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小欣:重阳节我们一家去登高,站在紫金山往下看,顿时就明白了什么叫“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小羽:那天我虽然没有去登高,但从图书馆看了一下午书出来也是收获满满,感觉到精神境界也“更上一层楼”了呢。


他们的对话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以“高处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得抄袭,套作。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55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班长小语请你将下面活动拟写成一句话新闻,投稿给当天的“校园之声”。(不超过20字)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体现公平公正的考试原则,11月6日上午10点,复兴中学八年级召集各班学生代表于笃志楼前举行诚信考试宣誓活动。出席此次活动的主要嘉宾有:八年级年级组长张老师,副组长谭老师以及各班班主任。张组长热情洋溢的讲话拉开了宣誓活动序幕,她希望同学们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勾画出最美的线条;随后,由年级学生会主席带领全体同学庄严宣誓,现场气氛庄重严肃,充分体现了同学们践行诚信考试的决心;最后,各嘉宾、同学在横幅上签名并留影纪念。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语出示一幅漫画,请你帮忙解读。

(1)向同学们介绍画面内容。
(2)引用名言揭示漫画的寓意。
(3)紧扣以上对漫画的理解,补充下联。
上联:元方明礼诚信传千古佳话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味道

①母亲的习惯做派和别的女人完全不同,她像男人一样抽烟,喜欢盘腿坐在床上,嗓门粗大,说话的语气总像跟人吵架。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母亲身上的味道,又酸又臭,稍微靠近一些,便熏得我头晕恶心。后来我知道,母亲是有狐臭。都说狐臭会遗传,我却没有,反而对气味格外敏感。这使我在懂事之后,便开始远远地避开母亲。

②我10岁那年,父亲在为人盖房时从二楼摔下来去世了,从此,母亲在菜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卖鱼,一年四季穿着高筒胶鞋在水渍里蹚来蹚去。每天晚上,母亲收摊回来,人都会累成一堆泥。我给母亲温一盆洗澡水,洗好碗后便躲进自己的房间里。可是最终还是被母亲喊出来给她搓背。母亲的身上又添了浓烈的鱼腥味,和着难闻的狐臭味,我几乎无法呼吸,胡乱搓几把,便逃也似的离开。

③那年冬天,因为城市改造重建,那个菜市场被拆除,母亲失业了。母亲的失业,意味着这个家失去了最坚实的支撑,也意味着我的大学梦将成为一个泡影。那些夜里,母亲似乎一直在咳嗽,有一次,我被母亲的咳嗽声惊醒,我走到母亲的房前,房门虚掩着,母亲背对着我在擦父亲的照片,我听见母亲对着照片说:“……真真这丫头从小心气就高。”

④我站在门外,心突然又酸又软,泪水成串地滴落下来……

⑤母亲终于找到了新的工作,是在一家医院里打扫卫生。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赶到医院,拖地板,洗马桶,在八点之前,要把整幢楼的卫生全部打扫完毕。这份又脏又累没有人愿意干的活,母亲却做得很开心。她身上的味道越来越复杂,有时是刺鼻的消毒药水的味道,有时是清洗剂的淡淡香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熟悉的缘故,母亲身上的狐臭味越来越淡,到后来,我竟闻不出那种气味了。

⑥后来,我如愿以偿,考进北京读大学。每隔一段日子,母亲准时寄钱和信来,总是说让我安心念书,说自己很好……薄薄的信纸上,仍然是母亲特有的复杂味道。大二的寒假,我回家过春节,在小城下车,已经是夜里十点。地上薄薄的一层雪,寒气逼人。(批注一:这处环境描写值得推敲:______)我走出车站,搓着冻僵的双手,急步往家赶。刚出车站,就听见一声熟悉的吆喝:“烤红薯,香甜的烤红薯……”是那个我一直听了二十年的口音。我慢慢走过去。直到我走近,母亲才怔了怔,扑过来为我拍肩上的雪,一把把我拉到炉子旁,把一个烤红薯塞在我手里,一迭声地问我:“冷吗?累吗?甜吗?”(批注二:这一处的人物描写非常传神:______)母亲身上满是烤红薯香甜的味道,很浓很浓的香味。

⑦那夜我帮母亲推着车一起回家,一路上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母亲说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医院的活人家不让做了;母亲说一斤烤红薯能挣三毛钱,卖一天,也能挣不少钱呢;母亲还说,我有钱,你在学校一定不能替我省钱,要吃好……

⑧我跟在母亲身后,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和迟缓的步履,什么话都说不出,泪悄悄地模糊了双眼。

⑨研究生毕业后,我拒绝了北京好几家大公司的挽留,执意回了老家那个小城。母亲很歉疚:都是我,不然你留在北京发展多好。咱这小城,委屈你了。我笑着跟母亲开玩笑说,北京再好,没有妈妈,也是一座空城。母亲笑,不再说什么,起身收拾碗筷,却背过身,手在脸上迅速地抹了一下,又抹了一下。

⑩回家以后,帮母亲洗澡,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当这时,母亲身上的狐臭味、鱼腥味、汗酸味、香烟味、消毒水味、烤红薯味、油烟味……那些为了养活一个家而产生的味道,此刻全都消失殆尽。

⑪我闻到的,是纯粹的芬芳的,淡而舒缓的芳香,这才是母亲真正的味道。

1.父亲去世后,母亲为了撑起这个家,做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1)____________→失业后担心“我”的学业,半夜向父亲的照片诉说→(2)__________________→卖烤红薯供“我”上大学。
2.批注可以用简洁的语言、巧妙的角度对文章的相关句子进行赏析。请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把文中两处划横线部分的批注补充完整。
3.选文第④段和第⑧段都写到“我”落泪的情形,两次落泪的原因相同吗?谈谈你的理解。
4.小语和小文读完选文后,对第①段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全对话。
小语:“我觉得第①段应该删去,因为这一段写的都是母亲的缺点。”
小文:“我觉得不应该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七年级《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后终于真正理解了母亲的用心,开始“好好儿活”,选文中的“我”最后是否理解了母亲呢?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锦诗之美

——记敦煌研究院女院长樊锦诗

①樊锦诗,一个女人的名字,让人遐想到锦缎,诗歌,华丽纷披的美丽。四十余年过去,她的名字,却在大风沙里生长为一种精神。

②四十余年前,樊锦诗从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这个面庞秀气的上海姑娘,把父亲劝阻的信压在箱底,抛却繁华的都市生活,执意来到敦煌研究院工作。

③文艺片里的丝绸之路,总看见欢乐的西部人弹着冬不拉,唱着小调,漂亮的女子献上洁白的哈达……这不过是真实的谎言,西部人把生活的背景归纳成两个字:荒凉。

④那时,戈壁滩人烟稀少,走上几十里路也碰不见一个人,沙子的地表温度高达70摄氏度,低达零下30度。莫高窟内极尽辉煌,鬼斧神工,洞外却是灰土蒙蒙,孤苦伶仃。人总要走出艺术的洞,柴米油盐地生活啊。

⑤水是碱性的,樊锦诗总洗不干净头发。没有屋子住,就在附近的小庙凑合,土炕土凳土桌,吃饭的时候起风,灰尘就呛到肺里。一个月也去不了一回城里,读书读报简直奢侈。

⑥有晚洞外传来狼啸。她吓得整晚睡不着,次日才发明,洞外原来拴着一头不安分的驴子。那时她也不过是个小姑娘,单调寂寞的日子几近让她窒息。但她不走。敦煌壁画的大气之美使她折服,而壁画雕塑自然的老化破损、被盗窃的空白痕迹更使她心疼。迫使她留下。她要以自己柔弱的坚韧保护敦煌。

⑦多年来,樊锦诗沉浸在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当中。保护、研究、思考、发扬画在石头上、刻在窑洞里的大美,乐不思蜀。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朝前期的分期断代,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⑧这些年,樊锦诗把自己的先生也从武汉拽到了敦煌,风雨兼程,同甘共苦。

⑨流年似水,青丝变白发。听说有些女同学信誓旦旦要来敦煌,樊锦诗就紧张:“人很难真的和艺术过一辈子。我怕她们太苦……回头一想啊,我是三不像,一不是管理出身,不像院长;二没有坚持专业,耽搁了北大那几年;三不是贤妻良母,孩子受了很多委屈,亏欠家庭太多。”

⑩那场特殊的媒体见面会,就在石窟之外。樊锦诗扯扯普通的青布罩衫,犹如邻居慈祥而抱愧的老太太。旁边的听众却在感慨:“一个地道的上海女人,完全是浓重的西北口音了。”

⑪那她为什么坚持留下?

⑫“你们看夜色中的莫高窟,宁静、圣洁。我老说有一种魅力,一个极大的吸引力在吸引着我。愿意留下,死心塌地地留下,慢慢地就上升到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保护不好真是千古罪人。”“许多人都这样,一些老先生。你像常院长、段先生他们来的时候,有的比我还小,20岁左右。然而来了之后,一辈子默默无闻。被打成右派,还持续去画画,仍是一丝不苟地画。他就觉得这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没有这部分,他就没支撑了,并且他画的时候也是在跟古代的艺术家交流。震撼在哪儿呢?奥妙在哪儿呢?神秘在哪儿呢?就是他们的工作。就是用他们的青春,用他们的画,一点一点地实现人生价值。现在都年老了,八十岁、七十多岁。还想着敦煌,还要回来。他就觉得这是他真实的家。”

⑬听她坦然安静地说着这话,将四十余年的艰辛和孤独轻轻带过,听众心里各是滋味。戈壁风沙龙卷虎啸,改变了她的吴侬软语、青丝春颜,却赠与她别样的洒脱和旷达,和常人不能体验的幸福。

⑭西部人称敦煌研究院的这位女院长是西部守护神。只有神,才有这样的意志。

⑮月光下的她,不是神,如诗歌,如锦缎,具有华丽纷披的美丽。

1.本文的标题是“锦诗之美”,请概括出樊锦诗的“美丽”之处。
2.文章是如何表现“锦诗之美”的?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3.你认为文中樊锦诗院长的精神与下面哪个人物最相近?请联系相关内容阐述理由。
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
B.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C.居里夫人(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假如大唐也有微信朋友圈,王维来到居延,发布了一条图文信息。请你结合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开联想和想象,将下面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大漠里,车辙缓缓地向沙漠深处延伸。我坐在车里,内心充满了悲伤,我的命运从来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我这一生啊,就像是飘飞的蓬草,无依无靠,不知道归宿在哪里。忽然,我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王绩《野望》中“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与本诗中都提到了“落日”。请你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两位诗人借“落日”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作为纪实文学作品,真实是必须坚守的原则。王树增认为:“非虚构写作,要求创作者即使在细节上也不能虚构,一切都是从档案、史料、采访、勘查中推演出来。”下面两句话细节有出入,你认为哪句话更具有纪实文学的真实的特点?请谈谈理由。

A.就在红军勇士进攻到北岸的时候,北岸桥头突然燃起了大火——川军把拆下来的桥板堆在桥头,泼上煤油点燃了。……火势凶猛,映红了渐渐暗下来的黄昏天色。(选自《长征》)

B.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诗歌,语言精妙,意蕴深远,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诗人为什么要寄“愁心”与“明月”?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粗/          赘/硕果          水摸鱼/为一谈
B.执/          /心如意          愤图强/令人
C.并/          闭/情不自          头转向/眼不已
D.星宿/几宿          何/窗明          强人意/参不齐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决别          云霄          人迹罕致          疲倦不堪
B.郎润          骄媚          翻来复去          截然不同
C.健壮          感慨          喜出忘外          油然而生
D.博学          奥密          混为一谈          不求慎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