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宋代随着科举制度和官僚制度的完善,世族逐渐退出王朝体制。但后来,宗族日益受到重视。范仲淹晚年在苏州立“义庄”,以加强本族内的互相扶助;欧阳修亲自编撰族谱;苏洵也曾编写自己的族谱;司马光著《司马氏书仪》,列举大家族的规范。这些现象说明
A.封建王朝的统治安危取决于宗族的形成
B.宋代世族重新形成并控制朝政
C.宋代士大夫重视以宗族障显儒学价值观
D.科举官僚制度推动世族的再生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宋代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主要由御史监察系统和谏官言谏系统组成。御史又称台官,宋之前,台官主要是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主要是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

宋初,谏官沿袭唐制,隶属于中书、门下两省,宋仁宗下诏将原有的门下省改为谏院,这一措施标志着谏议机构开始脱离行政机关而独立运作。此时的谏院已然成为另一个最高监察机构,与御史台共同运作。需要指出的是,谏院的独立只是相对于各行政机关而言的,在专制皇权面前绝无独立之说。

宋代谏官职能有所扩大,宋真宗下诏:“官曹涉私、措置失宜、冤滥未伸,并仰谏官奏论。”这是谏官纠弹百官的法律依据,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台谏系统对外戚的抑制、对相权的制衡、对干政宦官的弹击、对武将的抑制,对巩固宋王朝之内政大有裨益。

——摘编自林晓炜《制度何以变迁》等


阅读材料,评析宋代谏官言谏制度的变化。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多角度分析,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计划编制牵头机构决策机构批准机构公布形式
“一五”财经委(国家计委)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全国人大成文公布
“二五”国家计委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未公布
“三五”小计委(大计委)中央书记处中央工作会议未公布
“四五”国家计委党代会参考未公布
“五五”国家计委中央政治局全国人大讨论同意未公布
“六五”国家计委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全国人大成文公布
“七五”国家计委、中财办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成文公布
“八五”国家计委、中财办十三届七中全会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成文公布
“九五”国家计委、中财办十四届五中全会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成文公布
“十五”国家计委、中财办十五届五中全会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成文公布
“十一五”国家发改委、中财办十六届五中全会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成文公布
“十二五”国家发改委、中财办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成文公布

——据鄢一龙、胡鞍钢等《中国政府决策模式演变一以五年计划编制为例》

材料二   从“七五”之后,在编制的程序方面,首先由中共中央提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的建议,再由国务院编制五年计划(规划),最后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逐步提高了包括各类市场主体在内的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在编制计划(规划)前调研工作也更加的细致和全面。而且在编制计划(规划)的同时,注重建立保证计划实施的机制创新、宏观经济指标的检查预警等。从“八五”开始,五年计划逐步由单纯的经济发展计划向发展与改革并举、经济和社会发展兼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同时推进转变。

……“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弃“计划”用“规划”,完全实现指令性计划向战略性规划的转变。

——摘编自王炳文《新中国十二个五年计划(规划)的历史回顾》


对中国而言,决策的成功就是最大的成功。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相关知识,以“五年计划(规划)决策机制的变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党员成分情况

1921年
全党57名(一说70多名)党员,绝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出席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皆是知识分子。
1923年全党427名党员,工人党员164名,占38%。

1924年4月前
总数57967,工人占50.8%,农民占18.7%,知识分子占19.1%,中小商人占0.5%,其它成分占7.8%。
1928年6月前总数40000,工人占10%,农民占76%,其它占14%。

1949年底
总数448.8万,工人占2.5%,农民占59.6%,军人占24%,其它占13.9%

1956年9月前
总数1250.4万,工人占8.8%,农民占52.37%,军人占10.7%,职员占25.64%。

1978年
总数3698.1万,工人占18.73%,农民占46.94%,军人占6.89%,其它占1.6%。
2000年农民党员由历史上的80%降为32%,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的党员比超过33%,党员的社会成分、社会职业趋于多样化。

——据唐鹏陈国庆《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的变化状况及其启示》


上表为截至2000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党员社会成分变动情况。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元朝政府将读书人编入儒户,可以享受免除差役的权利。但南宋遗民郑思肖却在其著作中写道:“鞑法:一官、二吏……九儒、十丐。”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元代的户籍制度阻断了读书人的上升空间
B.元朝政府给予读书人的优惠待遇并未实行
C.郑思肖对元代读书人地位的认识存在偏见
D.元朝政府在实际上推行了歧视儒户的措施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晚清某论著写道:“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洋务派倡导中体西用
B.维新派推崇儒家思想
C.顽固派重申宋明理学
D.革命派主张法治社会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唐代太学招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取事官五品的期亲,或三品的曾孙,以及勋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宋代太学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这一变化有助于
A.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
B.强化基层百姓的德行修养
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
D.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学者认为,文明互动是一个双向的或多项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各个文明之间既有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又有相互冲突、相互协作。文明互动更多地强调对异己文明的尊重和了解,强调各种文明应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结合材料,从全球视野的角度,围绕“文明互动”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必须有史实依据)。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经斯大林亲自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写道:“……农村中也开始了农民群众建立集体农庄的劳动高潮……农民们一批批地来到国营农场和机器拖拉机场,观看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器的操作,看得眉飞色舞,马上决定加入集体农庄……现在他们终于找到了出路,找到了走向美好生活的道路。”这说明当时的苏联
A.牺牲农业以优先发展工业B.农业机械化已经得到普及
C.农业集体化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文化教育服务于政治、经济发展需要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美国学者列文森在《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一书中写道:“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思考原有观点的环境时,他被自己深藏的思想带入时代谬误中。而他们(“新青年”),作为梁启超的后来者,有可能做出更符合时代的选择,他们大部分人选择了既能解答梁启超所要解答的问题又能解答更新的问题的…”。省略号部分的内容最准确的应该是
A.“民主科学”
B.“进化论”
C.“共产主义”
D.“毛泽东思想”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