个饺子。
③总的来说,这是世界上稍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kuān wèi(________)的东西。
④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nuó yí(______)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   显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zháo   zhuó)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定   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词语画“√”。
2.选文中“局势越来越严重”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
3.“我哪能离开呢?”反映了父亲的什么品质(     )
A.反映了父亲忠于革命事业的高贵品质。
B.反映了父亲关心家庭的高贵品质。
C.反映了父亲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D.反映了父亲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4.用“     ”画出最能概括这两个自然段意思的一句话。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阁振三:“你认识他吗?”

阎振三摇了摇头。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    )哼(    )你不认识(    )我可认识他(    )侦探冷笑着(    )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    )看好(    )别让他自杀(    )先把手枪夺过来(    )

(作者:李星华)

1.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    )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这句话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用(________)来比喻(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敌人派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为了抓(________),表现出他们的心虚。
4.找出与课文中“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用“     ”画出来。
5.从李大钊被捕时的过程看,敌人是心虚的、残暴的,主要表现在:
①语言上: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数上: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神态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考题精选

选择

①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争吵了起来,妻子嚷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1.品词析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带点的词语。
寝食难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泪纵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信息:仔细阅读,完成填空。
(1)第④段中“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人物的________描写,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3)第⑨段中“他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中“最坏的打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体感知:从全文看,父亲做了两次“选择”,请说说父亲的“选择”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词析句:用波浪线在第⑧段中勾画出表现“他听了父亲的话深受感动”后的行为的句子。
5.整体感知:结合短文,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他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形象问题”是说他形象不佳,长得不好看。(______
(2)这篇短文主要是赞扬父爱的伟大。(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查字典
今天读新闻时,我看到这样一段话:“本届国际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给大家带来了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看到“饕餮”二字,根据它们的偏旁,我猜想这个词可能与_____有关。查字典后,我能读好它们的字音,也可以推想出“饕餮盛宴“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材料一)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材料二)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材料一出自课文《___》,作者是李星华;材料二出自课文《为人民服务》,作者是___
2.材料一通过对李大钊的外貌、________________描写,写出了他在法庭上与敌人做斗争的场面,“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____________;“平静而慈样的脸”表现了__________
3.材料二中画线句子采用了________手法,将为人民利益而死和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及压迫人民的人去死进行比较。作者对前一种人的态度是______,对后一种人的态度是______
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加点的“伟大的力量”指的是李大钊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对敌人的憎恨。
B.材料二中最后一句话,高度赞扬了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C.这两个材料都表现了革命者崇高的精神品质。
5.李大钊最后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请联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秦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谈谈李大钊给你留下的印象。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面的几组词,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唾骂 偏颇 鲁莽  竣工 走头无路 突出其来
B.簇拥  供品 花絮 愚昧 以身作责 饱经风霜
C.荼毒 承诺 煎熬 投掷 推崇备至 迫不及待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步了。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惧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响起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

他们仔细地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1.给选文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剧烈”一词写出了“我”__________的心情;“恐惧”一词写出了我__________的神态。
3.选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对敌人进行了描写。“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他们”指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敌人的凶恶残忍。
4.选文写出了李大钊具有__________的精神和面对敌人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来体现的。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②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③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④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⑤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间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急(zháo zhuó)。

⑥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家的。你要加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请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急(zháo zhuó)
2.请给上述片段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五个字。_______________
3.“局势越来越严峻”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画线句“我哪能离开呢?”如果改成“我不能离开。”句子意思不变,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人名)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中的父亲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他把自己的全部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英勇就义,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