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 A )的待遇,有( B )的生活和( C )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将下列三个词分别填到文中A、B、C三处。A.寻求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
B.诗人想找到延安个体位置。 |
C.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1.诗人要追寻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C.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 |
A.郝副营长代表着老一辈的革命先烈,正是他们用热血与生命换来了今日的辉煌与灿烂。 |
B.灯光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象征着新时代幸福的生活。 |
C.文章采用正叙的方式,做到首尾呼应,更加突出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
D.电灯在和平年代是生活中的普通用品,但在战争年代,它却是美好生活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