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
-
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登录
|
注册
试卷
|
试题
|
走进学进去
|
学进去
试题
试卷
字/词
搜索
购买服务
首页:
小学语文 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
>
第二单元
部编版
|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绝句
惠崇春江晚景
三衢道中
2 燕子
3 荷花
4*昆虫备忘录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语文园地
第二单元
5 守株待兔
6 陶罐和铁罐
7 鹿角和鹿腿
8*池子与河流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习作:看图画,写作文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
元日
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 纸的发明
11 赵州桥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语文园地
第四单元
13 花钟
14 蜜蜂
15*小虾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语文园地
第五单元
16 小真的长头发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习作例文:
一支铅笔的梦想
尾巴它有一只猫
习作:奇妙的想象
第六单元
18 童年的水墨画
19 剃头大师
20 肥皂泡
21*我不能失信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语文园地
第七单元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23 海底世界
24 火烧云
口语交际:劝说
习作:国宝大熊猫
语文园地
第八单元
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26*方帽子店
27 漏
28*枣核
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语文园地
试题
题型:
全部
选择题
填空题
语言表达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信息匹配
书面表达
句型转换
连线题
判断题
排序题
书写
诗词曲鉴赏
修改病句
简答题
其他
听读鉴赏
难易程度:
容易
较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排序:
综合排序
试题难度
使用次数
真题次数
共
11
道相关试题
借助课文注释理解故事大意,用自己的话补充下列空处的内容。
宋国有个
______
,他的田地中有
_________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
______
撞在了
______
,
________
死了。于是,
______
便放下
_______
日日夜夜守在
______
旁边,
______
能再得到一只
______
。然而
______
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所
______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国王的御橱里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罐子为什么很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罐不和铁罐比,是因为自卑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罐与铁罐的命运最终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津津
( )
( )
②
( )
边
( )
际
③
邯郸
( )
( )
④
( )
( )
蛇影
1.和词语①结构相同的词语还有
______________
,和词语②结构相同的词语还有
______________
。
2.词语③中加点字的读音是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3.和词语④一样,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还有
______________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羞耻—
( )
懦弱—
( )
傲慢—
( )
反义词:谦虚—
( )
懦弱—
( )
美观—
(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结合语境,在括号中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不要取得一点成绩就
骄傲
,要保持(
_______
)的态度,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要虚心请教。
(2)这只
骄傲
的小公鸡对小兔子的态度一直都是(
_______
)无礼的。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晏子使楚》写的是
_____________
去访问
_______________
,楚王仗着
__________________
,想乘机
___________
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凭着自己的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对楚王的侮辱一一进行了反驳。从此以后,楚王
_____________
晏子了。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你觉得本课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欣赏—( )( )
骄傲—( )( )
懦弱—( )( )
匀称—( )(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课文主要是通过铁罐和陶罐的
________
来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的。
(2)(
____
)瞧不起(
____
),最后,(
____
)成为文物,(
_____
)却化为泥土。
A.陶罐 B.铁罐
(3)《陶罐和铁罐》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_____
)(多选)
A.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B.无论多坚固的东西,经过很长时间都会发生变化。
A.大家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B.面对别人的欺侮要勇敢地回击,不能太软弱。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兔
走
触株(
______
)
2.
因
释其耒(
_______
)
3.
冀
复
得
兔(
________
)(
_________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