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先秦诸子的共生观念中,统治者负有利民富民的义务。唯有利民富民,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统治才真正具有正当性。这是共生智慧最为核心的地方。“以政裕民”,出自《荀子·富国》,强调统治者的责任和义务,执政者必须为天下百姓营造一个可以获得安居乐业生活的社会环境。所以《荀子·君道》说:“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如果执政者不能给百姓带去好处,百姓如何认同和拥护执政者的统治?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颠扑不破的政治道理。先秦诸子其实都强调执政者必须给老百姓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

作为“天下人”的具体一员,其生存与发展权利得以落实的前提,政治环境是否公平、稳定与和谐,至关重要。先秦诸子普遍相信精英政治或贤能政治,并不相信单个个体具有参与政治治理的眼光和能力,但是强调执政者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倾听并切实重视天下百姓的声音和诉求。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认为,百姓认可和拥护统治者的背后有一个“先予后取”的政治道理。先给予才能获得拥护和支持。人类情感世界中蕴含着一种心理对应机制:人们对于给自己“爱”与“利”的人,通常都会感恩并予以回报,以对等的方式来回应对方。《墨子·兼爱中》的一段话尤具代表性:“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礼记·曲礼上》也阐述了“贵德”与“施报”两种德性:“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太上贵德,不求回报,相当于“圣”之无条件奉献;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则是一种相互性的人类情感。《孟子·离娄下》也表达了类似相互性的转换机制:“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类皆有追求安全、物质利益及更好生活的自然心理,若统治者能有效满足百姓过美好生活的愿望,百姓就会发自内心地认同和拥护统治者。支配与服从的和谐秩序就此达成,整个社会就会呈现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强调取予之道应该适度。统治者如果违背了“先予后取”,超出了取的限度,就会激发出一种洪荒之力,也即老子说的“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老子》第七十二章)。老子警告统治者,不要影响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不要压榨百姓。激发百姓的群体反抗力量,只能说明统治者采取了愚蠢的高压政治及贪得无厌的剥削策略。这也是孟子荀子提倡“汤武革命”之缘由。聪明的统治者都会尽量给老百姓带去利益,带去好处,尽量不去触碰天下人的洪荒之力。唯其如此,才最符合统治阶级的长久利益。

(摘编自宋洪兵《浅议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

材料二:

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基本定位。我国国家制度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能够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深化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民为邦本”一脉相承,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治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维护自己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本质。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近些年来,我们先后制定或修改慈善法、中医药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法治保障,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的获得感持续增强。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

(摘编自法小宝《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探析之民为邦本》)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统治者能够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天下百姓就会认同并拥护他们,如若不然,他们的统治必定会迅速土崩瓦解。
B.先秦诸子普遍相信精英政治,但不相信精英们有参与政治治理的眼光和能力,他们更看重国君是否重视百姓需求。
C.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认为应“先予后取”,不应超出“取”的限度,否则激发百姓的群体反抗,则可能引发政治动荡。
D.我国的各级国家机关之所以都冠以“人民”二字,是因为要以这样的称谓赢得人民认可,获得人民对工作的支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用墨子和孟子的名言,论证了爱人者受人爱而憎人者遭人憎的论点。
B.荀子提倡“汤武革命”,是因为他认为是统治者采取高压统治,贪得无厌,使民不聊生。
C.中国近些年来制定了大量法律,旨在从法律角度保障人民的权益。
D.从上述材料看,当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民为邦本”思想的传承发展。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观点的一项是(     
A.荀子: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
B.《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C.管子: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D.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顿丘令,征拜议郎。

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征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

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

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太祖将迎天子。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天子拜太祖建德将军,迁镇东将军,封费亭侯。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后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

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吕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

十三年春,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
B.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
C.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
D.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                                     异:认为……不同寻常。
B.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称疾归乡里             就:就职、赴任。
C.天子太祖节钺,录尚书事。                                 假:授予。
D.公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                 谢:感谢。
3.有关加点词的文化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如升级叫左迁;降级叫右迁。
B.崩,古人关于死有不同的说法: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C.妻子,古代的妻子和现代汉语不同,文中指的是妻子儿女。
D.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年少之时不被人们所重视,主要是因为他尚义任侠、放荡不羁,但是梁国桥玄、南阳何颙二人却认为当时曹操非同常人。
B.曹操为官有方,而又不贪恋官职。在济南相职位上,全郡治理肃然;而董卓擅权之后,想要重用曹操,曹操却改名换姓暗中离去。
C.曹操在乱世之中被反对董卓的盟军举荐为盟主,以奋武将军的名号率军讨伐。
D.曹操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东平毕谌因为亲人被挟持而离开曹操,也没回到曹操身边,后来曹操打败吕布生擒毕谌,又任命毕谌担任鲁国相。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2)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填入下列空缺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为什么诗书画“意境”一说会出现在唐代?                           
①隋唐以后儒、道、释三家渐相融合
②于有形、无形之间,深入于中国士大夫文化的层面
③晚唐以后禅普及,禅宗文化发展迅猛
④因而也渗入于士人酷爱玩味的文艺创作和鉴赏
⑤学界基本肯定与佛教禅宗文化的兴起有直接的联系。
A.①②③④⑤B.⑤③①④②C.⑤①③②④D.①③⑤②④
类型:选择题(新)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一)

苏轼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

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

殷勤木芍药,独自殿③余春。


【注】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初期。②梅子:果梅树结的果,成熟于夏季。③殿:殿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紧扣诗题“雨晴”,第二句中的“满”字传神地写出了雨后蛙声传布之广。
B.颔联中“真一梦”写出了海棠花踪迹难觅,短暂易逝,其中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触。
C.第四句交代梅子已经成熟,“新”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也寄予了诗人乐观旷达的情怀。
D.颈联用语精微蕴藉,“闲挑菜”、“不见人”等内容,含蓄地传递出作者此时的心绪。
2.诗歌中作者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有删改)

材料二:

续师说

黄宗羲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本无可师,强聚道路交臂之人,曰师曰弟子云者,曾不如童子之师,习其句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授以艺术者之有其实也。传道受业解惑既无所籍于师则生不为之怜死不为之丧亦非过也。遂以为古之师弟子皆然,而使师之为道,出于童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下,则是为师者之罪也。

今世以无忌惮相高,代笔门客,张口辄骂欧曾①;兔园蒙师②,摇笔即毁朱陆③。古人姓氏,道听未审,议论其学术文章,已累幅见于坊书矣。乳儿粉子,轻浮浅躁,动欲越过前人,抗然自命,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盖不特耻为弟子,相率而不为师,其可怪也。若是,则师之为道,人心之蟊贼也,吾惟恐其传也矣。

昔者孙明复之为师也,以石守道为之弟子,执杖屦,侍左右,明复坐则立,升降拜则扶之,师弟子之礼,若是其重也。故何北山之于来学,未尝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为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北山可以为师,避师名而不为,其慎重如此!

羲老而失学,欲求为弟子者也。诸君子过情推奖,羲其敢冒今世之无耻哉?反昌黎之意,作《续师说》以谢之。

(有删改)


【注】①欧曾:文学家欧阳修和曾巩。②兔园蒙师:指知识浅陋的读书人。③朱陆:宋代理学家朱熹和陆九渊。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传道受业/解惑/既无所籍/于师/则生不为之/怜死不为之/丧亦非过也
B.传道受业解惑/既无所籍/于师/则生不为之怜/死不为之丧/亦非过也
C.传道受业解惑/既无所籍于师/则生不为之怜/死不为之丧/亦非过也
D.传道受业/解惑/既无所籍于师/则生不为之/怜死不为之/丧亦非过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议论为主,主要针对社会上某些问题表达观点,寓意深刻,写法灵活。
B.“句读”,古人指文辞的停止和停顿处。语意未尽而需停顿处为“句”,文辞语意已尽处为“读”。
C.“或师焉”的“师”名词作动词,意为“向老师学习”。
D.“则耻师焉”与“相率而耻不为师”的“耻”均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根据原文意思,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黄宗羲列举随便谩骂欧阳修、曾巩,肆意诋毁朱熹、陆九渊的事例,批判轻浮浅陋、以肆无忌惮为高明的学风。
B.韩愈引用“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观点。
C.黄宗羲认为自己年纪大,很少时间去学习,如受别人盛情推荐夸奖而为人师,自己是不会做出这般羞耻的事。
D.两篇选文皆是开篇点明文章主旨,强调从师的必要性,结尾也都交代了自己写作的缘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
5.韩愈和黄宗羲均认为“师道之不传”,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原因?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辛夷坞说: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雨果说: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新时代领路人寄语青年学生:青春不是靠天马行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青春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长,青春是心中永远不凋零的花朵。

作为正值青春、风华正茂的高一新生,你是如何理解、体验青春的?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1年以来,伴随4G技术的发展和上网资费的下调,人类社会迈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作为人体感官的延伸,愈发紧密地嵌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它一方面具有传统纸质媒体难以比拟的信息存储密度,其自身重量并不会因信息量的增长而增加;另一方面,媒介技术的进步促使手机向智能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两厢耦合的结果是手机贴身性和便携性优势的获取。不仅如此,借助移动客户端,手机摆脱了单一的通讯工具的定位,已转型为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于一体的复合型媒介。这些传播类型并非一成不变、相互孤立,相反,它们相互交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视频由此成为一种类似文字的言说方式。人们不仅能够随时随地拍摄,还能即时分享——互联网传播跨过WEB1.0时代的聚合传播和WEB2.0时代的社交传播,进入场景传播的新时代,这一嬗变的背后蕴含的是城乡间“知沟”弥合的可能。“知沟”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蒂诺奇提出的,依据该理论,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在接收信息速度方面比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慢,大众传播媒介输送的信息越多,两者间的知识差距越大。蒂诺奇分析了造成“知沟”扩大的五个变量: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已有知识存储量的差异,社交范围的差异,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如若对五个变量做进一步抽象提炼,“知沟”在相当程度上是下述两大因素合力的结果:人们能否快速获取信息(包括传播技能上的差异,社交范围的差异,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三个变量)以及能否理解信息(包括已有知识存储量的差异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两个变量)。

在以印刷媒介为主的大众传播时代,由于媒介使用门槛较高(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读写能力)和不同圈层间信息交流的相对固化,存在于不同社会阶层间的“知沟”的弥合难度颇高。伴随短视频的出现,影响“知沟”的变量值开始发生变化。任何人(不论识字与否)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手机,就可以加入到短视频生产、传播的行列之中;借助互联网扁平化的传播结构,视频的传播穿透了阶层的壁垒,在扩大个体/群体社交圈层的同时,延展了社会共享的意义空间;由于视频与生活场景的近似性,其在理解上的难度亦比抽象的文字低——其结果是一向在媒介使用上处于弱势的农村居民获得了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信息传播的权利,并经由对自身娱乐诉求的满足,为各大短视频平台提供了足够的下沉市场空间。

(摘编自王长潇、刘瑞一《网络短视频的走红机理及其双面效应》)

材料二:

美妆行业主要为渴望美丽的女性受众服务。由此可知,以推荐美妆产品、介绍时尚趋势为主要业务的美妆网红的受众也极大可能以女性为主。在女性受众通过美妆网红的短视频寻求消遣或是搜寻美妆信息时,她们很可能在无意识中加速了女性审美文化与消费主义的深度结合。有人指出,虽然时尚品牌、公关公司时常宣称“关心、尊重女性对外貌的自由追求”,但实际上只是在“假装宣传女性主义和性别平等”。由于美妆网红的主要收入来源在于为化妆品牌做广告、带货,他们所谓对女性追求外貌美丽的关心很可能是另一种形式上对女性的利用与剥削,追求自主、自由决定身体状态的女性主义意识在消费主义大潮中面临着被消费文化收编、利用的风险。女性审美与消费主义的结合,或许会使得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审美观逐渐成为商业的一部分。而由于商业逻辑逐渐深入女性审美文化的建构,女性决定外貌形象的选择权被时尚品牌、商业公司左右,女性审美文化也容易陷入标准化、刻板化的怪圈。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受众们看上去只是在网络上寻求消遣,但是他们在社交媒体、直播平台上的点赞、评论、转发、互动都在某种程度上担当了网红们的数字劳工,此类“个体劳动”都被打包贩卖给了品牌商或是直接转换成了网红的店铺购买力以及带货能力,受众的肉体以及精神本质都被异化。此外,受众看上去是在自主选择想消费的内容,但是由于网红们及其背后的资本对粉丝量、互动量无穷尽的追求,网红们不断通过营业、发福利、炒作的方式来圈粉、涨粉,实际上,受众的内容选择很大程度被网红及其背后的资本所引导。有观点认为,女性主体性是女性在实践中体现的一种自觉能动性,从哲学意义上看,女性主体性“是女性对自身力量和能力的一种肯定”。综合来看,美妆网红的女性粉丝们虽然能获得短暂的心理愉悦,但是由于劳动与休闲的界限被社交媒体模糊、审美观被商业资本引导,女性受众的主体性也极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削弱,甚至丧失。

(摘编自匡文波《美妆网红与消费文化的批判性解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传统纸质媒体相比,智能手机具有更高的信息存储密度和更好的贴身性、便携性,它已经转型为一种复合型媒介。
B.现今,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拍摄视频,并且即时分享,这种场景传播方式可能有助于弥合不同社会阶层间的“知沟”。
C.时尚品牌与美妆网红对女性追求外貌美丽的关心,促成了女性审美与消费主义的结合,其实是对女性的利用与剥削。
D.女性对自身的外貌形象拥有自主选择权,但是该权利逐渐受到消费主义的侵蚀,个人的审美观常常受到商业的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网络短视频的影响,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手机将越发智能化、小型化,而传统纸媒前景黯淡,很可能走向终结。
C.一般而言,视频的理解难度低于抽象的文字,这有助于农村居民获得比从前更多的信息传播权利。
D.美妆网红及其背后的资本常引导着受众对消费内容的选择,受众往往并不具有真正的自主选择权。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某小学进行了关于“理想”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将近80%的小学生希望长大后成为网红。
B.从美妆护肤保养到医美减肥整形,很多女性为了追求“白瘦幼”,不惜牺牲个人健康。
C.“口红一哥”曾在专访中谈到:“有女粉丝在直播间居然买了两百多支口红,太感动了!”
D.据调查,近半数的美妆用户在“小红书”站内看到美妆博主推荐的产品不超过3次,就希望购买。
4.近十年,网络短视频越来越“火”。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加以分析。
5.如果你有一位姐姐,她沉迷于美妆网红的直播和短视频,你该如何奉劝她?请结合材料二列出劝说的要点。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西北工业大学有一座塑像令人感动,塑像是一个人深埋着头颅,强健有力的双臂捧着一只利剑高举过头顶,雕像的名字叫隐姓埋名,为国铸剑

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毫不讳言对农村女孩向命运低头认命的痛恨。她为华坪女子高中创立的校训,充满她对女孩的期冀: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读完上述两则材料,作为时代青年,我们应该具有的姿态是低头还是抬头?光明中学校刊组织了以“低头·抬头”为主题的征稿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102日,卡塔琳·考里科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位女科学家曾因研究方向不被认可而无法申请到科研经费,又因身患癌症跌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在历经了漫长的孤独之旅后,她的医学发现终于获得了世界的高度认可。

2023105日,中国作家残雪再次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成为一名“陪跑者”。在长达30年的文学生涯中,残雪始终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她曾这样回答记者:“知音也许暂时少,但慢慢会多一点,况且我的门类本来就不应该是热闹的门类。”

在人生的赛道上,有的人凝视着前方的目的地,有的人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有的人享受“胜利者”的辉煌瞬间,有的人心怀“陪跑者”的执著期待……马克思说: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作为一名当代青年,你如何理解“奋斗的意义”?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漫长的告别   任瑞娟

女儿还没出生,我就“晋级”成了“丈母娘”,因为一次漫长的告别。

那时,休假不光是自己的事儿,是所有认识或不认识你的人的大事儿。

政委说,咱们这里艰苦,生产得到城里,最近也得几十公里,你还是早点休假,回老家生产安全些。我非常开心地答应了。

刚怀孕就调到了丈夫身边,原以为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顾,没有想到丈夫飞行忙,根本无法照顾我,我的心情和孕期反应成了反比,像熬日子似的,每天醒来的第一感觉就是,天呀,又是漫长的一天。

在空旷的营区里,一阵小风就能将消息吹向各个角落。我刚回家,一个大嗓门儿传了过来,哈哈哈,明天休息,让你嫂子包饺子为你送行。是大杨的声音,飞行刚结束,大杨边甩着脸上的汗边笑着说。

大杨是我的邻居,大个子大嗓门儿,却娶了个细声细气眉眼秀气的媳妇儿,我们都叫她嫂子。我调来不久的一天,正蹲在卫生间拼命地干呕,嫂子走过来,边帮我捶背边说,别去食堂吃了,以后就在我家吃。从此,除了进场保障飞行,我的吃饭问题都是在嫂子家解决的。

第二天,大杨在家里张罗了“盛大”的欢送会,两个长条桌一拼,一张凳子上挤两个屁股,大家都欢欢喜喜地举起了杯子。

大杨说,我老家的讲究,迎客的面条送客的饺子,你要休假了,我们都高兴,替我们问候叔叔阿姨,还要照顾好大侄女啊!嫂子捂着嘴笑了,细声细气地说,还在肚子里,你怎么知道是闺女呢?大杨说,这你就不懂了吧?飞行员生女儿的比例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你们别笑啊,这是科学。何况咱家是儿子啊,看咱这帅小伙,结个亲家多好。

我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大杨就喊了一嗓子,来,杨子,叫“丈母娘”。杨子顶着一小兵张嘎头,瞪着葡萄般的大眼睛立刻笔直地站在了我们面前,冲着我嫩声嫩气地叫了声,丈母娘!大家拍起巴掌笑成了一团儿。丈夫笑眯眯地说,是女儿成亲家,是儿子可以做兄弟,好!

政委交代,为了我路上安全,特批丈夫送我回家。

在一片祝福声中,我们离开了营区。车在丘陵里绕来绕去,红彤彤的丘陵在我眼里呈现出了彩虹的颜色,好美啊!我似乎看见了家乡的霓虹灯和父母笑眯眯的眼睛。但是,突然间,车熄火了,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道上,小战士忙乎了半天,还是启动不起来,丈夫不停地看表,我们的额头上都冒出了汗珠子。

还没有出山,出山后到县城还需要很久,火车只停几分钟。

我垂头丧气的被丈夫搀进了院儿。咦——?亲家,怎么回来了?大杨的大嗓门儿又响了起来。嫂子也赶了过来,不会是身体不舒服了吧?我的眼泪“唰”地流了出来。大杨说,别难受,咱这地儿,哪个人探亲不多走几回啊,大不了就是多吃一回饺子嘛。我哭得更厉害了,杨子走过来摸了摸我的肚子,说,丈母娘!您别难过,小妹妹没有生气。你怎么知道?我一脸好奇。我都没有听见小妹妹的哭声啊。杨子女孩子般秀气的脸上一脸认真。我破涕而笑。

又吃了一顿饺子后,我第二次启程。依然还未出山,突然一辆军车后追而来,一阵耳语后,丈夫满脸歉疚地对我说,咱们改天再走吧?为什么?我涨红了脸生气地问。有任务。丈夫垂下了眼帘别过了脑袋。还能说什么呢,我也是名军人啊。

哎呀呀!怎么又回来了?大杨笑嘻嘻的样子很像弥勒佛。丈夫冲大杨夫妻着急忙慌地挤眼睛做手势,嫂子立刻说,正好,我烧了红烧肉,再烧几条你爱吃的“黄鸭叫”,咱们继续营养。杨子眨巴着大眼睛,说,丈母娘!因为小妹妹还想吃饺子吧?

县城小,车票也少,为了给我订票,政委与车站沟通,并专门开了一次联谊会。

一个月后,我吃上了第三顿“送客”的饺子。大杨举着杯子郑重地说,亲家!你放心,你家那位执行任务,还有咱们这些哥们儿呢,保证让你顺利回家。我没有吭声儿,大杨耐心起来,亲家!不行的话就在县城生,在咱这里养,大不了少点文化,但绝对健康成长,你看你“女婿”多好。嫂子抹了把眼泪说,大妹子!我生杨子的时候难产,差点没有活过来,他当时也在执行任务,没有在家,后来,大杨要我随军,说要补偿我照顾我,其实,谁照顾谁啊,但是,心里踏实。家里人都等着我呢。我的声音有点颤抖。

几天后,我终于被一群战友送上了火车,旁边的旅客被战友们殷殷的拜托感动了一路,抵达老家的城市时,父亲已经等在那里了。

原先我脑海里无数次的画面是一下子扑在父亲的肩膀上委屈地大哭一场。

可是,这一切没有发生,我挺着笨重的身子被热心的旅伴搀下了车,手里拎着一个小包,包里是为防万一准备的酒精、碘酒、紫药水和纱布,还有一床嫂子缝制的小夹被。

倒是父亲,一个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兵红了眼睛,说,都好就好。我笑着点了点头说,爸!都挺好的。

(选自《山西文学》2020年第12期)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照应标题,说女儿还没出生,“我”就“晋级”成了“丈母娘”,制造悬念,开启下文对“漫长告别”的回忆。
B.“我”在丘陵地看到了彩虹般的颜色,似乎看见了家乡的霓虹灯和父母笑眯眯的眼睛,表现了“我”能顺利回家的愉快心情。
C.杨子是一个活泼听话的孩子形象,他三次喊“我”“丈母娘”,增添了欢乐的气氛,也缓解了“我”紧张的情绪。
D.“我”见到父亲时,之所以没有扑在父亲的肩膀上委屈地大哭一场,是担心“我”哭的举动会引起父亲的伤心。
2.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大杨的形象特征。
3.在小说创作中,作者故意给故事的发展设置障碍,“延迟”小说的结果,这就是“延迟法”。请分析文中“延迟法”的运用及作用。
类型: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