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一生研究杂交水稻,解决了亿万人的吃饭问题,他认为:“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


你对以上材料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乡土中国》一书最重要的是提出了“礼治秩序”和“差序格局”的概念,这是对前现代中国农村生存环境和农民生活状态最深刻简约的提炼。柳诒徵的《中国礼俗史发凡》,从历史上考察礼俗的源流和沿革,也认为古代中国“以礼为立国根本”,提出了礼俗为中国文化的特色。此两部著作的问世,说明不论是从社会学还是从历史学出发,都分别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揭示了前现代中国社会所具有的礼俗社会特征。此后不久,蔡尚思在《中国传统思想总批判》中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以“礼”为核心的见解。虽然有关中国文化的核心,有以“仁”为中心说,也有以“中庸”为中心等各种见解,但唯有“礼”是经过社会学考察,突破观念性局限,进入社会管理层,具有整合功能的社会制度。

什么是礼治秩序?《乡土中国》认为:“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又说:“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所以,礼俗社会就是以民间传统习俗为基础,进行社会管理,并提升为一系列的社会制度,即为礼制。概而言之,由习俗提升为礼制,礼制的实施即为礼治。礼俗与礼治是从上层或下层不同方位的表述。依靠代代相传的习惯势力实施管理,并提升为礼的规范,教化民众服从这种秩序,这是儒家推行礼治的一贯主张。故以礼治秩序或礼俗社会来概括乡土中国,是认识前现代中国社会国情,切入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重要思路。

《乡土中国》所谓的“乡土”是指进行小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村,那里居住的是中国绝大多数的居民,他们依附土地,自耕自食,自织自穿。农民按照自发形成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安身立命,人与人之间,非亲即故,彼此都是熟悉的乡亲,费孝通称此为“熟人社会”。农村的基层组织,依靠代代相沿的习俗进行社会管理,这管理并非对所有成员一视同仁,而是有轻重厚薄的分别,这种“差序”,形成既定的“格局”,如父尊子卑、男尊女卑等,按照人们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与等级进行序列管理,即是“礼治秩序”。中国能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在世界文化史上被公认为传承力最为强劲的中国文化,正是因为有了“礼治秩序”,这种社会管理秩序和结构导致社会具有超强的稳定性。

(摘编自刘志琴《<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

材料二: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试图对中国基层社会性质作出通论式描述的尝试结果。所谓通论,不再是对一个社会单元的具体描述,而要提升一步,从具体社会生活中提炼出一些概念,来表达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普遍性质,也表达作者对社会现象的理性认识。

《乡土中国》初版于1948年,当时西方现代工业技术已进入中国乡村,中国农耕文明开始发生实质性变化。费先生认为,“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最简单的说法是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替易”。这种“替易”,既能带来进步,也须付出代价。如何减少代价,缓和社会动荡?无疑,先要认清现实。

费先生曾在英国留学,他熟悉那里的法治传统、契约精神、民主空气。他时常引入西方社会文化中的事实,同他熟悉的中国乡土社会对比,力求清晰衬托出中国社会的乡土特质。他还不时把话题引向中国文化传统,在孔子的遗训、孟子的主张、老子的理想和乡土社会之间,标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关系。

费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创造性提出的“差序格局”一词,成为中国社会学界百年来少见的原创概念。书中很多鞭辟入里的分析,不是靠概念和推理,是凭借事实叙述。它在学术思想和大众生活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用心的读者可以从中领悟生活现象中的意义和趣味,心有灵犀的学者可以从中受到学术思考的启发。借助该书,费先生有效证明了生活与学术之间源和流、本与末的关系,让学术著述放下了端着面孔的架势,避开了高头讲章式的自命不凡,回归生动活泼、亲切宜人的境界。

(摘编自张冠生《探寻一个好社会:费孝通说乡土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中国》《中国礼俗史发凡》两部著作从社会学、历史学出发,揭示了前现代中国社会的礼俗特征。
B.礼和法都是行为规范,但维持两者的力量不同。法靠国家的权力维持,礼则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维持。
C.礼治秩序是乡土社会的管理秩序,也是中国文化绵延不断、被世界文化史公认为传承力最为强劲的原因。
D.《乡土中国》的创造性在于它从具体的生活现象中提炼原创概念,然后通过叙述事实,使分析鞭辟入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有多种见解,其中“礼”是能够进入社会管理层的社会制度。
B.乡土社会具有稳定性,是熟人社会。在乡土社会里,传统习俗就是一种礼的制度。
C.费孝通通过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儒道文化对比等,来突出中国乡土社会的鲜明特征。
D.《乡土中国》作为学术著述具有生动活泼、亲切宜人的风格,这体现了它的现代意义。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的引文不能佐证材料一提及的有关《乡土中国》观点阐述的一项是(     
A.“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礼记》)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4.如何理解“礼治秩序”?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5.根据材料内容,概括费孝通《乡土中国》一书的价值。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留一饼

赵登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老牛是个卖饼的。

宝庆和平街最末的一间小木屋,上插一黄布幌子,写着“留一饼”三个大字。幌子的左边,有一棵大桂花树,它到底活了多少年,没人能说得清,总之没五个汉子是别想抱住它的腰。桂花树底下,摆着张椅子,老牛没事就躺在椅子上摇着蒲扇,吹着风。

老牛这人,人善,心慈,可就是太固执。就拿这卖饼来说,十多年了,每天只做200个,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这些个饼,没半个时辰就被抢光了,弄得许多想吃的吃不到,吃到的吃不饱,怨气满街。

光这还不算什么,更让人气的,是老牛拿着最后一个饼在你眼前晃晃,然后装进袋子,说一句:“不卖了。”

关于老牛为啥留一饼,有人说那是老牛的秘方,得留一饼揉碎在明天的面团里,还有人说那是老牛留给自己吃的。

“留一饼”就是留一饼,谁来了也不卖!

老牛刚开始卖饼时,生意并不好,店铺在街末,铺前又有大树挡着。可是老牛仍然坚持每天做200个饼,卖不完的亲自送给街上的乞丐。

和平街的张老爷是个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连当官的都敬他三分。这一天张老爷过生日,许多卖吃的、卖喝的店铺,纷纷关了门,给张老爷贺寿去了。老牛不去,“管他张老爷还是赵老爷,他过他的寿,我卖我的饼”。

别的铺子关了门,那些卖力气的汉子找不着填饱肚子的地,只得远走几步到老牛的铺子里。没一会儿,竟然排起了长队。

饼快卖完时,来了个白净男人,他从队伍后面插了过来,摸出一两银子,往老牛桌上一掷:“两个饼,快点。”

老牛像是没听见,继续笑着装饼,笑着收银子。白净男人猛地一拍桌,银子跳得大拇指那么高:“老头,你聋吗?”

老牛没瞧白净男人一眼:“饼不多了,现在到后面排队说不定还能吃上一口。”

白净男人伸出手,一巴掌拍向老牛,却被一个拿折扇的男人一把挡住。折扇男人堆着笑脸:“我们这就去排队。”待到白净男人时,刚好还剩下最后一个饼,老牛把饼装好,指指挂在门口的幌子,“留一饼!”

白净男人顿时来了气,“知道我家公子是谁吗?你……”折扇男人瞪了白净男人一眼,“好,我们明天再来。”

第二天一大早,折扇男人果然来了,吃了几口饼,说了几句“好吃”,离开了。

折扇男人走了快一个月时,有人敲锣打鼓送来一块牌匾。轿子里走出来一个白净男人,男人揭开红布盖头,上写“留一饼”三个大字。看热闹的人上前一看那题款,惊了一声:“这……这竟然出自当今皇上的亲兄弟,康亲王之手。”

就在宝庆人都听说了这事,来看康亲王亲笔题的字时,老牛铺子前的牌匾却不见了。宝庆人问他,他指指铺子里的一个角落:“在那呢!”

让老牛扬名的倒不是他的饼,也不是康亲王题的字,而是宝庆城人人都在传老牛要被杀头。你想想,把亲王题的字丢在犄角里,杀十次头恐怕都不够。

传言像一阵风,连宝庆的小角落都吹到了。宝庆人都早早地排队到老牛的店铺前买饼,生怕明天就吃不上了。

可是,一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老牛的头还长在脖子上,还悠闲地在桂花树底下摇着蒲扇。

年到古稀的老牛,还是一个人在铺子里做饼。有好心的小伙子来老牛店里帮忙,有时会问起老牛做饼的诀窍,老牛总是笑笑:“你看这胖胖圆圆的饼,放高处不俯视你,放低处不仰视你……”

老牛走了,老牛走的前一天还在做饼。老牛的愿望是把最后一个饼带到棺材里,他做到了。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8年第2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牛性格固执的特点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者对此明显带着一种欣赏的态度,这与小说要表现的主题是吻合的。
B.老牛敢将匾额扔在角落里,主要是因为通过卖饼一事,他已对康亲王的人品和气度有所了解,并不担心会有性命之忧。
C.“放高处不俯视你,放低处不仰视你”一句,表面上说的是饼的特点,实质上道出了老牛自身的性格特点与人生追求。
D.老牛作为一个卖饼者,从中参透人生,将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为人处世很好地融为一体,也赢得了人们的认同与尊重。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二段的环境描写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点,而大桂花树这一物象与主人公老牛的形象可谓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B.买饼时,白净男人飞扬跋扈的言语行动与老牛坦然自若的冷静应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矛盾冲突中推动着情节发展。
C.老牛对有头有脸的张老爷、地位显赫的康亲王以及普通的买饼者一视同仁,这样写更有利于刻画其鲜明的人物形象。
D.关于老牛到底为什么要留一饼,小说自始至终没有明确说明,这种伏笔手法的使用,增强了故事的神秘感和可读性。
3.(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小说中老牛饼艺的高超主要是采用哪一种手法来体现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4.小说的题目“留一饼”有哪些内涵?
类型: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土,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人们的往来也必然疏少,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为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效力。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的“微观社会学”研究基础上提炼出的一个理想型概念。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费孝通构建的乡土中国理论,实际就是为了回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一问题,而对此问题的回答是:“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因此,乡土中国即指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确切地说,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

从历史变迁的经验事实看,从20世纪40年代到今天,中国乡村社会已经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历史变迁,即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场转型。如今,乡村社会的“乡土本色”逐渐淡去,后乡土性色彩越来越明显。

“后乡土中国”是对“乡土中国”理论的发展,是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概括和解释。用后乡土性来概括和解释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是要说明在现代化的大趋势下,中国乡村社会具有着自己的一些特质。正是这些特质,使得乡村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并行相随,而非被现代化所取代。

变迁之后的乡土性特征,突出地表现在村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上,那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乡村人口大量向外流动,如今的村落已演变为“流动的村庄”和“空巢社会”。由此看来,如今的乡村社会,虽然村落共同体依然存在和延续,但共同体内的主体构成以及主体的社会行动都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迁。

后乡土社会的另一个重要变迁就是农户生计模式的转型,尽管在乡村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与粮食生产也在不断增长和发展,但是对于多数农户而言,农业却已经不再是主要的生计模式。多数农户的生计模式属于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而且越来越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与生活来源是依靠外出打工或工商经营,从农业收入在农户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来看,较多农户的主业其实已从农业转型为非农业。

乡土文化在与现代性文化的交汇融合中走向分化和多元化。文化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规范和价值系统,随着现代性文化不断向乡土社会的渗透,村民生活方式从单一的村落生活迈向乡—城两栖生活,社会经济的转型驱动着乡土文化的变迁。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C.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D.“后乡土中国”是于“乡土中国”理论和中国乡村转型与发展经验而提炼出的一个概念,是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概括和解释。
3.下列选项中不具有“乡土社会”特征的一项是(       
A.井水河水两相分,凡事讲理不讲亲。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C.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D.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乡村从“乡土社会”到“后乡土社会”的特征变化。
5.如何理解中国社会的乡下人“土气”?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总是在顺境与逆境的交织中曲折前行。

面对不同的人生境遇,有的人能从困境中突围,实现自我超越。如被贬黄州的苏轼,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挑战极限的钟扬,向死而生的史铁生……而有的人不能摆正心态,或受挫后一蹶不振,或顺境中一味自满、故步自封,错失良机……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对此你有何见闻、经历或思考、感悟?请以“顺境与逆境”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26日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共青团和广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特别指出,青年人要“肯奋斗”。

2018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在北京大学与学生座谈,指出:“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等重要观点。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绵谷①回寄蔡氏昆仲②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①锦江在成都南,绵州在成都东北,绵谷在绵州东北。②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赋体叙事,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这两句所蕴含的感情贯穿全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锦江是名胜之地,诗人情有独钟,在美丽的秋天曾两次游览。两个“值”字,蕴含际此金秋佳日之意。
C.本诗的情感按照先写游览锦江之喜悦,次写离别友人之怅恨,再写与朋友之深情和对锦江之留恋,依次展开。
D.尾联以景作结,回头远望锦城,只见远树朦胧,云遮雾绕,用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寄写情思,情韵悠长,余味无穷。
2.颔联是本诗中最富有诗意的句子。请作简要分析。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与人的沟通需要借助表达。有时候,表达可以化解误会,增进情感;有时候,表达可能会招致误解,引发争议……表达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乐圃先生,吴郡朱氏,名长文,字伯原,光禄公之子。十九岁登乙科,病足不肯从吏趋,筑室居郡乐圃坊,有山林趣。著书阅古,乐尧舜道,久之,名称蔼然,一邦向服。郡守监司莫不造请谋政所急。士大夫过者必奔走乐圆,以后为耻,名动京师,公卿荐以自代者甚众。天子贤之,起为本郡教授,以为未广也,起为太学先生,以道授多士。未几.握东观,仍兼枢府属。元符元年二月丙中,进疾不禄,享年六十。子耜、杭州盐官,耦、耕举进士,以六月基至德乡,从光禄之莹。

先生道广,不疵短人,人亦乐趋先生,势不在人上,而人不敢议。盖见之如麟凤焉。方擢欲使大施设,而命不假,朝野惜之。著书三百卷,六经有辩说,乐圆有集,琴台有志,吴郡有续记。又著《琴史》,其序略曰方朝廷成太平之功制礼乐以比隆商周则是书也岂虚文哉,此先生志也。至於诗书艺文之学,莫不骚雅造古。死之日,家徒藏书二万卷。天子知其清,特赠缣百匹。呜呼,先生可谓清贤矣!余昔居郡,与先生游,知先生者也。

(节选自米芾《乐圃先生墓表》)

材料二:

元祐年六月二十五日。朝奉郎试中书舍人苏轼,同邓温伯、胡宗愈、孙觉、范百禄等札子奏。臣等伏见前许州司户参军苏州居住朱长文,经明行修,嘉祐四年乙科登第,堕马伤足,隐居不仕,仅三十年。不以势利动其心,不以穷约易其介。安贫乐道,阖门著书,孝友之诚,风动闾里,廉高之行,著于东南。本路监司本州长吏前后累奏,称其士行经术,乞朝廷旌擢,差充苏州州学教授,未蒙施行。近奉诏,中外臣僚自监察御史已上并举堪充内外学官二人。此实朝廷博求人才、广育士类之意。如长文者,诚不可多得。其人行年五十余,昔苦足疾,今亦能履。臣等欲望圣慈,褒难进之节,收久废之材。量能而使之,特赐就差充苏州州学教授,非惟禄忾賙养一乡之善士,实使道义模范彼州之秀民。取进止。

(节选自苏轼《荐朱长文札子》)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其序略A曰B方朝廷成C太平之功D制E礼乐以比隆F商周G则是书也H岂虚文哉。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尧舜,传说中的两位圣明君主,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后世用来泛指圣人。
B.不禄,文中指朱长文因身体原因不愿出来为官,所以不能享用朝廷的俸禄。
C.骚雅,《离骚》与《诗经》中《大雅》《小雅》的并称,文中指诗文之才。
D.中外,朝廷内外,中央和地方;与“古今中外”中的“中外”词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长文因病足隐居乐圃,读书写书。在当地声名渐隆,地方官员都前来向 他请教,经过吴地的士大夫以能拜访到他为荣幸。
B.朱长文交游甚广,虽然他无权无势,经常指出朋友的缺点,人们却愿意追随他,并把他当作麒麟凤凰一样难得而宝贵的人来看待。
C.苏轼认为朱长文德才兼备,恳请皇上任用,认为这既能体现朝廷求贤若渴,任人唯贤,也可以使朱文长成为榜样来教化当地百姓。
D.朱长文被起用为州学教授一事,两则材料的记录略有不同;从材料的体式, 以及两位作者与朱长文的关系来看,苏轼的记录应该更确凿。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擢欲使大施设,而命不假,朝野惜之。
(2)不以势利动其心,不以穷约易其介。
5.两则材料对朱长文的称呼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原因。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苏轼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注]①徐君猷(yòu):名大受,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当时黄州知州。②麹(qū)尘:指淡黄色的江水。麹,同曲。酿酒时,用以发酵的“酒曲”,所生的菌呈淡黄色。③无吝:不吝惜,不要舍不得。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写人们沉浸在浓郁的节日气氛中,身心愉快。
B.上阕结尾处“天气尚清和”,收而未尽,承上启下,由咏景而转向下阕写人。
C.下阕“狱草烟深,讼庭人悄”,写州府荒凉的景象,目的是指责太守治州无方。
D.全词景情融合,将诗人的志向愿望融入端午酬节风俗和五月自然风光描写之中。
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