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严格的(    )   严厉的(    )   严肃的(    )   严明的(    )
改进(    )   改善(    )   改正(    )   改变(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大力发展生产。他派人把汉族农民用的犁、耙、锄、镰刀等农具,送到高山族弟兄手里。高山族弟兄逐渐学会了农业生产的新技术,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从祖国内地来到台湾的,有不少爱国的读书人,郑成功让他们办起了学校。他还规定高山族子弟读书可以免除徭役。这样一来,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融洽了。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1.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在农业生产方面是怎样做的?用“________”画出相关的语句。这些做法效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又采用了什么政策让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融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来看,郑成功对于台湾的伟大功业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当时,郑成功驻军厦门。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临风眺望。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卫兵说:“是大海。”“大海那边呢?”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1.“眺望”的意思是________,表示相同意思的词语还有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表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态的词语,使句子表达更加形象具体。
卫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说:“是宝岛台湾呀!”
3.郑成功明明知道大海那边是宝岛台湾,他为什么还要故意问卫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郑成功慷慨激昂地对卫兵说的话,也是在对自己说,这表现了他此时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对下列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
A.“剑外”是指安史叛军的老巢,在今河北东北部一带,“蓟北”是指诗人所在之地。
B.“初闻涕泪满衣裳”一句中流泪的原因是诗人想起了往日备尝艰苦,想回家乡而不可能,流下了痛苦的眼泪。
C“忽传”二字表现捷报来得很突然、很快。忽然传来的惊喜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诗人流下了欢喜的泪水。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
A.“王师”是指南宋朝廷的军队,“中原”与今天的意思相同,就是长江流域的中原地区。
B.“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的意思是每年举行祭的时候,—定不要忘了祖先,要祭祀先。
A.诗人以“北定中原”来表达生命中的最后意愿,以“无忘告乃翁”作为对亲人的最后嘱咐,表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热情。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家祭无忘告乃翁”中“无”同“勿”,是“不要”的意思。                          (     )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快诗”就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写出的诗。 (     ) 3.《示儿》前两句是作者向孩子们交代他毕生的心事,后两句写出了对孩子们的嘱托与期望。  (     ) 4.《示儿》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下句叮嘱儿子们“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起到强有力的反衬作用。                                                                  (     )
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想象中的还乡路线,充分表现了诗人的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自己对这两首诗内容的理解,填写答案。
1.《示儿》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诗题的意思是               ,他在逝世之前最牵挂的是            。(用诗句回答)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人杜甫在        (地方)写下的诗。诗中描写了他和妻儿听到     
         消息后           的心情。
3.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的显著特点,都表达了                 。但也有不同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                (喜或悲)来表达的,而《示儿》是通过          (喜或悲)来表达的。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当时,郑成功的驻军厦(shà  xià)门。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坐、座)山头,临风眺望。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卫兵说:“是大海。”“大海那边呢?”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郑成功慷慨(kǎi   gài)激(昂、抑)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hèng  héng)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字。
2.写近义词。
眺望——(      )         慷慨——(         )        允许——(        )
3.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改写成反问句,意思不变。
                                                                                      
                                                                                      
4.人物语言、动作等能突出人物的品格与精神。从本段郑成功与卫兵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理解内容,选择答案。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是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它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      )
A.总起,统领全文。
B.过渡,承上启下。
C.总结,突出中心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意思写词语,再从中选择两个词语造句。

1.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       )

2.仗势胡作非为,蛮不讲理。                                        (       )

3.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       )

4.又是唱歌,又是跳舞。                                            (       )

5.凭借险要地势或某种条件顽固抵抗。                              (       )

6.因为惊慌恐惧而表现出许多不正常的姿态。                        (       )

造句: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课文内容,将人物的精彩发言补充完整。
文轩:我是这样理解课文内容的。“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                        ;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                  。”从                  的反差写出了祖国的              
晓珊:我积累了这一句话:“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                            ,神州万里涌动的滚滚春潮,                             。”这句话中与”古曲“相对的词语是                     
文轩:课本的插图也让我长了见识,第一幅是桂林的“            ”,它因                                       而得名。
晓珊: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课文提到了“龙井茶”,我知道的名茶还有                                   等。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