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根据下面这首毛泽东写于红军长征时期的词作,用80-100字,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使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②至少使用两种修辞,⑨语言连贯、准确、生动。

十六字令·山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类型:小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情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释]①黍离:出自《诗经·王风·黍离》,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②处者,指役夫的亲人;式微,指《诗经·邶风·式微》,旧说是黎国诸侯为狄人所逐,寄居卫国,臣子劝归之作。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属于古体诗,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着衣裳,景中含情。
B.“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以露起霜降的肃杀之景反衬役夫归乡的迫切之情。
C.“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用典,使历史与现实结合,深化了此诗的悲剧意蕴。
D.本诗体现建安文学“慷慨悲凉”的特点,意象生动传神,因景感怀,语言自然精妙。
(2)请任选一个角度鉴赏“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地利不如人和”,墨子提出“兼爱非攻”,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诸子学说中有着共同的“和”的基因。

“和”有和谐、和睦、调和……多种内涵,“和” 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对“和”的追求与践行,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选准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文化的重要功能是以文化人,其最深层的积淀和影响是对人格的培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漫长发展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就是被历代中华儿女广泛接受并尊崇的君子人格。

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流行,主要是贵族和执政者的代称。但孔子在构思和传布自己的儒家学说时,对君子的内涵进行改造,赋予其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如果说,孔子在构思和传扬儒家学说时,思考的轴心问题是探求如何立身处世,那么他苦苦追寻的结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

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伴随《论语》的流传而走入人们的心灵。儒家学派的后继者如孟子、荀子等,对君子人格张扬申说。与儒家学派有颇多论争的墨家学派和法家学派,对君子人格也欣赏有加,如《墨子》中的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韩非子》中的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等等,都是对君子人格的高度肯定。虽然道家学派在诸多思想观念上与儒家学派判然有别,但在看待君子人格上,两者颇为一致。至于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更是对君子人格赞不绝口,如天行健,君于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张岱年等哲学家认为这是对君子形象的生动描绘。于是,君子人格受到上至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及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底层百姓的广泛认同和追从。

从先秦至清末,有关君子和君子文化的描述数不胜数,而且在传统戏剧、民间说唱、民俗礼仪及家教家训中俯拾即是。君子文化及君子形象还渗透和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及器物之中,如中国人自古就有爱玉的传统,实源于君子比德于玉的观念。

君子概念历久弥新,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尽管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观念多变,文化多样,但只要是中国人,都乐于被人看作君子,而决不愿意被人视为小人。君子人格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都有相当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君子风范在今天仍被绝大多数中国人奉为做人的圭臬。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成人之美”“近君子远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这些至今活在人们口头的君子格言,已不同程度地成为中华儿女做人做事的人生信条。

君子作为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是凸显中华文化精气神的典范人格模式,彰显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烛照中华儿女历经坎坷而跋涉向前的人格力量和心理支撑。

(摘编自钱念孙《君子: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

材料二:

如果说绅士、骑士、牛仔是西方文化人格的表征,那么中华文化人格则体现为君子。君子文化,无疑是联系中国人的血脉之根。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子式微,君子不再纯粹作为政治上的统治者,而以道德修养的践行者被儒家推崇,并被赋予新的人文内涵,一举成为济世的高标。由此,君子集智慧与美德于一身。君子形象成为文学家们最为迷恋的书写对象。中国文学塑造了一系列卓尔不群的君子形象,有岳飞、关羽等忠烈君子,有赵云等勇毅君子,等等。

当然,做君子不可能没有门槛。因此,君子文化对君子的外在和内在都有质的规定。就外在而言,君子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有标配,如毋侧听,毋嗷应,毋淫视,毋怠荒。对君子的内在要求则更为恢宏、深远。修身养性是低配,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终极目标。欲实现这样的高标,主要依凭才学,不仅需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且还得富有文人雅趣。当君子内外兼修,自然就剔除了权势阶层的倨傲,增加了温良恭俭让等人文内涵,从而成为一种美好的文化精神,流淌在中华大地上。

君子文化是中华文化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文化基因。完成了君子人格塑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审美内涵的。对于普通人来说,虽不能与君子同一,但具有君子意识或君子风范,便值得称道,做个君子,不但预示了人生方向,而且确立了最具终极意义的人生价值追求。君子既是中华文化的普遍价值,又是中华文化人格的品牌标识。

弘扬君子人格的正能量,是传播中华优秀君子文化的必由之路。传承君子文化优良基因的同时,应该正视君子文化的瑕疵,君子一度被矮化为文弱书生,这显然是对君子的误解。君子不等于文弱,君子文化不等于腐儒文化,不等于没有血性和勇武。当下,君子文化的武微,缘于精致的利已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大行其道,以及现代性焦虑和人文精神信仰的断裂。事实上,当下是推行君子文化的最好时代,因为大众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摘编自张国龙,凌丽君《中华民族的精魂: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人格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千年漫长发展进程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被历代中国人广泛接受并尊崇的正面的理想的人格范式。
B.经孔子的改造后,“君子”的内涵不断丰富,即使与孔子主张不同的其他学派,也大多对此十分认同。
C.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子式微,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君子”的含义由政治上的统治者变为道德修养的践行者。
D.我们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君子文化,既要看到君子文化积极的一面,也要正视君子文化的瑕疵,但不能将其等同于腐儒文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一词历久弥新,生命力旺盛,尽管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观念多变,但人们都把君子人格当作自己做人行事的人生信条。
B.西方文化人格体现为绅士、骑士、牛仔,中华文化人格体现为“君子”,后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且明显优于前者。
C.君子人格从上至下受到广泛认同和追从,甚至成为济世高标,这完全得益于文学家们塑造了一系列卓尔不群的君子形象。
D.大众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君子风范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推行君子文化建设。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二中“君子文化对君子的内在有质的规定”的一项是(     
A.修已以安百姓。
B.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
C.博闻强识而让,教善行而不怠。
D.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4.材料一主体部分是如何论证君子人格“被历代中华儿女广泛接受并尊崇的”?请从论证角度和论证方法等方面简要分析。
5.荀子在《劝学》中说“学不可以已”,我们当代青年对“君子文化”的追求亦“不可以已”。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君子文化“不可以已”的认识。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派创始人荀慧生曾说:熟戏要当生戏演。这句话揭示了表演艺术中熟与生的辩证关系,饱含老艺术家的艺术追求和人生智慧。其实,表演艺术如此,学习、生活等也是如此。


以上这段话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一封来自瑞典的感谢信抵达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王向斌的邮箱,感谢他和学生木清发现并指出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科学背景报告中的一处笔误。

时间追溯到202212月,在完成大学物理课程延伸学习时,清华大学电子系大二学生木清发现2022年诺奖科学背景报告中的一个公式似乎有些问题,他犹豫再三,还是将自己发现的问题告知了老师王向斌,师生二人一直探讨到凌晨,一次次确认背景概念含义,一遍遍在稿纸上演算推导。结果表明,报告中确实存在笔误。于是,王向斌帮助木清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了瑞典皇家科学院,对方诚恳接受,并按照建议更新了报告。

看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林庚先生抓住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便扩大到全面,认为几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他摘引谢庄、陆厥、王褒、柳恽、沈佺期等人作品中关于木叶二字的用法,便得出结论说: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有不少诗句,足以否定林庚先生的引申以至于他所得出来的结论。林庚先生在文章中强调的分别,并且说木是容易使人想起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云云,我看就不一定是这样。试读以下的诗句,就可以知道。

珍木郁苍苍。(刘桢《公宴诗》)

遥爱云木秀。(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

乔木生夏凉。(韦应物《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山木尽亚洪涛风。(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从这些都用了字的有名的诗句中我体会不出一点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来。相反地,他们在用了字的诗句中恰巧描绘了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每一句中似乎都有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又说:

作为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因此常被排斥到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这说法,拿他所举的例子还勉强可通,若拿我在上面所举出的一些例子来看,就显得十分矛盾了。依照林庚先生的观点,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不错,嘉树的确不能改为嘉木,否则太不成话了。但我要转问林庚先生一下:刘桢珍木郁苍苍,王维遥爱云木秀,你一定也要改为珍树郁苍苍”“遥爱云树秀才好吗?如果不改,就不能和你的说法符合;如果要改,我看是不妥当的。尤其是韦应物的乔木生夏凉,若改为乔树生夏凉,那就要成为绝大的笑话了!因为乔木等词儿,早已约定俗成,不容许你擅自改动了。应该用的地方,必须用字,应该用的地方,必须用字。大约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其原因恐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和音节的谐否、字面的生熟等问题也有关。如果引更多的诗句来作更细的分析,结论就一定会不同一些。

至于林庚先生所引杜甫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木’字固然胜‘叶’,但落叶满空山(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也是十分好的句子,不能用落木的例子来强为衡量。艺术形象是要根据具体例子来作分析的,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

(摘编陈友琴《温故集》)

材料二:

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开头引用屈原《九歌》的名句,说明木叶已成为诗人笔下颇受钟爱的形象。对于为什么会造成这种诗歌语言现象,林先生认为关键在于一个字: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林先生认为要说明何以有这个特征,就涉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具有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使我们更多地想到了树干。林先生还谈到了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所暗示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但笔者认为这样说并不恰当。人们看到首先想到的是一棵树。人们看到首先想到的也是一棵树。由想到木头”“木料等,是现代人的联想方式,古代诗人写诗时恐怕不是如此,至于由想到门门、棍子、桅杆等,并由此产生一种微黄与干燥之感,也显得同样牵强。

那么,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并非如此简单。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

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呢?事实证明不是这样。诗中写秋天的情景,并不乏用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觐省》),用的就是树影而非木影

可见也可以是充满活力,枝繁叶茂的,而也可能是叶落飘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的。

因此,古人诗句咏及树的形象,或用,或用,而不大可能有林先生所说的那么多差别和讲究,本来并不复杂的道理,我们不必想那么深奥,木叶树叶在形象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至于古人喜欢用木叶落木而不用树叶,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首先,”“”“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其次,可能是因为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字在口语中用得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林庚先生抓住《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认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的观点是片面的。
B.材料一认为,用了“木”字的诗句也能描绘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而改用“树”字之后,便消减了那种“密密层层”的“绿化之美”。
C.材料二认为,人们见到“木”一般想到的都是树,由“木”想到“木头”“材料”等,这是现代人的联想方式,古代诗人写诗时却并不如此。
D.材料二是一篇驳论文,文章先引述林庚观点,先立后破,破立结合,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材料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论证结构井然有序。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木”有时指夏季“枝繁叶茂”的树,因此,“木”与秋天并没有必然联系。
B.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了充分论述林庚先生观点的片面性,主要使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C.材料一和材料二开头都谈到《说“木叶”》中引用了屈原《九歌》中的名句,但是二者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林庚先生的说法不恰当,这启发我们鉴赏诗歌时对相同意象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
3.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木是容易使人想起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的一项是(     
A.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B.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C.群木昼阴静,北窗凉气多。(韦应物《夏景园庐》)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简述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5.两则材料认为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之涣《凉州词》是一篇争议颇多的名作,今日通行本文字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历来人们分歧最大、争论最多的是其首句首词,有人认为是黄河,有人认为是黄沙

黄沙派代表有竺可桢、刘永济等,他们主要从地理、气候角度考虑,认为黄河与玉门关远不相及,而黄沙则为玉门关习常所见。黄河派代表有施蛰存、刘逸生等,他们主要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认为黄河意境远胜于黄沙,而且现在大多数本子都作黄河。该问题一直没有获得解决,争论似乎仍有延续下去的可能。本文的目的是想提供一种新的解读思路和方法,争取能为类似争论画上休止符。

此诗在明以前的版本中,无论是哪个系统,除讹误者外,首句首词皆作黄沙而不作黄河,那么黄河是如何取代黄沙而占据主导地位的呢?

中国古典诗歌以意境见胜,而意境建构离不开意象,意象决定意境。对于传世诗歌文本,文人往往根据自己的审美追求,通过意象改动再造诗境。表面上看只是版本问题,实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

明人根据先前的讹误本,大多已认定黄河为是了。如高棅《唐诗品汇》等,皆据《集异记》讹本定首句为黄河远上白云间。其原因在于,黄沙直上白云间是北方和西北大荒漠中特有的景象,是生活在中原的文人所无法想象的。而黄河”“白云的景象于黄河流域随处可见,自然也容易被大众接受。陆时雍《唐诗镜》于此诗注中录《集异记》旗亭画壁故事时,中间特作改动,云:至双鬟发声,果讴‘黄河’云云。此处以黄河代指王之涣《出塞》诗,说明在明代,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意境已深入人心。同时,不少明清文人也把黄河与玉门关联系起来。黄沙改为黄河,使原来荒漠沉郁的诗境变得宏阔高远。刘逸生说:‘黄沙直上白云间’,从意境上说,比起‘黄河远上白云间’七字,也差得实在太远。‘黄河远上白云间’七个字,莽莽苍苍,浩浩瀚瀚,给人的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美感觉,把人的思想感情引到了辽远高阔的境界。由此不难看出,人们取黄河而舍黄沙,乃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做出的选择。

如此一来,黄河”“白云构成了一片高远辽阔的诗境。在此背景之下,杨柳春风所营造的青春气象与羌笛传出的悲凉之音形成强烈反差,从而交织成一种复杂的情感,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由此可以看出,清以来黄河”“春风版本能一家独秀,实是大众参与诗境再造的结果,且再造之妙,誉其为唐诗七绝压卷之作亦不为过。

不过,文学研究与文学欣赏毕竟不同。文学欣赏多着眼于当下的美感需求,而文学研究更倾向于还原事物本身。就此诗而言,若对其进行文本与背景双重还原,便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黄沙直上白云间,谓大漠之中飙风突起,卷起黄沙直冲白云之间。因为沙漠风暴有致命危害,所以这里写的不是壮观之景,而是险恶之境。冲天而起的黄沙与险峻峭拔的高山,压抑着一片孤城,这便是将士们面对的生活环境。玉门关是西北的门户,千千万万的大唐将士由此出关,可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就再也没有回来,这就是严酷的现实。宋之后,社会生活发生巨大转变,宋政权蜷曲在中原。西北特有的黄沙直上白云间的奇险之景,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由此而下的元、明、清三朝,由于版图的变化,再也未像唐朝那样长期用兵西北。文人多半生活在中原及江南富庶之地,黄沙直上渐成为不可想象之景,与此同时,贯穿北方大地的黄河则成为文人经常歌吟的对象。从审美追求和意境内涵来看,黄河黄沙更加丰富且更具诗意。因此,本来只是小说系统的民间传本,到了明清反而成为诗境再造的最佳选择。今天通行的本子,可以说是文人脱离事物本身,根据其自身的经验及时代的审美趋向,对文本进行集体选择、修改的结果。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接受中阅读者的再创造是一件必然的事情。王之涣《凉州词》的文字变迁似乎也符合这一规律。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改造后的诗歌毕竟不再是作者的原诗。古典诗歌诗境的每一次再造,尽管都是当下历史通过文本的反映,却不再是诗的原态。解读所指向的终极领域是意义的追寻,但如果只是为了比较哪一种意义更有价值或更具美感,无疑都是对其他意义的遮蔽,那么这样的解读就不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诗人的心灵是一个容纳着无数情绪、词句、意象的贮藏器,能够等待所有成分到齐产生作用。因此,还原诗歌以走进诗人的创作心灵,可在当下提供解读作品的新思路。

还原《凉州词》后可见,诗作展示的不仅是西北的苍茫,更是作者内心的荒凉。诗人壮游西北,领略了迥异的人文物色,也目睹了戍边将士的辛苦。王之涣身临其境,体会到关内外之别岂止地貌风物,于是将可以描绘的风沙和不可直言的人事,写入首尾呼应的诗句中。

相比之下,经改造过的诗境意境更优美,像一幅色调和谐的画作。然而诗毕竟不同于绘画,诗具有画面无法替代的言外之意。总体而言,再造过的《凉州词》更具有普通人皆能想象的画面美感,也具有可以普遍共情的辽阔意境,但是其意义已与原作者之心境大相径庭,也就听不到可以与亲历者共鸣的弦外之音了。从再造到还原,对于当下的启示,就是跳出固有的、抽象的美感,找回产生真实情感的动机。古典诗歌能够激发我们的,正是这种写在基因里的诗意。

(摘编自刘宇耘《黄沙还是黄河?——兼论中国古典诗歌诗境的再造与还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沙派”主要从地理、气候角度考虑,而“黄河派”主要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考虑。
B.本文为“黄河”还是“黄沙”的论争提供了新的解读思路和方法,休止了类似的争论。
C.中国古典诗歌中意境的构建与意象紧密相关;文人常根据自己的审美追求,再造诗境。
D.文学研究不同于多着眼于当下美感需求的文学欣赏,文学研究更倾向于还原事物本身。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人大多认定《凉州词》的首句为“黄河远上白云间”,部分原因在于“黄河”“白云”的景象于黄河流域随处可见,易被大众接受。
B.“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黄河”“白云”构成了一片高远辽阔的诗境,与“杨柳”“春风”合用,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C.自古以来,《凉州词》“黄河”“春风”版本一家独秀,这是大众参与诗境再造的结果,且再造之妙,可以称其为唐诗七绝压卷之作。
D.再创造的《凉州词》其意义虽然和原作者的心境有所不同,但它更具有普通人皆能想象的画面美感,也具有可以普遍共情的辽阔意境。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文本第五段观点的一项是(     
A.林庚说:“从形象上看,‘黄沙直上白云间’确是不太理想,因为‘黄沙’如果到了‘直上白云间’的程度,白云势必早变成了黄云。”
B.施蛰存认为:“论句法气势,则应当以‘黄河远上’为较好。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就是同一意境,这都是当时人对黄河上游的印象。”
C.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中,作者从文学角度对“黄沙直上”和“黄河远上”的韵味意境进行了比较,结论是“‘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
D.竺可桢指出:“现行唐诗集第一句作‘黄河远上白云间’,但古本唐诗原为‘黄沙直上白云间’。依照玉门关的气候和地理看,后者是合理的。”
4.请简要分析文本的论证思路。
5.李白《静夜思》的明代版本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版本为:“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请结合文本有关内容,简要分析明代版本对宋代版本作出修改的原因。
类型: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樊锦诗把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管理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在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初来乍到,莫高窟几乎是废墟,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交通工具,信息也特别闭塞。一个20多岁的姑娘,在这里住土房、睡土炕、吃杂粮、喝宕泉河水……衣食住行苦,工作更苦。每天进洞去做研究,都要跟先生们爬“蜈蚣梯”。但樊锦诗却用尽一生守望着莫高窟。

守护敦煌,其实是一场依然在进行中的“接力赛”。樊锦诗说,“从常书鸿先生到段文杰先生,再到我,我们一直在接力,把守护莫高窟这根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我白天想敦煌,晚上梦敦煌。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樊锦诗说,“更多的事业还要靠年轻人去做,我希望年轻人能继承‘莫高精神’。只要莫高窟存在,敦煌研究院就要陪伴它,不断探索前进。接力棒总要一代代传下去,我相信年轻人会做得更好。”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写作。
       一个人乐于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真实的生活,仅仅只是为了展示自己吗?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