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扦蔽,入则为席荐。秦特出锐师取地而韩随之,怨悬于天下,功归于强秦。且夫韩入贡职,与郡县无异也。今日臣窃闻贵臣之计,举兵将伐韩。夫赵氏聚士卒,养从徒,欲赘天下之兵,明秦不弱则诸侯必灭宗庙,欲西面行其意,非一日之计也。今释赵之患,而攘内臣之韩,则天下明赵氏之计矣

夫韩,小国也,而以应天下四击,主辱臣苦,上下相与同忧久矣。修守备,戒强敌,有畜积,筑域池以守固。今伐韩,未可一年而灭,拔一城而退,则权轻于天下,天下摧我兵矣。韩叛,则魏应之,赵据齐以为原,如此,则以韩、魏资赵假齐以固其从,而以与争强,赵之福而秦之祸也。夫进而击赵不能取,退而攻韩弗能拔,则陷锐之卒勤于野战,负任之旅于内攻,则合群苦弱以敌而共二万乘,非所以亡赵之心也。均如贵人之计,则秦必为天下兵矣。陛下虽以金石相弊,则兼天下之日未也。

(节选自《韩非子·存韩》)

材料二:

诏以韩客之所上书,书言韩子之未可举,下臣斯甚以为不然。秦之有韩,若人之有腹心之病也,虚处则然,若居湿地,著而不去,以极走,则发矣。夫韩虽臣于秦未尝不为秦病今若有卒报之事韩不可信也。秦与赵为难,荆苏使齐,未知何如。以臣观之,则齐、赵之交未必以荆苏绝也:若不绝,是悉秦而应二万乘也。夫韩不服秦之义而服于强也。今专于齐、赵,则韩必为腹心之病而发矣。韩与荆有谋,诸侯应之,则秦必复见崤塞之患。

非之来也,未必不以其能存韩也为重于韩也。辩说属辞,饰非诈谋,以钓利于秦,而以韩利窥陛下。夫秦、韩之交亲,则非重矣,此自便之计也。臣视非之言,文其淫说靡辩,才甚。臣恐陛下淫非之辩而听其盗心,因不详察事情

(节选自李斯《议存韩》)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韩A虽臣于秦B未尝不为C秦病D今若有卒E报之事F韩G不可H信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也代称朝廷或国家政权,文中指后者。
B.罢,指停止、结束,与《琵琶行并序》“曲罢曾教善才服”中的“罢”意思相同。
C.质,射箭的靶子,这里比喻攻击的目标,与“文质彬彬”中的“质”意思不同。
D.崤塞,指崤山,这里发生过“晋秦争霸”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崤山之战”。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认为,韩国侍奉秦国多年,能帮秦国阻挡他国的进攻,也能像草席和垫子一般供秦国使用,存韩对秦有利,而秦国的敌人应是赵国。
B.韩非认为,韩国虽小,但因应付四面八方的攻击,练就了强大的生存防御能力,进攻韩国不可能速战速决,如此,秦国的兵力会被天下轻视。
C.李斯认为,秦国身边有韩国存在,就像人的心腹有大病灶一样,韩国服从的不是秦国的道义,而是实实在在的军事威慑,秦国应除去韩国。
D.李斯强调,韩非是想用其“存韩”的计策来求得秦国的重用,他能言善辩,且擅长以文辞掩饰欺诈的计谋,为了韩国的利益来窥视秦王。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释赵之患,而攘内臣之韩,则天下明赵氏之计矣。
(2)臣恐陛下淫非之辩而听其盗心,因不详察事情。
5.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李斯是如何驳斥韩非“存韩”之论的。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朱光潜在《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中写道:人之所以为人,就在能不为最大的抵抗力所压服。我们如果要测量一个人有多少人性,最好的标准就是他对于抵抗力所拿出的抵抗力,换句话说,就是他对于环境困难所表现的意志力。

人生难免遇到各种困难,朱光潜的话极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凭借着科幻场景的震撼力、科幻想象的创造力、科幻人文的认知力,《流浪地球2》完成了中国式情感、中国式精神的多重表达,创造了中国式科幻叙事新话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视野中,展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始终坚持以中国情感创新中国科幻叙事。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流浪地球》科幻想象,是中国传统思想与现代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也是中国价值融汇世界话语的创新视角。在《流浪地球2》中,中国视角的叙事核心得到进一步强化,并以此锚定了中国式科幻叙事价值立场。置于未来世界中央的中国,在不可预知的生存危机面前,为拯救世界提供了独树一帜的中国方案,展示了承载中华几千年文明的中国智慧。同时,释放出以”“亲情为标识的中国式情感。当妻儿抽签无果无法进入地下城避险时,刘培强选择了再次面试航天领航员为家人获取名额;为了给予已经去世女儿完整的生命,图恒宇不惜以身试险,将女儿的数字生命储存卡接入超级电脑。一个甘愿牺牲,一个敢于冒险,爱情与亲情迸发出中国式情感的光辉,呈现出中国式情感中具实质朴的底色。

《流浪地球2》以中国精神升格中国科幻文化。如果说中国叙事中国情感是在科幻类型的故事层面建构中表达,那么《流浪地球2》更深层次的主题与思考,则是在营造十足科幻视听魅力的同时,将中国价值更具哲理思辨性地呈现出来。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孕育了协和万邦的和平发展愿景,催生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智慧,成就了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包容性治理理念。影片将这些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哲学与人文思想,注入科学精神、科幻想象,通过片中人物的关键抉择予以表达。

面对末日危机,身处看似不可逆转的困境,人类如何选择?在一系列基于科学认知的拯救地球群体行为中,影片凸显了责任二字的千钧之力。责任之下,有人物个体带有生命呐喊的情感选择、价值选择、文化选择;责任之上,更有中国代表坚守的解决方案——团结坚持,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应对月球危机。

当世界各国航天员共同为拯救地球去完成一场无法返回的引爆时,不放弃、不抛弃所蕴含的中国精神力量,超越了国界与种族,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中得到有力弘扬。

探索宏观宇宙、思考人类未来的科幻电影,是具有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的电影类型。《流浪地球》系列作品的出现,改变了数十年来世界科幻电影赛道好莱坞式的垄断格局。中国式科幻的叙事表达与文化创造,创新了全球科幻电影的话语体系,丰富了世界科幻电影的叙事类型。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原创IP,《流浪地球2》坚守中华文明立场,将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人民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力量,作为中国科幻电影走向世界、与世界对话的文化支撑和价值引领,为中国电影探索了与世界电影并行且交相融汇的发展路径,增强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摘编自杨乘虎《探索宏观宇宙   思考人类未来》)

材料二:

科幻作家刘慈欣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观点——中国有世界上最强的未来感,这句话背后的深意是中国电影要如何表达自己的未来感,如何从中国本土的角度表达自己的未来感。

科幻文学、科幻电影在今天起到的作用,跟18-19世纪现实主义浪潮下的旅行文学的功能是相近的,就是给大家提供一种新鲜感和震惊感。但是到了今天,地球上已经没有什么能给人们带来震惊的体验了。现在能起到这个作用的只有科幻。

中国如何建立区别于美国的未来感?就是不能按照好莱坞式的那套观念来做科幻。我觉得《流浪地球》里面真正有价值的内核是愚公移山和赵氏孤儿里面的舍生取义。

愚公移山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舍生取义就是大家争着抢着去送死,电影里并不是只有苏拉威西这一处想点燃木星,新加坡和雅加达也想去点燃,但都没够着。饱和式救援以及最后来撞针的那些人,也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来的。愚公移山、舍生取义,我觉得这八个字是能够代表中国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感的。

国内有一种误解,认为好莱坞在海外传播甚广,是纯粹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结果。其实,如果没有国家力量的介入,好莱坞肯定不会取得那么大的全球性影响力。这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没有国家力量的强势介入,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是不可能轻易实现的。

(摘编自孙佳山、马密坤《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表达与世界路径》)

材料三:

二十大为中国电影事业繁荣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即一个导向、五个方向。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多出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坚持国有企业引领作用。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中华文明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就像《流浪地球》摒弃西方文化中固有的逃跑式套路,选择与家园一起流浪,成为彰显中国集体主义文化的经典注脚。当前,任何文艺创作都脱离不了当下国家的历史传统、人文底蕴、社会条件等。相信只要坚持文化自信,打动人心的电影作品一定会持续产生。

(摘编自网络评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浪地球2》创造了中国式科幻叙事新话语,为中国电影探索了与世界电影并行且交相融汇的发展路径,增强了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
B.《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将中国传统思想与现代科学精神有机结合,创造了中国价值融汇世界话语的崭新视角,展示了中华几千年文明的中国智慧。
C.刘慈欣认为,中国有世界上最强的未来感,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中国电影在表达自己的未来感这方面是其他国家难以超越的。
D.二十大为中国科幻电影自身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文化自信,创造出更多打动人心的电影作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以中国情感创新中国科幻叙事,在生存危机面前,释放出“家”和“亲情”的中国式情感表达符号。
B.好莱坞科幻电影具有全球性影响,曾一度形成了垄断格局,《流浪地球2》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格局,引领了世界科幻电影的叙事话语。
C.如何面对未来,《流浪地球2》有更深层次的主题与思考,以愚公移山、舍生取义作为价值内核升格了中国科幻文化。
D.任何文艺创作都不能脱离当下国家的历史传统、人文底蕴、社会条件等。对我们而言,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持续创造出打动人心的电影作品。
3.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头点明了《流浪地球2》取得成功的原因,分析了其成功的具体体现。
B.材料一从“创新中国科幻叙事”“升格中国科幻文化”两个方面进行了分点论述。
C.材料一引用了电影中刘培强、图恒宇的相关情节,来解释什么是中国式科幻叙事。
D.材料一最后一段重点论述了《流浪地球2》对我国乃至世界科幻电影产生的影响。
4.请结合材料二,概括说明美国科幻电影走向世界的主要路径有哪些。
5.请结合材料,探讨为什么要大力推动我国科幻电影事业的发展。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灯的元宵

晓苏

正月十四一清早,龙儿就搬了把椅子坐在门口土场上看书。正月十五学校举行数学大赛,他的老爹龙大蛟要他夺第一。

隔壁的雀雀也起床了,坐在自家门槛上在看书。他俩是同班同学。

雀雀的爹盛八米在他家门口劈柴。雀雀放下书跑去抱柴。盛八米说雀雀你给我看书,你要夺第一。雀雀回到门槛上拾起了那本书。

龙大蛟从竹园回来了。手里拖了三根竹子,又粗又长。

这油菜坡过元宵节时家家户户门口挂灯笼,困难的人家挂一个,快活的人家挂两个、三个……

龙儿,我要编三个灯笼哩。龙大蛟突然说。

编三个灯笼做啥?龙儿问。

你明日夺了第一,我送你一个灯笼。

要是夺不到呢?

怎么能夺不到?我龙大蛟在油菜坡哪一项不是第一?

龙大蛟边说边破竹子。龙儿觉得破竹子的声音很像放鞭炮,于是就想起了正月初一放鞭炮的情景。

天不亮,龙大蛟就把一家人从被窝里喊出来。龙大蛟站在门口正中央,龙儿和妈站在龙大蛟两旁。龙大蛟手举一根长竹竿,鞭炮缠在竹竿上很像一条蛇。隔壁门口这时有了动静,雀雀他们也要放鞭炮了。

龙儿,点火!龙大蛟说。

龙儿赶快划了根火柴。风很大,火柴被吹熄了。

龙儿又划了根火柴,终于把鞭炮点燃了。龙家的鞭炮是油菜坡第一个放响的。

差一点儿落后了,落后了多丑!龙大蛟说。

他仰头望着鞭炮,独自笑着。龙儿觉得他爹笑得如鞭炮火花那么灿烂。

竹竿上的三千响鞭炮不剩几个了,雀雀家的鞭炮还在啪啪响着。龙大蛟就急忙朝龙儿挥了下手:赶快把那挂鞭炮拿出来。

第二挂鞭炮刚响了一会儿,雀雀家的鞭炮就停了,以至油菜坡四处的鞭炮声都已平息,只有龙儿家的还在炸。龙大蛟无比兴奋。

村长。盛八米喊龙大蛟。

新年好,八米。

你的鞭炮真多。年年第一!

嗯呵。

你到底是村长。

天空还黑乎乎的。龙大蛟与盛八米在黑暗中对话。

盛八米转身走了。龙儿的眼睛跟着盛八米的背影走了很远。龙大蛟瞪了龙儿一眼。看你的书吧。他咬牙切齿地说着。

土场上的鞭炮屑还没扫。龙大蛟说鞭叶铺在土场上很好看。可龙儿这时发现鞭叶很像打了霜的柿子树叶。

龙儿陡然就想起了三十晚上的事。三十晚上,龙儿在雀雀家玩到很晚才回来。

龙儿回到屋里,龙大蛟正坐在火坑边上烤鞭炮。

雀雀他爹也在烤鞭炮哩。龙儿说。

盛八米买了多少鞭炮?龙大蛟突然问。

三千响。

龙大蛟猛地站起来,就像被蜂子咬了一口似的不自在。

盛八米他有三千响?”“盛八米也买了三千。龙大蛟喃喃自语。说着,从墙壁上扯下了黄大衣。

下半夜龙大蛟才回家。龙儿看见他怀里揣着一盘鞭炮。

寒风把龙大蛟的脸吹得惨白惨白的,却还哼着快活的小调调。龙儿觉得龙大蛟是个怪东西。

雀雀这时走到龙儿身边来了。龙儿看见雀雀手里拿着书。

龙儿,我问你一道题。

雀雀的成绩没龙儿好。龙儿总是第一名。

龙儿一看那道题就很眼熟。他前几天做过这道题,这是一道很难的题。

这道题只能用勾股定理才能证出来。龙儿说。

雀雀思考了一会儿终于懂了,很感激龙儿。

还有不懂的吗?龙儿问。

这时,龙大蛟在堂屋里喊了一声:龙儿,你进来。龙儿便进了堂屋。

喊我做啥?

你不要帮雀雀做题。龙大蛟小声说。

为啥?

你要夺第一。你这个傻瓜!

龙儿独自坐在木椅上。他老想着龙大蛟刚才对他说的话。龙大蛟真是个怪东西。

雀雀,我有句话跟你说。

啥话?

你明日一定要夺第一。

龙儿说完就转身往回走。他看见盛八米在屋旁破竹子。他想盛八米可能是自己要学编灯笼。

龙大蛟已糊好两个灯笼。龙儿进到堂屋时,他正开始糊第三个,依然把屁股高高地撅着。

你不看书,跑进来干啥?”“我说你只糊两个灯笼就够了。”“为啥?”“我想我明日夺不到第一。”“胡说!”“不是胡说,我有预感。”“预感个屁!夺不到也要夺!”“夺不到怎么夺?”“你要知道你是龙大蛟的儿子。”“龙大蛟的儿子又怎么样?”“龙大蛟是一村之长!龙大蛟像是在跟龙儿吵架。龙儿感到他就像一头老虎。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龙儿到学校去了。

午饭过后,龙大蛟就巴起眼睛盼龙儿。傍晚,龙大蛟看见村口出现了两个黑点。他断定是龙儿和雀雀。

可是龙大蛟一看见龙儿和雀雀就扑通一声从石坡上蹦下来了,因为他看见龙儿手里空空如也,而雀雀手里却抱着一块闪光的匾。

夜幕在油菜坡隆重地展开了,家家户户就挂上了红彤彤的灯笼,油菜坡要时变成了灯的世界。

然而,龙家的门口却一片漆黑。龙大蛟睡在床上,三个新编的灯笼还放在堂屋里没上蜡烛。

我们也该挂灯笼了。龙儿的妈说。

挂个屁!龙大蛟陡然这么骂了一句。

怎么啦?

龙儿不是我龙大蛟的种!龙大蛟又骂了一句。

龙儿没在意龙大蛟的话。他像鸡一样快活地跑到了门口土场上。他看见雀雀门口挂着两个灯笼,盛八米和雀雀正站在灯笼下笑。龙儿觉得盛八米和雀雀笑得很好看。幸亏雀雀昨天问了那道题。龙儿突然想起了试卷,试卷中正好出了那道只能用勾股定理才能证出来的题。可龙儿没做这道题。龙儿不想夺第一,为什么?他也说不清。反正,这个元宵节,龙儿家的门口是不会挂灯笼的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寒风把龙大蛟的脸吹得惨白惨白的,却还哼着快活的小调调”这处细节描写刻画出龙大蛟不畏艰苦、乐观豁达、充满自信的性格特点。
B.“龙儿觉得龙大蛟是个怪东西”“龙大蛟真是个怪东西”前后两次从龙儿的视角描写他对父亲言行的诧异、反感,为结局做了铺垫。
C.从龙儿与龙大蛟的“争吵”可见龙大蛟专制蛮横、盛气凌人的个性,也表现了龙儿坦诚、胆怯、不自信、慑于父亲威严等性格。
D.油菜坡是故事发生的地理环境,挂灯笼、放鞭炮是当地元宵节的风俗;同时“成了灯的世界”的油菜坡也象征着团圆、美满、光明。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善用比喻刻画人物,生动传神,如“笑得如鞭炮火花”,突出龙大蛟的自得满足;“像鸡一样快活”突出龙儿的欣喜之情。
B.“挂个屁”“龙儿不是我龙大蛟的种”这些粗俗语言暗示了小说人物身份,反映其心态;也使小说呈现出民间性叙事的特点。
C.“你的鞭炮真多。年年第一”“你到底是村长”这两句话表现了盛八米对村长龙大蛟由衷地佩服的微妙心理。
D.小说末尾中,龙大蛟的痛骂与龙儿的快活、盛八米和雀雀的笑构成对比,这种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空间。
3.有评论家指出晓苏的短篇小说充分展示了巧合的艺术魅力,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性。请以本文为例简要分析。
4.灯笼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类型: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生活中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这些不如意或许会让我们失去动力,甚至让整个人生都变得暗淡。但,也可能让我们变得更好更强大。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或记叙你的经历(记叙文),或发表你的观点(议论文)。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④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


以上是课本中的经典名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以启迪。请以其中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当前,认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的思想道德资源,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是我们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当努力做好的一件大事。这里谈谈中华传统美德中“为而不争”的思想。

为而不争,是蕴含于中华传统美德之中的可贵思想,若究其渊源,这一思想可以追溯至《老子》。《老子》最后一章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这里说的“不争”,以“为”作前提。为而不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所谓的“为”是“为人”“与人”,即有利他人、给予他人;第二层则是该书二十二章所言四个“不自”,即“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也就是说,人生在世,既要做有利于他人的事,也要做好自己,不要因“争”损害了自己的人格、品性等,这才叫做“为而不争”。孔子也主张“君子无所争”,只是讲法略异于老子,说的是“矜而不争”,也就是说,不争的前提是“矜”。同一个“矜”字,老子作“夸饰、尊大”用,主张“不自矜”,孔子则作“庄敬持己”用,虽讲法各异,但皆从严格律己出发。唯其如此,也就有了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正是弘扬先贤思想,孟子才会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古往今来,为而不争的思想若春雨润物,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先人。然而近些年来,这样的思想被一些人渐渐淡忘了,许多人对无序竞争、损人利己之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更有甚者,为了谋求一己私利,竟然践踏道德底线,损害国家、民族利益,弄虚作假,伤天害理,长此以往,势必导致民族道德素质下降。

凝聚人心、扶正风气,这是中国学人数千年一以贯之的社会责任意识。北宋张载执著追求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早成旷世箴言,不胫而走。清代学者顾炎武著《日知录》,用整整一卷篇幅集中探讨历代社会的人心风俗问题,发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呐喊。近世学人据以归纳,遂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强音融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之中。见贤思齐,亡羊补牢,当前学人似有必要多讲讲“为而不争”的道理,多谈谈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可贵思想。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经过较长一段时期努力,定然能使中华传统美德深入人心。

(摘编自陈祖武《谈谈“循序渐进”与“为而不争”》,有删改)

材料二:

大千世界,熙熙攘攘,争或不争,都是自己的选择。争,既要念着自己,还要防着别人,必然掺杂许多不必要的情绪,心就安不下来。不争,如果是彻底不作为,那么心安就没有了支柱,即便暂时心安,也无法长久。那么,该怎样“不争”呢?

古人说“为而不争”,意指处世之道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凡事可为,而不去争。我的理解就是不管别人是否要和你争,把你当对手,你自己都先放下,不把别人当对手,而是沉浸、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按照做人做事的内在规律去办,不求谁来认可,但求尽心尽力。在放下内心纷扰、屏蔽外界负面影响、保持内心平静的同时,要把应该做的事做好,成功了自然高兴,不成功也不必太沮丧,相信自己,相信坚持,这样心就安稳许多。

所以,“不争”不是“躺平”放任,而是指为而不争,自己要有所作为。如果把“不争”视作随波逐流或放弃,做事的标准降了,干劲减了,精气神没了,甚至把“不争”作为偷懒和放纵的理由,都是对“不争”的错误理解。不争,是不刻意地跟别人争,但不是不跟自己比。杨绛先生曾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颇有同感。对别人的争,我们不必在意,做人做事保持非功利心,但要有自我认定,要有内在的价值追求。与其与他人争,搅得心烦气躁,不如做好自己,不断进步。

如果想做到为而不争,那么不妨下决心远离一些热闹的消遣,保持一些对应酬的疏离,让自己拥有更多独处的时间,提升自我。如此,心会获得安定和自在,读书、学习、工作、生活会更舒心和踏实,幸福指数自然也会上升。为而不争还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把盯住自己的对手剔除,把真心帮助自己的朋友和伙伴留下来。如此,静下心来,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点实事。在喧嚣里,为而不争尤为难得,它是宽容处世的姿态,是良好修养和人生智慧;“为”是超越过去的自己,只要尽全力努力过,即使没有成功,也没有遗憾。

(摘自陈启银《为而不争心自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蕴含着丰富思想道德资源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B.《老子》最后一章提及“为而不争”,孔子主张“君子无所争”,这里说的“不争”,前提条件相同。
C.不管别人是否要和自己争,一个人只要自己先放下,不把别人当对手,就会得到安稳的人生。
D.为而不争,可以拥有更多独处的时间,可以提高幸福指数,也可以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奋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当前不良社会风气写起,在指出危害的基础上,阐释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为而不争”思想。
B.材料一运用张载、顾炎武等古代学人的事例,证明中国学人一直将“为而不争”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和社会责任。
C.材料二第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为而不争”进行了多角度解读,使其内涵更加丰富,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
D.对“为而不争”的理解,材料一侧重分析《老子》书中的思想,材料二则侧重谈作者的主观解读。
3.下列不符合材料一中“为而不争”思想的一项是(   
A.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清·车万育《增广贤文》)
B.不与人争得失,唯求己有才能。(某网友)
C.勇者无惧,我们应该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某网友)
D.水利万物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道德经》)
4.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为而不争”内涵的具体阐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5.老子的籍贯历来争议颇多,尤以安徽省涡阳县和河南省鹿邑县争议较大。2022年1月1日,河南省盐洛高速鹿邑收费站更名为“老子故里”站,引发两地网友新一轮“名人故里”之争。请结合材料,给两地网友写一段话劝说其停止争论。不写称呼。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选文一:

说也奇怪,自从聂赫留朵夫认识到自己的卑鄙因而憎恨自己那时起,他就不再憎恨别人。

同米西结婚,昨天他还觉得很称心,今天却觉得根本不可能。昨天他认为就自己的地位来说,她同他结婚无疑将得到幸福,今天他却觉得他不仅不配同她结婚,简直不配同她亲近。“只要她知道我是个怎样的人,就绝不会同我来往了。我却还要埋怨她向那位先生卖弄风情呢。不行,就算她现在嫁给我,而我知道那个女人关在本地监狱里,明后天就要同大批犯人流放出去服苦役,难道我能幸福吗?不仅不能幸福,而且内心也不能平静。那个被我糟蹋的女人去服苦役,我却在这里接受人家的祝贺,还要带着年轻的妻子出去拜客。或者,我瞒住首席贵族,同他的妻子无耻地勾搭,同时又同他一起出席会议,统计票数,看有多少人赞成、多少人反对由地方自治会监督学校和类似的提案,事后又约她幽会,这是多么卑鄙呀!”他自言自语,由于内心发生的变化而暗自高兴。

“首先得去找律师,”他想,“听听他的意见,然后……然后到监狱里来看她,看昨天那个女犯人,把全部真相都告诉她。”

他一想到怎样跟她见面,怎样把心里话都讲给她听,怎样向她认罪,为了赎罪他什么都愿意做,甚至愿意同她结婚,——他一想到这儿,心情异常激动,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有删改)

选文二:

“您说了好多话。上次您说了些什么呀?”玛丝洛娃一面说,一面不停地微笑,脑袋一会儿转到这边,一会儿转到那边。

“我说过,我来是为了求您的饶恕。”聂赫留朵夫说。

“嘿,何必呢,老是饶恕饶恕的,用不着来那一套……您最好还是……”

“我说过我要赎我的罪,”聂赫留朵夫继续说,“不是嘴上说说,我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我决定跟您结婚。”

玛丝洛娃脸上顿时现出恐惧的神色。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发呆了,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

“这又是为什么呀?”玛丝洛娃愤愤地皱起眉头说。

“我觉得我应该在上帝面前这样做。”

“怎么又弄出个上帝来了?您说的话总是不对头。上帝?什么上帝?咳,当初您要是记得上帝就好了。”她说了这些话,又张开嘴,但没有再说下去。

聂赫留朵夫这时闻到她嘴里有一股强烈的酒味,才明白她激动的原因。

“您安静点儿。”他说。

“我可用不着安静。你以为我醉了吗?我是有点儿醉,但我明白我在说什么,”玛丝洛娃突然急急地说,脸涨得通红,“我是个苦役犯,是个……您是老爷,是公爵,你不用来跟我惹麻烦,免得辱没你的身份。还是找你那些公爵小姐去吧,我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

“不管你说得怎样尖刻,也说不出我心里是什么滋味,”聂赫留朵夫浑身哆嗦,低声说,“你不会懂得,我觉得我对你犯了多大的罪!……”

“我觉得我对你犯了多大的罪……”玛丝洛娃恶狠狠地学着他的腔调说,“当初你并没有感觉到,却塞给我一百卢布。瞧,这就是你出的价钱……”

“我知道,我知道,可如今我该怎么办呢?”聂赫留朵夫说。

“如今我决定再也不离开你了,”他重复说,“我说到一定做到。”

“可我敢说,你做不到!”玛丝洛娃说着,大声笑起来。

“卡秋莎!”聂赫留朵夫一面说,一面摸摸她的手。

“你给我走开!我是个苦役犯,你是位公爵,你到这儿来干什么?”她尖声叫道,气得脸都变色了,从他的手里抽出手来。“你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玛丝洛娃继续说,迫不及待地把一肚子怨气都发泄出来,“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那副眼镜,讨厌你这个又肥又丑的嘴脸。走,你给我走!”她霍地站起来,嚷道。

(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有删改)

选文三:

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

正面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只休信他。”

……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急想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 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久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糟蹋无辜少女玛丝洛娃到无耻地勾搭首席贵族的妻子,聂赫留朵夫这个贵族出身的纨绔子弟身上充满了贵族阶级的罪恶。
B.玛丝洛娃眼睛发呆的表情是因为当听到聂赫留朵夫决定要跟自己结婚的表白后,再次唤醒了她对肉体和情感遭受践踏的屈辱和恐惧。
C.文中两次写到玛丝洛娃说自己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是“一百卢布”,这既是她对聂赫留朵夫侮辱自己尊严的控诉,也是职业性的表达。
D.林黛玉拜见王夫人,看到的多是“半旧的”引枕、坐褥、椅袱等,这和那些家私全新的暴发户、全旧的破落户相比,更能显示贾府的贵族之气。
2.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昨天与今天、两种不同感觉的鲜明对比中可以看出,聂赫留朵夫意识到阶级地位的差别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和底层人民的苦难。
B.作者巧妙地把对话安排在玛丝洛娃酒醉的状态下,表面上是交代她激动的原因,实际上是为玛丝洛娃无所顾忌地发泄压抑已久的情感创设条件。
C.王夫人让座时再四携黛玉上炕,黛玉再三推让的描写,表现出林黛玉进贾府后,“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这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有关。
D.“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为下文《西江月》词写贾宝玉“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埋下了伏笔。
3.选文二是聂赫留朵夫再次去监狱探访玛丝洛娃时与她的对话,试结合文本简述玛丝洛娃的心理变化过程。
4.选文一、二、三在表现男主人公人物形象时写法各有不同,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类型: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300多年前,英国伟大诗人约翰·弥尔顿双目失明后,他发现了一个真理:“思想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为天堂,或将天堂变为地狱。”拿破仑拥有了一般人梦寐以求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等后,却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过快乐的日子。”海伦·凯勒是个又盲又聋又哑的残疾人,可她说:“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雨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雨后河水流动发出震天动地的声音。
B.颔联运用比喻,将万亩禾苗比作青色锦被,层层山峰比作千座玉屏。
C.颈联一“遥”字,表现了雨后因水涨而河宽,两岸相距更为遥远。
D.颈联运用镜头式描写,描绘了鹭因人们大声说话、惊惧而飞的情形。
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喜悦之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