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西安理工大学毕业典礼,一名男生因进入图书馆学习次数多被校长写进毕业典礼致辞。校长说,来自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智182班的杨龙欢同学,仅2021年进入图书馆学习就有732次。杨龙欢同学表示,自己很喜欢图书馆的氛围,在里面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看的书,也能沉下心来学习,觉得收获颇多,没有想到能被校长写进毕业典礼致辞,很激动,很意外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沁园春·长沙》上阕“独立寒秋”一句中的“独立”一词有何妙处?
类型:课内分析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前两句,词人通过感觉、听觉、视觉勾勒出清晨凄清的场景,其用词造境,呈现出一种暗淡冰冷的色调。
B.“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中“碎”的意思是“凌乱”,生动地表现了马蹄踏在结了霜冻的岩石上发出的细碎、杂乱的声音。
C.“而今迈步从头越”中,“从头越”表面是说红军从山头上越过,深层含义是革命遭受挫折,要重新开始跨越艰险,夺取胜利。
D.“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两个景句收笔,极有情味。不仅展现了壮阔的山景,也让人联想到红军的鲜血,蕴含着无尽的伤感。
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什么说“从头越”这三个字用得好?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西方文化不同,艺术的表现也不同。一般来,东方艺术重主观,①     。表现在绘画上,西洋画重写实,重形似,而中国画重神韵,重意境。

中国画通常_②      。这看起来是以题材为标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和思想,即中国画概括了自然和人生三个方面: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山水画表现的是③      ,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的和谐相处。中国画的分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

中国画讲究虚实相生的意境美。老舍曾请齐白石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十里蛙声,如何入画?潺潺山泉,如何表达?白石老人思考良久,终于画成了一幅经典之作:六尾蝌蚪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看过此画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类型:简答题组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先生一生历经坎坷。有背井离乡的离愁别绪,有一心归国的满腔赤诚;有早年丧母、中年痛失爱女、晚年父亲去世的生死无常、水月叹息。叶嘉莹饱受常人难以承受的苦难,始终酷爱古典诗词,正是古诗词的力量帮她一次次渡过难关。

叶嘉莹说:我虽然平生经历了离乱和苦难,但个人的遭遇是微不足道的,而古代伟大的诗人,他们表现在作品中的人格品行和理想意志,是黑暗尘世中的一点光明。我希望能把这一点光明代代不绝地传下去。

人这一生,看似在寻找很多东西,但最终不过是在寻找心中的热爱。一个人最幸福的事,大概就是活在自己的热爱里。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思考,谈谈你对“世上最美好的事,就是拥有热爱”这种说法的思考和领悟。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追寻光,成为光,有一束光一直为你前行,有一束光曾照亮过你的人生,或许这是你父母,或者是朋友或老师,都是你生命中的某一束光,光照亮了你前行的路,请根据材料写一份感谢信,并表示自己已经成为那束光,也成为了不同于任何人的曙光。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代中国,“愁”是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主题,“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尧典》),作为人的一种具有类属性的情感,乡愁情结浸润在文化的各个领域,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诗歌领域。

李白一生豪放不羁,在静夜中依旧写下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恬淡如水的“诗佛”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战火纷飞,国破家亡的时节,杜甫祈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江山易主,李煜“梦里不知身是客”,直把异乡当故乡……缕缕乡愁,是古代诗人说不尽、道不绝的话题,更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情结。中国人安土重迁,同时又遥望远方,对血缘、地缘关系珍重,“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同时又常怀“治国平天下”之志,从而很容易产生双重矛盾的心理,乡愁之情便油然而生。

学界对“乡愁”的定义未取得共识,看法不尽相同,但基本内涵是个体内心深处对于家乡或故居地的一种情感依恋和精神需求,是个体在时间与空间上因远离家乡而表现出来的心理诉求。可见,对亲人、家乡生活环境的怀旧是乡愁的第一种形态。

古代中国是以家庭为单位组成的小农经济社会,个体的生存与生活环境主要在家乡,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乡村文化、伦理道德十分重视血缘亲疏、宗法秩序。家乡作为个体的栖息地,不仅需要亲人、朋友、自然环境等要素,在精神上也在建构自己的家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成长过程中的乡土文化无疑是精神安顿的“伊甸园”,故游子在外,始终怀念故乡的民风民俗、乡土文化。今天,无数海外华人共度春节,吃饺子、舞狮子,妈祖文化、潮汕文化、冼夫人文化在东南亚落地生根,皆是华人们对故乡文化的深深眷恋。他们对故乡的怀旧并不局限于对亲人的思念,自然山水的向往,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的追寻,精神价值的寄托,希冀以精神家园疗愈现实生活的苦闷、不安与焦灼,此是乡愁的第二种形态。

从对乡土文化的怀旧拓展为对传统文化的怀旧,是乡愁的第三种形态,后两种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乡愁”,具有形而上的文化属性,故属于“文化乡愁”。文化乡愁的产生根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怀旧和文化危机感。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礼记·中庸》),便是为了复兴尧、舜、禹三代帝王之治。宋、明时期佛教、道教兴盛,“儒门淡薄,收拾不住,尽归释氏”,理学家们遂重新诠释儒家经典中的心性之学,与之抗衡。自唐代韩愈提出孟子后,道统断裂,引来道学家们深深的焦虑,自觉地参与到传道、弘道的过程。可以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怀旧与危机意识是中国古代学者较为普遍的一种心理情结。

当代“文化乡愁”概念的提出起源于2013年年末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一句令人难忘又启人深思的诗意口号:“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此时“文化乡愁”也增添了以往所不具备的含义,首先是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意义,目睹全球工业化给城市和农村带来的环境破坏,要“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其次是传承乡土文化的人文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潮州考察时谈到:“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他在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视察时也强调:“要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最后是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乡愁情结提高到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历史动力的地位。“‘记得住乡愁’,就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民族复兴是新时代以来的历史重任,而“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历史根据和历史动力。至此,文化乡愁概念具有了政治性和学术性双重属性的内涵。

(摘编自李晓锋《文化乡愁的历史逻辑与价值意蕴》)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愁于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双重矛盾心理,他们既安土重迁,对血缘、地缘关系珍重,又遥望远方,心怀天下。
B.学界对乡愁的认识主要有三种形态,后两种从对传统文化的怀旧拓展为对乡土文化的怀旧,属于“文化乡愁”。
C.海外华人对故乡深深眷念,是因为家乡既是个体的栖息地,也是大多数人精神的“伊甸园”。
D.记住历史,记住乡愁,对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保留中华文化基因,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乡愁情结浸润在文化的各个领域,作者用《尚书·尧典》中的话来引出乡愁在诗歌领域中普遍存在。
B.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学者大多有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怀旧与危机意识的心理情结,这体现了“文化乡愁”产生的根源。
C.习近平总书记在潮州考察时的谈话,说明乡愁具有一定的人文意义,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有助于人们记住乡愁。
D.“文化乡愁”具有政治属性内涵,其根本原因是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其概念的提出与习总书记的重视。
3.下列选项不符合“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举措的一项是(       
A.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加大宣传力度
B.保护推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C.摒弃老旧传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D.利用现代科技保留并传承传统文化
4.请简要说明文中将乡愁分为三种形态的依据是什么。
5.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说明文本中的“文化乡愁”具有哪些内涵。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的“数字火炬手”惊艳全场。“数字火炬手”幕后的拍摄原型,是来自广州市玉岩中学的高一年级学生高愉。此外,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每一秒都有青年人的“身影”:志愿者、参演人员、裁判员,还有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运动员……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扛起大任,绽放青春光彩。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宋·戴复古《寄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对以上三则引言,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的概念是广义的,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指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既需相互依靠,又有利害冲突。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既然中国文化不相信神而只相信人,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头等重要的事,便自然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天人之际的人神关系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更重视政治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中国产生儒家哲学的原因。

中国文化这种重视政治、薄于宗教的特征,当然会给中国文学以很大影响。在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是最早被要求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体。根据传统的文学观点,诗歌虽然就其本质而言是抒发个人感情的,但因为个人是生活于群体之中的,而所谓政治也无非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因而诗歌与政治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毛诗大序》之所以一下子从诗歌的抒情功用谈到政治功用,便是作者的意识深处存在着上述思路之故。

类似中国诗歌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其他诗歌传统中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如松浦友久指出的:在比较诗学上,一般认为,‘诗与政治’的课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始于近代。但在中国诗史上,这却是自古以来诗学上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并且其中表现的‘诗与政治’的关联,综合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层次,而其传统又一直延续到今天——这都是无与类比的特殊情况。

(摘编自邵毅平《诗歌:智慧的水珠》)

材料二:

唐代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现出某种带规律性的表征。中国诗史上的一些高潮期,也莫不有它独特的政治背景。战国时,楚面临强秦的威胁,进步爱国力量与腐朽卖国势力的斗争,推动屈原的创作,而屈原所经历的高层政治体验,则赋予他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献身精神。建安时期,曹操政治集团以其进步的政治路线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式,把因党锢之祸被压抑冷落的士人,重新推向政治舞台,激起强烈的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雅好慷慨的建安诗歌,正是得力于这种正面推动。继唐诗而起的宋诗,发展到宋中叶,又出现一个繁荣的局面。而其时从仁宗朝庆历新政,一直到神宗朝王安石变法前后,王朝内部政治斗争的焦点,是要克服累世因循末俗之弊,挽救长期和平发展中潜伏的危机。诗歌界欧、王、苏、黄等大家,都是在一连串起伏动荡的政治变革中卷入得很深的人物。

考察诗歌高潮来自政治的推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繁荣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样式——诗歌,它注定要与封建政治发生密切联系。政治影响诗人创作,可以有四种情况:(一)挤占了诗人创作的时间和精力;(二)给诗人以正面鼓舞或推动;(三)打击压抑,导致怨悱;(四)诗人被迫害致死,或彻底沉默。(一)和(四)两种情况只能使创作受损。(二)和(三)两种情况虽有分别,但对于某些诗人,又常常集于一身。如李白、杜甫之入宫廷,便是始而受激励,继而遭压抑。

一般说来,封建时代的士人,总是先由政治给予某种参与的机会,在参与中有所不遂,才会引起怨悱。导致长吟哦起且僵(崛起而后困顿),往往在先,由政治直接给予拨动;伴随于后。或是单纯从某一侧面作用于诗歌创作,或是交糅在一起,产生更复杂的影响;或是比较直接地表现为正值,或是要经过创作活动的一番消化转换,才表现为积极有益的效应。能够给诗歌创作以强大推动的政治,不在于它有多么清明或稳定,而在于它要能强烈地牵动人心,让人不断地感奋起来,发之于吟咏。封建王朝初期,一般号称盛世,而文学人才可能尚未积累到最丰沛的程度。同时稳定和繁荣不免缓解了士人要求干政的迫切感,诗歌颂美居多,缺乏对政治的深刻卷入,艺术上也缺乏由深广内容带来的要求变革创新的推动力。封建王朝末世,往往陷入大动乱。斗争残酷,兵祸连年,文教停顿,人才短缺,士人对世乱恐惧回避,诗歌也相应衰敝。东汉末(灵帝朝)、隋末、唐末的情况大体如此。一般性地排除了王朝开国期和衰乱期,再结合诗歌史上几个兴盛阶段来看,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比较有活力,能够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动士人为较高理想积极追求的时期,而盛唐则是演出了中国历史上这种时期的最为辉煌的一幕。

(摘编自余恕诚《唐诗风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只相信人而不相信神,使得协调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成了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事,协调人神关系则不重要。
B.建安时期,因曹操政治集团的推动,受党锢之祸打击的士人得以重新走上政治舞台,他们满怀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
C.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意在克服各种弊端、挽救潜在危机,当时的几位诗坛大家都深深卷入激烈的政治变革之中。
D.文学人才在封建王朝初期一般未积累到最充足的程度,同时因时代稳定、社会繁荣,士人参与政治的愿望也不够强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治的本质在于协调人际关系,因此应尽最大可能维护每个个体、集团的利益。
B.诗歌虽与政治有密切的关系,但仍然可以抒发个人情感,这是由其本质决定的。
C.战国时期出现了屈原这样的大诗人,这与楚国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有很大关系。
D.封建王朝末世往往天下大乱,这不只是对诗歌发展不利,对文化事业也是灾难。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元结主张诗歌应“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
C.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D.王国维认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4.白居易在《策林·采诗》中建议:“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   这一观点在古代诗人中很有代表性。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
5.诗歌与政治相关联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之一,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高潮期”是如何出现的?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