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亚运会上,盛李豪和黄雨婷配合默契,最终夺得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赛冠军,“年轻人就应该有冲劲,对射击项目来说,努力比天赋更重要。”黄雨婷说。19岁的唐钱婷在女子50米蛙泳预赛中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亚洲纪录,并在当晚的决赛中顺利夺冠。“比赛前,家人和教练都说尽力就好,但我很想拿冠军,特别有信心。未来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参加巴黎奥运会。”崔宸曦说。最终,崔宸曦在滑板女子街式决赛中夺得金牌,成为中国亚运史上最年轻的个人项目冠军。

赛场内外,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年轻运动员以矫健身姿和青春风采深深打动着观众。他们为中国体育注入新活力,向世界展现着中国年轻一代的青春风貌。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对“青春风貌”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联系你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张辑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从前谙尽江湖味。听商歌、归兴千里。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注】①张辑:南宋词人。②衣篝:薰衣用的竹笼。③蕙炉:香炉。沈水:一种香料。④谙:熟悉。知道,⑤商歌:悲凉低沉的歌。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梧桐雨细”与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一句,都描写了秋日萧瑟景象。
B.“凄凉客里”一句,既写出了词人的凄凉心境,又交代了词人客居他乡的写作背景。
C.“吹老几番尘世”颇为新警,有两重含义,一是时代变迁之悲,一是个人身世之感。
D.“从前”二句情感豪迈,尝尽了流落天涯滋味的词人,听到商歌,便有了怀归之兴。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上片的表达效果。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丁迎新

不到十一点,兵就起了床,把穿衣服的声音压到几乎没有。已经看了十几回班长交给他的手表,没有丝毫睡意,脑子里乱糟糟的,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走出宿舍门,连队哨兵诧异地看了兵一眼,抬腕看看手表,比正常接岗时间早了半小时。

夜太静了,静得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再轻也能听见。走出营区才按开手电筒,一束光直射出去,把黑暗刺出个窟窿,揭开了伪装。有了光亮,兵踏实了许多,光亮似乎是枪,可以随时消灭一切威胁。

半年的新兵生活结束,工兵哨正好轮到本连队,交到新兵排,每班一个月。昨晚第一次是班长带的,细枝末节交代了个清。八小时一班,提前十分钟接岗,从连队到哨位是半个小时路途,不得睡岗、坐岗和做任何无关的事,子弹袋和枪不离身,没有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绝不许开枪,等等。还暗示,那是挖在山体中的工兵仓库,须保证绝对安全。兵能背出来。

营区在山脚,哨位在另一座山的半山腰。走出营房的地界就是荒草掩映的山坡,曲曲弯弯的小路越走越细,细到看不出是路。没有星光,黑暗如慢慢收紧的网。压迫着兵。冲锋在前的光亮也渐渐无力抵抗,兵的肌体在收缩,而且寒意渐浓,总感觉路边会有什么扑过来

兵从小就胆小,不和大人一道,不敢出门。屋里灯不开,不敢进家,晚上睡觉用被子蒙着头,尿急了也憋着,不到天亮不下床。兵是爸爸逼着他当的,不把胆量锻炼好了别回来。这是爸的原话。兵很委屈,不是自己想胆小,是不由自主地怕,究竟怕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比如现在就是。

总算接近了哨位,冷汗遍布全身,内衣沾在了皮肤上。这才感觉到握手电筒的手有些麻木。另一只紧握成拳的手像是攥着一团火,松不开了。

站住!口令?

我是雄鹰。回令?

鹰击长空。

敬礼,交接,兵站到了哨位上,随着下哨战友手中的光亮隐入黑暗,世界只剩下了黑暗、紧紧围裹着兵,黑暗里什么都会有,什么都会出现,兵透不过气来。兵闭上眼睛。一层眼皮果然隔开了世界。不行,危险一旦出现,会措手不及。兵睁开眼睛,还睁得大大的。向周边的黑暗里搜索。习惯了黑暗的缘故,能看到近前模糊的影像,是树,是草,也可能是其他。兵握枪的手更紧。像弹簧,一触即发。

不行!我是兵,连这些我都怕,还怎么担负保家卫国的职责?兵的脸开始发烫、一直紧绷着的心也烫,烫得周身发热。今晚的口令不知道是谁编的,男人应该是鹰,军人更应该是鹰。

兵决定就利用现在的机会锻炼胆量,大好的机会。哨位方圆五步开外,是低矮的灌木草丛。再远些是成林的杂树,兵端枪在手,身体微躬前倾,开始迈进。右手食指贴紧扳机,大拇指紧贴保险,这是班长教的,开保险和击发可以在瞬间完成。走过灌木草丛了、走进杂树林了、黑暗成团成堆汹涌而来,兵不再是兵,目光也成了枪,不顾一切地挺进。

大不了以死相拼!这是最坏的结果。如此一想,反而豁然了。

突然,啊的一声长叫在上空划过,紧接着是翅膀振动的气流和枝叶碰撞。兵一个激灵,枪口迅速抬起,直指向天,差一点就打开了保险。不知什么鸟,被兵惊动了,一场虚惊。

回到哨位,兵有了变化,心在心的位置、跳动有序,身体和肩背的枪一样正直、目光坦然扫视,黑暗尽收眼底。兵想笑,像打了一场战、赢了、不累、反而精神抖擞。

谁在用力地擦洗天空吧,天微微地泛白了、泛蓝、泛青、主要是白。听见营区的起床号响了,兵一下子振奋起来,这才感觉到双腿麻木僵硬、感觉到深秋的寒、赶紧原地跺脚、伸展臂膀。

天边泛红了,山巅不改初衷,厚重坚挺。仰头间,兵发现一只鹰,在天空优雅盘旋,一圈又一圈。昨晚惊飞的,会不会是它?

鹰越来越低了、能看清鹰的翅膀和爪,兵目不转睛,脖子都仰酸了。突然,鹰化为一粒子弹,直射下来。兵的反应快,视线猛地下滑,一只野兔的身影一闪而过。鹰一个拉升动作,第一次突袭失败了,又开始画圈。兵看出鹰的凶狠来,开始担心弱小的兔,本能地从地上捡拾石块,向天上扔。石块是无能的,还在远远够不着的高度就掉下来,兵还扔。可惜不能开枪,否则,非要了你的小命不可,看你还欺负弱小。

鹰飞走了,是认了输还是另寻目标,兵不知道。扔石块用力过猛了,胳膊跟训练投手榴弹之后一样酸痛。

厉害呀,把鹰都打败了!

随着说话声,班长从灌木丛中笑盈盈钻出来,衣服上湿迹斑斑,是霜的痕迹。班长什么时候来的?兵不解。欲张的嘴又抿紧了,脸上不好意思地笑,心里已溢起一股暖意,向周身弥漫。

(选自《安徽文学》2023年第7期,有删改)

文本二:

[英]丁尼生

它用铁钩般的爪子抓住峭壁,

紧靠太阳却独居孤寂之地,

它屹立在蔚蓝世界的怀抱里。

起皱的大海在它身下蠕动,

峭壁上它双目炯炯,

如雷鸣闪电般向下冲。

(选自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兵回想班长交代的各种事项,比如“提前十分钟接岗”,内容详尽,可以看出兵的认真。
B.父亲为了锻炼兵的胆量,逼着儿子当兵,虽然半年的新兵生活结束了,兵依然抵触当兵。
C.“黑暗里什么都会有,什么都会出现”,暗示了站哨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会有危险。
D.“心里已溢起一股暖意”,这其中有班长带给兵的暖,也有兵感受到自我成长之后的暖。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束光直射出去,把黑暗刺出个窟窿”,一个“刺”字,体现了光的明亮,让兵感到踏实。
B.“兵睁开眼睛,还睁得大大的”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了兵的形象:怕黑,但具有强烈责任感。
C.从起床到接岗再到站哨,兵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如走在黑暗中时,内心感到紧张。
D.文本一和文本二都以“鹰”为题,并都将“鹰”作为贯穿文本的线索,串联文本的各个部分。
3.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描写的作用。
4.两则文本是如何塑造鹰的形象的?所塑造的鹰的形象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类型: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茶叶主产区如何因地制宜做大做强茶产业?

统筹融合发展,推动业态创新。各茶区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挖掘茶产业的多功能性,推动茶产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渗透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亚态、新模式。福建省光泽县是世界红茶起源地之一,依托茶文化赋魂、茶产业赋能、茶科技赋力,光泽县着力推动“三茶”统筹发展,充分利用武夷山国家公园、国家森林步道等资源,将茶文化、茶产业和旅游资源结合,将干坑种质资源保护地、传统烟熏制茶工艺、观光工厂及红茶文化等融为一体,开发新业态,延长产业链。

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提质增效。各茶区加大茶产业科技研发与应用,形成一批新技术,并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培育,科技创新对茶产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茶种资源是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推进茶树种业提升行动,通过优良新品种繁育和推广,调整优化茶树品种与茶类结构,提高名优茶比例,提升市场竞争力。福建省茶树种质资源丰富、无性系茶树良种普及率高,各具特色的茶树新品种在省内外示范、推广和应用,为茶叶提质增产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浙江省安吉县做大做强安吉白茶特色产业,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开发精深加工产品,积极推进种植园区向产业综合园区转变,已形成一条产值超30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

(摘编自“经济日报”《统筹做好“茶文章”》)

材料二:

茶产业是不少地区的支柱产业,尤其是山区增收的重要来源。茶产业如何健康快速发展呢?陈宗懋常说,茶产业宛如一架翱翔天宇的飞机,文化与科技就是它的两只翅膀。

一翼是“茶文化”。陈宗懋阐述道,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从神农氏“得茶而解之”,茶经历了药用-食用-饮用的演变过程。唐代陆羽的《茶经》在茶文化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促使煮茶、煎茶、饮茶之风扩散到了民间,还随着佛教传至日韩等国。宋代出现了专业茶师,斗茶成风,茶学评论和以茶为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明末至清中期,海陆茶叶之路将茶叶传至欧美各地、茶文化在全球流行不衰,并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以茶旅游、茶禅相融、茶器和茶具等茶文化为内容的第三产业从21世纪初开始发展,至今方兴未艾。如将茶嫩叶制成抹茶粉,加入饼干、冰激凌等食物中,形成了吸引年轻人的茶饮、茶食品文化。陈宗懋风趣地说,如今许多人开始“玩茶”了,小则养“茶宠”,大则拓展茶文化旅游等。茶的“玩法”还包括建设景观茶园、开展茶主题科普活动、研究茶叶保健功能、打造茶庄、茶博馆、茶文化园和茶叶特色小镇。陈宗懋发现,茶至今还是不可替代的交际中介物,以茶为姻的事例不胜枚举。他还认为,茶叶具有中和之美,其深的味道饱含人生况味,茶文化已融入民族文化之中。总之,这是我们加速发展茶产业的文化优势,也是新的经济增长源。

另一翼是茶科学,包括茶生态。别看小小的一片叶子,从种植、加工到饮用,处处浸透着科技含量。近年来.人工智能、分子生物学、新材料等新兴技术逐渐渗透到茶业领域。陈宗懋总能得风气之先,在第一时间跟进追寻,在新知地带和多学科的接壤处敏锐地发现具有风向标意义的茶叶科技资讯,多次撰文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意见。他的论文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了我国与世界其他主要产茶国的差距,对我国茶产业的科技创新提出建议,包括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引入茶叶生产中来。陈宗懋希望:宣讲茶科技要通俗易懂,推广茶科技要简便易行。这样才能通过发展茶产业来助力乡村振兴。茶生态尤其被陈宗懋看重。“好山好水出好茶”“一方水土一方茶”,名茶的原产地都是风水宝地。

我国现有4500万亩茶田,产能业已过剩。发展中国的茶产业,中低档茶的出路问题亟待解决。陈宗懋为此献计献策,强调首先要拓展茶产业的发展空间,构建从第一产业到第二、第三产业的完整产业链。通过第一产业加工生产各类茶叶,借助第二产业提取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并开发多样化的新型茶叶产品,进军第三产业发展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茶旅游。实际上,中低档茶叶的应用领域十分宽广。我国的茶饮料仅用6%的原料就创造了茶产业40%的产值;更重要的是,年轻人喜欢有营养、保健功能且饮用便利的茶饮料。陈宗懋认为,可以通过饮茶培育充满诗意的健康生活方式。茶产业从业者首先需要细分不同茶类的优势保健功能,针对特定人群的健康诉求,根据人群、年龄、性别、职业和爱好,开发对路子的茶饮料。通过再加工的科技工艺,提取有益物质,剔除不良成分,可以大大提升中低档茶叶的产品品质。茶叶原料通过精深加工可增值数十倍,能有效解决中低档茶的出路问题。

陈宗懋说,国外一个大公司每年售出的各种茶叶达到37万吨,仅这家企业的销售额就大大超过了我们第一产茶大国的出口额。如此看来,茶叶外销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那么,如何促进国产茶叶外销呢?陈宗懋认为,一定要依靠科技,加快机械化、规模化,促进茶叶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与此同时,要切实保证茶叶的质量和饮用安全。在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域性茶产品的同时,一定要做好中国茶的公共品牌,在发展壮大中国茶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促进中国茶再度风靡世界。

(摘编自郝耀华《“茶院士”陈宗懋:一片叶子也关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统筹融合发展,推动业态创新,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就能让我国茶叶主产区做大做强茶产业。
B.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各茶区应加大茶产业科技研发与应用,形成一批新技术,鼓励新品种培育等。
C.茶叶具有中和之美、茶文化已融入民族文化之中,这些是加速发展茶产业的文化优势,是新的经济增长源。
D.中低档茶的出路问题是发展中国茶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陈宗懋建议首先要拓展茶产业的发展空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应关注茶种资源,通过优良新品种繁育和推广等措施,茶树种业提升行动不断推进。
B.唐代陆羽《茶经》的问世促使煮茶、煎茶、饮茶之风扩散到了民间,甚至传至日韩等国,让茶文化在全球流行不衰。
C.茶从种植、加工到饮用,处处浸透着科技含量。近年来,人工智能、分子生物学等新兴技术逐渐渗透到茶业领域。
D.促进国产茶叶的外销,仅仅依靠科技,加快机械化、规模化,促进茶叶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是不够的。
3.下列选项中,可以体现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茶产业是富民产业、生态产业、健康产业、文化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产业持续发展。
B.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茶类结构和区域布局的优化调整、消费市场的不断拓展,我国茶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C.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能生产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六大茶类的国家,形成了以绿茶为主导、六大茶类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D.福建省福安市借助优质茶树品种和育苗基地等优势,持续进行产品品质升级,创新研发出花果香坦洋工夫红茶。
4.两则材料都谈到了茶产业的发展,但内容上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
5.某茶品店推出“寻香山茶”系列新品茶饮,以新品种茶叶——山茶花乌龙茶为茶底,融入纯牛奶、蜂蜜,受到众多年轻人的欢迎,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该新品茶饮受欢迎的原因。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荀子·劝学》篇有言: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意思是,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取悦别人。

②当今很多大学生甚至名校生,读书学习只为了以后能进大公司,丰满履历,以便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工作,温饱自己的胃。

作为一名高中生,你如何看待学习的目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画与诗的融合所以有意义,是因为画与诗在艺术的范围中,本来可以说是处于两极相对的地位。任何艺术都是在主观与客观相互关系之间所成立的,艺术中的各种差异,也可以说是由二者间的距差不同而来。绘画虽不仅是再现自然,但究以再现自然为其基调,所以它常是偏向于客观的一面;诗则是表现感情,以言志为其基调,所以它常是偏向于主观的一面。

画因为是以再现自然为基调,所以决定画的机能是。达·芬奇便以画与雕刻是以见为知,而画家必是能见的人。诗因为是以言志为基调,所以决定诗的机能是。钟嵘《诗品》一开始便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而诗人必定是善感的人。可以说,画是见的艺术,而诗则是感的艺术。在美的性格上,画常表现为冷澈之美;而诗则常表现为温柔之美。

当然,二者既同属于艺术的范畴,则在基本精神上必有其相通之处。并且古希腊时代的西蒙尼底斯已经说过画是静默的诗,诗是语言的画;而黑格尔也认为诗有音乐的一面,也有绘画的一面。但上面的观念,在西方毕竟是相当突出的观念;所以在西方也毕竟不曾像中国那样,把诗与画直接融入于一个画面之内,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摘编自徐复观《中国画与诗的融合》)

材料二:

诗与画是同胞兄弟,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即是生活。具体些说,即是它们都来自生活中的环境、感情等等,都有美的要求,有动人力量的要求等等。从具体作品来看诗画关系,略有以下几点:

画面境界会因诗而丰富提高。画是有形的,而又有它的先天局限性。画某人的像,如不写明,不认识这个人的观者就无从知道是谁。一个风景,也无从知道画上的东西南北等情况都需要画外的补充。而补充的方法,又不能在画面上多加小注。即使加注,也只能注些人名地名、花果名、故事名,却无从注明其中要表现的感情。事实上画上的几个字的题词以至题诗,都起着注明的作用,如一人骑驴,可以写出游吟诗访友甚至回家,都可因图名而唤起观者的联想,丰富了图中的意境,题诗更足以发挥这种功能。

苏轼《题虔州八境图》云:涛头寂寞打城还,章贡台前暮霭寒,倦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长安。景物在图中不难一一画出,而诗中的那种惆怅心情,虽荆浩、关仝、李成、范宽也必无从措手的。这八境图我们已知是先有画后题诗的,这分明是诗人赋予图画以感情的。但画手竟然用他的图画启发了诗人这些感情,画手也应有一份功劳。

诗画可以互相阐发。举一个例:曾见一幅南宋人画的纨扇,画一个大船停泊在河边,岸上一带城墙,天上一轮明月。船比较高大,几占画面三分之一,相当充塞。另一名题字:泬寥明月夜,淡泊早秋天。不知是谁作的。也不知这两面纨扇,是先有字后补图,还是为图题的字。这画的特点在于诗意是冷落寂寞的,而画面上却是景物稠密的,妙处在即用这样稠密的景物,竟能把泬寥明月夜淡泊早秋天的难状内容,和盘托给观者。足使任何观者都不能不承认画出了以上四项内容,而且了无差错。如果先有题字,则是画手善于传出诗意,这定是深通诗意的画家;如果先有画,则是题者善于捉住画中的气氛,而用语言加工成为诗句。总之,或诗中的情感被画家领悟,或画家的情感被题者领悟,这是相得益彰的又一典范。

诗画结合的变体奇迹。元代已然是文人画成为主流,在创作方法上已然从画帧上贴绢立着画而转到案头上铺纸坐着画了。无论所画是山林丘壑还是枯木竹石,他们最先的前提,不是物象是否得真,而是点划是否舒适。换句话说,即是志在笔墨,而不是志在物象,又与他们的诗情相结合,成为一种新的东西。倪瓒那段有名的题语,说他画竹只是写胸中的逸气,任凭观者看成是麻是芦,他全不管。这并非信口胡说,而确实代表了当时不仅止倪氏自己的一种创作思想。能够理解这个思想,再看他们的作品,就会透过一层。在这种创作思想支配下,画上的题诗,与物象是合是离,就更不在他们考虑之中了。

(摘编自启功《启功谈艺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艺术范围中的画与诗的差异很大,源于二者的主观与客观相互关系的差距有所不同。
B.因为诗与画的基本精神有其相通之处,所以二者即使机能不同但都被归之于艺术的范畴。
C.题诗是给风景画“加注”的方式之一,其更能唤起观者的联想,从而使画面意境得以丰富。
D.“志在笔墨”是“文人画”的作画前提,此笔墨下的物象会与个人的诗情结合成一种新的东西。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绘画以“再现自然”为基调,所有的作品都偏于客观的一面,则画家是一定需要更多地观察客观事物的。
B.尽管西蒙尼底斯和黑格尔认识到了诗与画的相通之处,但西方不似中国,未把诗与画直接融入于一个画面。
C.诗不但能注明画的内容并赋予感情,还可以和画互相阐发,从而如八境图一样突破画的先天局限性。
D.倪瓒认为画竹重胸中逸气而非物象,从这个例子来看,元代“文人画”中的诗画结合已经出现变化。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诗画结合的变体奇迹”观点的一项是(     
A.先有题诗“踏马归去马蹄香”,后有人画蜜蜂蝴蝶追随着马蹄飞舞,被评为上等。
B.宋代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晁补之在《捕鱼图》序中写到“右丞妙于诗,故画意有余”,由此可见诗于画的助益。
D.八大山人所画麂猫鱼鸟皆翻白眼,题画之诗几无一首可解,真是要以“不似”为主了。
4.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画与诗在艺术上的不同。
5.苏轼曾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强调诗画追求自然天成,富有情致清韵。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文教育的一种形式,文学教育往往侧重于培养人的审美鉴赏、情感共鸣与创造能力,是一种富有情感的知识传递。它是一种对生活与社会现实的理性认知,更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碰撞、激发、佐证的过程。

文学教育要移情于形象,注重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德感召力量。中国传统教育都很重视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但文学教育在对人的道德培养方面的功用,要经由审美层面上升至道德完善的层面。这一提升的基础是生动的文学作品、鲜活的文学人物。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演绎反映美德的主题,从而开掘出对阅读主体而言巨大的美德感召力量。

提及文学教育对人的道德及人格塑造方面的功用,梁启超先生的言说可谓精辟。他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指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先新小说。”意即变革文学的形式与内容、变革文学教育是树立新的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文学教育对人道德塑造的功用可见一斑。

当下,科技突飞猛进,信息多元的生活愈加纷扰、喧嚣,也让人有身陷选择之中的烦恼。不以工具理性著称的文学,恰好能为焦虑、躁动的人提供得以诗意栖居的文化空间,为真善美性情的滋养提供养心安静之处。文学教育关键在于“立人”。文学的研习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潜移默化地陶冶道德修养、培养精神人格。而今,在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中国传统教育这种富含伦理价值的优良传统更不应被遗忘与抛弃。

文学教育反映社会生活与历史文化,指向审美,唤起共情能力。叶圣陶先生在探讨文学创作及文艺理论时曾坦言:文学是人生的表现,而人则可以借助文学得以更好地认识人生,继而提升自身的人格境界。在他看来,文学教育可以让学生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还培养学生的直觉、感情和想象。两方面的功用则共同指向对理想人格的塑造。

文学教育的终极目的与意义是指向人的精神领域,以建构高尚、和谐的精神世界为大任。人文素养不同于自然科学知识的积累,关乎逻辑与理性思考。它的内涵相较而言更为丰富,涵盖了情感道德、语言能力、精神领悟等方面。这些元素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对人的审美及共情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文学教育恰巧可以完成对人文素养潜移默化的培育。人自出生以来就有喜怒哀乐,更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人性渴求。这种渴求一旦在文学中找到对应的触动,人心中的柔软之处、温暖之处、神伤之处等都能得到情感的慰藉与安抚。恰如王国维先生所说的,胸中恍惚不可捉摸之意境,借由文学艺术得以发挥,进而收获难以比拟的心灵满足。这种心灵满足想要在文学教育中实现,就应如朱自清先生所主张的,进入文学的世界,想文学人物之所想,感他们之所感,要把自己摆进去,“烧”进去,不能“隔岸观火”。如此,才能经由文学世界中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走向主体审美与情感共鸣。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新浪潮风起云涌,文学教育势必要发挥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教育特点,从根本上而言,旨在提高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共情能力,任何时候都应该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改编自《文学教育重在培养健康人格》)

材料二: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固然要看它的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等,而这些实力成长的土壤是这个国家人民向上的精神。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史,同该民族的文学史,就好比一个人和他的影子,是不可分割的。

我们不乏伟大的文学遗产,但是我们缺乏相应伟大的文学教育。甚至可以说,我们尚未在物质层面上完全脱贫,却又在精神层面上陷入更加贫穷的境地。因为,我们轻视了文学对我们人格和精神的滋养。

1902年,梁启超提出“小说界革命”的口号,“……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梁启超说的“人心”,就是民族精神。面对晚清社会的腐朽,他几近绝望。所以当他读到日本的政治小说之后,欣喜若狂,简直就把文学作为改良民众的救命稻草,所以把文学的作用上升到神话的地步,这是梁先生的中国梦。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精神缺失、信仰茫然、道德滑坡的现象,这固然是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现象,但是,文学和文学教育滞后,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英国的撒切尔夫人曾经以轻蔑的口吻说,中国不大可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因为中国没有足以影响世界的、独立的思想体系。这当然不是事实。但是,我们的卓越的高贵的健康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还有鲁迅、茅盾等前辈“为人生的艺术”,至今没有走向世界,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其中当然原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原因却是我们自己崇洋媚外和自轻自贱,我们甚至用低俗媚俗的作品淹没了我们的文学丰碑。如果我们对此掉以轻心,任作家自生自灭八仙过海,那么中国文学,这个最能凝聚民族精神的美丽花朵,将会逐渐枯萎,最终会变成慢性自杀的麻醉剂。说靡靡之音是亡国之音,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所以文学教育的现实任务十分繁重。我建议,加强文学创作和坚持正确导向,提倡经典阅读,提倡精品创作,形成读经典创精品的良好风气。如果文学的经典阅读和精品创作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那么,在实现强国梦的道路上,我们就会听到更多美好的歌声。

(改编自《“中国梦”与文学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必先新小说”意为必先阅读新近的小说,这可塑造新道德和健康人格。
B.文学教育终极目的是指向人的精神领域,能够起到其它学科没有的作用。
C.两文引用梁启超的关于小说的观点,都是为了论证文学教育有重大作用。
D.若读经典创精品蔚然成风,在强国梦的路上“会听到更多美好的歌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教育是富有情感的知识传递,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提高人的审美欣赏能力和构筑人的精神。
B.在当前风起云涌的信息新技术的浪潮里,不以理性著称的文学教育也能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C.改革开放以来,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这与文学教育中不重视文学的滋养作用和独特功能有关。
D.中国已有的卓越高贵健康的文学作品至今没有走向世界,这导致我们还没有独立的思想体系。
3.根据材料内容,下面各项中不符合“文学教育的共情力影响”的一项是(     
A.(宝黛一起偷偷阅读《西厢记》)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B.《围城》表现了当时众多的知识分子的痛苦与欢乐,有人觉得“平易近人,却极易使读者柔肠百结”。
C.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搞清楚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
D.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4.请结合材料一评析下面的观点。

有人认为语文课在“立人”的作用方面不如直接宣讲美德的思政课;认为语文老师在讲授文学作品时,直接把作品中蕴含的人生道理告诉学生就行。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切实贯彻老字号动态管理机制,是形成中华老字号创建发展传承退出活性动力的关键。纵观市场现实,老字号企业中,“老而弥坚”不坠青云之志者有之,“老而不死”空耗市场资源者亦有之。面对数字经济浪潮奔涌的新形势,已经获得中华老字号的企业不能固守旧规矩、老办法,更需要突破传统经营理念。

通过“老字号+数字化”,实现老字号品牌与时代接轨,有助于老字号年轻化的努力成为现实。当然,中华老字号的时代化、数字化升级恐难通过一两次创新完成,需要时刻保持一种创新心态。而《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的出台则传递出明确的信号,即通过高质量产品、高水平经营而重新擦亮老字号的招牌,如果怠于创新、恐惧变革、忽视市场,那么品牌不仅将被从制度上“开除”,也会在历史中消失。拥抱数字经济,是中华老字号提升变革的出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数字化转型本质,了解企业自身需求。数字经济和电商平台给老字号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直播带货、外卖服务,还有数字化管理模式。老字号的数字化转型不等于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而是涵盖管理、生产、运营和决策多方面的战略规划活动。用户画像、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创新使得企业能够更直观地观察和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老字号企业需要正视数字营销在品牌口碑塑造方面的重要作用。

借由平台经营模式,实现线上店家与线下门店的数据整合,准确定位和分析不同地域、不同门店的消费群体特征,抓住客户流量“热点”门店,收缩客户流量“冷门”门店,通过经营模式的创新,推动老字号实现新发展。

(摘编自赵精武《让中华老字号焕发新光彩》)

材料二:

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消费复苏的关键节点,借助消费复苏的东风壮大老字号品牌事半功倍。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优化,人流、物流等加速修复,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与此同时,老字号品牌发展也迎来新的契机。支持老字号品牌和历史文化资源联动,对当前处于复苏中的消费市场来说可谓“锦上添花”。通过改善用户体验,促进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并以老字号品牌为圆心反过来带动区域性旅游、餐饮需求的短期爆发,老字号品牌和区域消费之间将形成正反馈。

如何推动老字号品牌发展?首先,尊重传统并优化消费体验。老字号品牌的发展依托于厚重的历史文化,这也是其能够激发消费需求和价值潜能的基础。但也要意识到,商品的最终目标实际上是销售用户体验。因此,老字号品牌要火爆,一方面要不过度拘泥于传统,将传统和现代有机融合,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另一方面又不过度脱离其文化历史属性,否则品牌本身难免会变得平庸。一言以蔽之,老字号品牌要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实现有效平衡。

其次,拥抱数字技术,实现老字号提质增效降本。当然,不是所有老字号品牌都适合拥抱数字化,当手工、传统技艺能够带来良好用户体验的时候,就要保留传统。比如一些老字号饭馆恰当保留传统厨艺,老字号品牌尊重传统制作工序,因为这是老字号品牌的“根”。在此前提下,数字化则能成为老字号品牌发展的强大助力。比如通过数字孪生、虚拟人来展现老字号在过去的经营状态,或是展示老字号传统技艺的每一个细节,使消费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人文和传统技艺,从而加深对老字号品牌的认知。

再次,借助直播、短视频等现代媒体工具扩大消费群体。“酒香也怕巷子深。”不吆喝,老字号难以发扬光大,应充分运用现代媒体工具扩大传播渠道。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直播对于老字号品牌是把“双刃剑”,在短视频直播中,观众要求为老字号品牌背书的主播们说真话,而有些老字号在用户消费体验上“露怯”,放大了老字号的软肋。而在这方面,故宫是值得借鉴的正面案例,其借助现代媒介工具将商业、历史人文、传统技艺等融合起来,同时实现了老字号品牌、商业价值、人文历史传播三个方面的增益。“打铁还需自身硬”,老字号品牌要获得自媒体时代红利,归根结底还是要锻造自身强大的经营能力,提供更好的消费者体验,而不能寄希望于“流量”。另外,还有必要推动老字号品牌与文创产业深度融合,将老字号品牌这一具备价值量的IP,与文创产业,比如影视、动画、玩具等周边商业内容进行结合。

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加快复苏,推动老字号品牌发展正当其时。老字号品牌在未来发展中,也应与时俱进,主动求变,围绕深化文化融合、优化服务体验、创新式发展等做文章,脚踏实地,将老字号品牌进一步发扬光大。

(摘编自盘和林《借消费复苏东风,重振老字号辉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企业能够通过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创新直观地观察和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更好地促进自身的改进、发展。
B.推动老字号品牌发展正当其时,只要借助消费复苏的东风就能壮大老字号品牌,让中华老字号焕发新的光彩。
C.商品的最终目标实际上是销售用户体验,老字号要想办法提供更好的消费者体验,而不能寄希望于“流量”。
D.尊重一些传统制作工序,保留老字号品牌的“根”,是数字化能成为老字号品牌发展的强大助力的前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具体分析了老字号的劣势与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利用现代经营模式重振老字号的辉煌。
B.一味地墨守成规、恐惧变革、忽视市场,无法使老字号发扬光大,甚至会使其消失在历史之中。
C.材料二论证了重振老字号辉煌的措施及必要性,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运用了举例的论证方法。
D.现代媒体工具能扩大老字号的传播渠道,但老字号品牌要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锻造自身强大的经营能力。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材料一中的“不能固守旧规矩、老办法”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系辞下》)
D.“酒香不怕巷子深,真金不怕红炉火。”(张之洞)
4.“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出自《诗经·大雅·文王》,原意是指周人建立的邦国虽然很古老,但肩负的天命却在于革新。现通常被表达为旧邦新命,用以形容和阐释改革与创新的精神,即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请结合这一观点对材料一进行分析。
5.老字号品牌如何才能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实现有效平衡?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门类的艺术都有着光辉灿烂的成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借鉴,“诗中有画”正是在这种综合发展中所逐渐形成的古典诗歌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强调诗歌的画面感、色彩感,形象地刻画客观事物和诗人的情绪感受。在中国古典诗歌,尤其在古典诗歌发展的极盛时期——唐代诗歌中,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在这个光辉顶峰几百年后的北宋,苏轼做出了“诗中有画”的概括,从此这一特征成为古典诗歌艺术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

闻一多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门第,从小就读于家塾,古典文学素养十分深厚。他创立新诗的“三美”理论,与他对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深入了解和深刻认识是分不开的。其中关于“绘画美”的探讨,与古典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传统的继承关系,以及在这种继承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是十分明显的。

继《诗的格律》之后,写于1928年5月的《先拉飞主义》,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闻一多对于“诗中有画’艺术传统的认识。他具体分析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诗人兼画家集团“先拉飞派”,注意到他们由于在诗画艺术手法之间的“不分彼此的挪借”所造成的特殊艺术风格,十分接近我国古典诗歌和山水画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传统而又有所区别。但此派完全无视诗歌艺术美的独立性,以诗作画,从而导致艺术型类的混乱,成为“末流的滥觞”“艺术的自杀政策”。在这篇论文的结尾,他有一段高屋建领的总结:

从来那一首好诗里没有画,那一幅好画里没有诗?恭维王摩诘的人,在那八个字里,不过承认他符合了两个起码的条件。

这不仅仅是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艺术传统的历史的、客观的评价,而且充满了对于提高新诗审美价值的信心和勇气,言犹未尽地隐含着新诗“绘画美”的高标准——必须跨越这个“起码的条件”,形成更新、更高、更自觉的美学追求。如果说,“诗中有画”是古典诗歌诗情画意的极致即终点,那么,就应当成为新诗追求绘画美的起点。从古典诗歌的“自然”走向新诗的“自为”,这是历史的必然。

闻一多之前以及与闻一多同时代的其他诗人,在“绘画美”方面,基本上都还是在“诗中有画”这个起点周围徘徊。新诗的“尝试”者胡适,提倡“抽象的题目用具体的写法”。他的部分新诗作品,写出了一些画面,但都还只是一种自然流露。

而闻一多,充分注意到视觉上语言形象的色彩、构图,综合了视觉方面和听觉方面的审美要求,在中国新诗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包括独立的“绘画美”在内的新诗“三美”理论,把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觉的美学追求带入新诗领域。他以色彩浓重的西方油画的笔触,在自己的诗中画出一幅幅有着鲜明民族特色的画面:

檐前,阶下,篱畔,圃心底菊花:

霭霭的淡烟笼着的菊花,

丝丝的疏雨洗着的菊花,——

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       (《忆菊》)

诗人在写诗,又是在作画,诗人以饱浸色彩的诗句,调动人们的视觉想象,引领人们观赏这“自然美的总收成”。这里不掺杂任何哲理的追求,也没有丝毫旧诗词的痕迹,只是在自觉地描绘着“祖国之秋底杰作”,描绘着中华民族向上的精神和坚贞的性格。这样开阔的意境不但古典诗词无法容纳,而且也是“自然流露”、随意点染的诗篇所不可企及的。从创作实践上看,闻一多在新诗语言的色彩运用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注重色彩的选择、搭配,注重色彩的暗示,象征作用,利用诗歌语言色彩自身构成视觉方面的审美感受。他曾经成功地应用绘画理论中补色的对比有使两色达到最高强度的色彩学原理,用红绿对比来演染极为热烈的情绪:

一气的酣绿里忽露出

一角汉纹式的小红桥真红得快叫出来了!

(《春之末章》)

作为完整丰富的新诗“绘画美”的另一重要艺术体现——美丑辩证法的应用,闻一多的理论和实践创造在新诗发展中则更是绝无仅有的。这方面的例子,除了《死水》,值得一提的还有《荒村》。这是一首深切同情劳动人民疾苦、抨击弊政的力作。自新诗诞生以来,这类题材的作品并不少见。影响较大的如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以一幅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画面极生动、极形象地表现了严重的阶级对立,从艺术上看,的确“诗中有画”。然而,由于过分局限于客观现实的模写,只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式的白描,所提供的也还只是生活画面对比的视觉感受。而在闻一多的《荒村》里,我们则可以体察到在那些诗的画面里所包念的更深一层的美学追求。《荒村》写的是人民为避反动军队烧杀抢掠,背井离乡、遂成处处“荒村”的惨景。在这些“荒村”里,“门框里嵌棺材,窗根里镶石块”,而这些房舍的周围却有着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色:

玫瑰开不完,荷叶长成了伞;

秧针这样尖,湖水这样绿,

天这样青,鸟声像露珠样圆。

大自然——经过世代劳动人民改造过的大自然,是这样的美,而创造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却无法在美的自然里存身。诗人以美写荒凉,以象征生命的绿色、以象征美好希望的玫瑰来写荒凉,却令人更觉得荒凉。人们在美的画面中更深刻地认识了荒凉,认识了丑。这种特殊的审美体验,这种由美丑辩证法组织起来的新诗“绘画美”,是当时其他诗人的新诗作品中所没有的。

(摘编自汪锡铨《试论闻一多关于新诗绘画美的理论和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有画”是古典诗歌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对客观事物极富画面感、色彩感的刻画表现诗人的情绪感受。
B.闻一多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的浸润影响,在继承古典诗歌艺术传统的基础上,丰富了“诗中有画”艺术传统的内涵。
C.英国的“先拉飞派”艺术风格与我国古典诗歌和山水画的创作传统接近,但由于诗画不分导致走向了艺术的末路。
D.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就体裁而言是新诗,但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依然还是“诗中有画”艺术传统的延续与表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与绘画虽是两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但在画面感、色彩感、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等方面具有共通性,互相影响。
B.闻一多对王维的诗歌及绘画作品并不赞许,他认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只不过是艺术创作的两个基本条件。
C.《忆菊》是闻一多新诗“绘画美”理论具体实践的代表作,其艺术表现手法是对中国传统旧诗词创作的一大突破。
D.闻一多《荒村》不仅呈现了自然生活画面强烈的视觉对比,而且还通过画面的对比隐含着更深一层的美学追求。
3.“从古典诗歌的自然’走向新诗的“自为’,这是历史的必然。”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怎样向同学们介绍新诗“绘画美”?请结合材料列出你的发言要点。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法国作家雨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但这只适用欧洲,对中国并不贴切。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木材在耐久性上远逊于石材,使中西建筑给人留下的印象迥异。从古希腊神庙到巴洛克教堂,以石构为主的欧洲建筑遗产蔚为壮观。相比之下,以木构为主的中国建筑遗产似乎乏善可陈。

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存在于文献上,这种偏颇的看法曾得到很多本土学者的呼应。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令很多学者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加工条件完备、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入室?梁思成曾给出一个大致不错的推论:   “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

其实,我们并不缺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同时,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易取得。“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的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可见,古代建筑营造并非严格遵循“就地取材”的经济原则。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木材的使用意义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盖房子。

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我们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出发的。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从材料性质上看,木材比石材更容易加工,用木造屋效率更高,耗时更少。古代那些试图采用石头造屋的人物,也往往遭到强烈的批评。《礼记》记载:   “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可见对于务实的中国人来说,费力建造石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无法被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所接受。而在西方古代,建筑服务于“神”,应当与神一样永恒,木材不耐久的特性无法满足西方人对建筑永恒纪念性的追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才能得到他们的青睐。

中国传统哲学从未认真看待过永恒这一命题,儒、释、道学说大体上都认为“万物无常”,真正永恒的只有变化。这种常变和循环的观念,使得木材不耐久的特性,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算问题。人是建筑服务的主体,每一代人对建筑物都有不同的需要,建筑也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久保存经久不变。建筑物破旧了后代会修缮,倒塌了会重建,这是一个不断循环、推陈出新的自然过程。我们实在不必去考虑过于久远的未来,能更好地满足当时人的需要更为重要!但在台基、柱础等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中大量使用石材,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理性。

(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材料二:

在所有与建筑和居住有关的方块汉字中,“木”字的作用非同小可。“中国人用木头造出纸张,用木头刻字制版,然后在木头搭建的空间里,一并写下整个建筑和工艺发展史。对这个民族来说,房屋可以是任何的形式,小到可以坐在上面的桌椅;衣橱可以和房间一模一样;扛着走的房子叫做轿;马车是个装上车轮的房间;船只在中国本来就是浮在水上的房屋。柱、楹、梁、栋、棚、梯、棋、檐、桩、栓、栅、栏、杆、架等等各个属于房屋的名词,大家纵然未必认得,但总看得出是用木头做的。直至今日,人们仍然把现代称为建筑的那类东西叫土木,把建筑工程叫土木工程。

中国人何以在一切营造活动中热衷于使用远比石材脆弱得多的木头呢?历来说法迥异。说法之一,“多木少石”的就地取材说(刘致平)。说法之二,“经济水平低下”说(徐敬直)。说法之三,“缺乏大量奴隶劳动”之说(李约瑟)。说法之四,“综合推力”说(侯幼彬)。当然还不止这些,诸家说法都有各自的立论缘由,也不乏真知灼见。但有一个基本的审视角度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华夏民族的土壤所孕育的民族文化精神。

首先,由阴阳观念演化而生的古代五行学说,最初就是从与建筑直接相关的五种材料而来的。《左传》中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这五材即木、火、土、金、水。以木为生化的基本物质就是自然界万物的起源。“木”的性质喜欢温暖,向阳,所以被置于旭日照耀的东方,它是一切生命之源。这样,在建筑中把木和土作为主材就显得顺理成章。“木”与房屋的最初接触便是构筑民居,民居是初民生存和生活最早的庇护所,也就是天下百姓的“家”,而构筑这个“家”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树木编织法”,即以密排的木柱和树枝构成立体框架,再覆以草、泥,于是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木构架建筑体系。正因为如此,先民们对树木的依偎感和尊敬感始终如一,并把“木”尊崇为树神。因为它来自自然,温和而亲切,具有可人的生命情调。

其次,和以石为材的西方古典建筑不同,以木为材的中国传统建筑,具有质地柔软的天然属性,可塑性很强,它的本质特征是“以柔克刚”。而且,中国建筑的木框架结构,是一种动变结构,其立柱和横梁的交接处是柔性的,它也符合宇宙的动变规律。这都与古代道家学说中的“阴柔”思想正好吻合。《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这种“以柔克刚”,“道”性至柔的文化哲学思想趋向,对中国木结构建筑体系的形成、发展,并经久不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民族理念,才令中国人始终无法抵抗树木的巨大魅力。它伴随着华夏民族自古钟情的民族文化情结,写下了一部中国木建筑发展史。

(节选自陈鹤岁《汉字中的古代建筑》)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西建筑的选材有所不同,以木构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和以石构为主的欧洲古建筑,给人留下的印象差别巨大。
B.木材的耐久性远逊于石材,因而以土和木为主要材料的中国古建筑留存至今的并不多,以致某些西方学者以为中国现在根本没有这种建筑的实物。
C.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发达,一直到明清时代,在技术条件完备且有需求的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D.材料二第四段引用《老子》的话,意在说明具有“以柔克刚”特性的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相比,更具可塑性,优势也十分明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建造以石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古代中国人不是做不到,而是故意有所不为。这与华夏民族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有关。
B.秦王朝修建阿房宫时,不惜耗费巨大,许多木材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而所用的石材则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
C.对于中国人热衷在建造中使用木材一事,历来众说纷纭,但这些说法都可以从民族文化精神的角度去审视。
D.“金、木、水、火、土”这五种材料中,而“木”成了建筑的主材,主要是因为“木”来自自然,温和而亲切,具有可人的生命情调。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直接体现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特点的一项是(     
A.高轩临碧渚,飞檐迥架空。馀花攒镂槛,残柳散雕栊。
B.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C.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D.如跋斯翼,知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4.材料一开头说“法国作家雨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但这只适用欧洲,对中国并不贴切”,请简要说明,材料一是如何证明这个观点的。
5.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梁思成认为“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主要结构方法的木结构,为我们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请结合两则材料,归纳一下创造的“无比有利的条件”有哪些。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