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
1.下列材料都涉及了河姆渡居民生活的历史,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当地传说 | B.地区风俗 | C.经典文献 | D.出土文物 |
2.文字是文化认同的基础,秦朝促进文化认同的措施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推行小篆 | B.统一货币 | C.编制户籍 | D.颁行秦律 |
3.某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历史人物传记,其中提到了三个关键词:针灸、麻沸散、五禽戏。这篇传记描写的是
A.扁鹊 | B.张仲景 | C.华佗 | D.李时珍 |
4.东晋后期,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优越 | B.大量人口南迁 |
C.民族交融加深 | D.海外贸易拓展 |
5.“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办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这一办法是指采用
A.禅让制 | B.世袭制 | C.分封制 | D.科举制 |
6.下表内容是小宇为研究某一主题选的几个历史人物。下列人物符合他研究主题的是
A.祖冲之 | B.李清照 | C.曹雪芹 | D.林则徐 |
7.对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A.有识之士开始受到刺痛 | B.清政府统治危机空前显现 |
C.曾国藩预感清朝的危亡 | D.日本独霸中国局面的形成 |
8.“两国(中国和印度)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下列选项属于“这些原则”的是
A.和平共处 | B.独立自主 |
C.求同存异 | D.多边外交 |
9.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A.发明与创新 | B.冒险与挑战 | C.贸易与交流 | D.统一与扩张 |
10.由于殖民统治和传染病致使殖民地内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西方国家开始从非洲贩卖黑人到美洲做奴隶。在贩卖的过程中,千千万万的黑人或死于炎炎烈日之下,或死于瘟疫,或葬身鱼腹。这体现了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
B.世界各地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
C.非洲黑人反抗斗争的重大意义 |
D.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和血腥性 |
11.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用胶泥制坯,一坯刻一字,成为字印……将字印排列镶嵌于铁板之上……然后以一平板覆压字面,使其平整,即可印刷。”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A.拓印刻石术 | B.活字印刷术 | C.雕版印刷术 | D.双色套印法 |
12.蔡元培在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该挽联描写的是
A.谭嗣同视死如归的气概 |
B.梁启超变法图强的济世情怀 |
C.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 |
D.李大钊开天辟地的首创精神 |
13.“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 | B.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
C.保证红军胜利结束长征 | D.指明中共战后奋斗方向 |
14.《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92年的高频词汇应是
A.合作 改造 农业生产 |
B.生产技术 科学管理 社会主义现代化 |
C.稳定 企业 国企改革 |
D.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召开中共十四大 |
15.《独立宣言》宣扬天赋人权,但事实上,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后来的1787年美国宪法又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两者
A.激发了美国人的革命热情 |
B.深深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 |
C.促使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 |
D.建立了分权制衡的联邦制 |
16.19 世纪中后期,英国孩子们在城市的垃圾堆上玩耍,有钱人在污浊不堪的泰晤士河上乘坐汽船游览。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
A.殖民扩张的进程 | B.光荣革命的发生 |
C.工业革命的影响 | D.经济危机的爆发 |
17.下图信息反映了一战的
A.残酷性 | B.正义性 | C.偶然性 | D.复杂性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逐条归纳图中的历史信息。
(2)据材料一、二,指出其反映历史现象的共同之处。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二者的共同作用。
(3)据上述材料,阐述近代“走出国门”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走出国门”的历史启示。
材料一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随着国门的洞开,西方资本主义 文化汹涌而来,侵蚀、冲刷、撞击、溃决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堤岸……有些中国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学习。鸦片战争以后,留学生日渐增多……20世纪初,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出现了出国留学生热。1901 年的留日学生为280名,1903年就达到1242名,1905年增至8000名。1910年, 留美学生达到500多人。
——摘编自王玉德《中华文明史稿》
(1)据材料一,逐条归纳图中的历史信息。
(2)据材料一、二,指出其反映历史现象的共同之处。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二者的共同作用。
(3)据上述材料,阐述近代“走出国门”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走出国门”的历史启示。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简述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线索。
(2)据材料二,概括冷战结束前后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变化。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一 世界现代史大事记(部分)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编制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美国通过一 系列条约构成了在太平洋地区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军事体系。冷战结束后,美国亚太同盟体系有新的调整:由权力主导型向分享型过渡,让盟国承担更多义务,强调同盟间的相互协调与合作……更追求在社会、经济、文化一致性基础上形成利益共同体。美国亚太同盟体体系……有遏制和围堵中国之嫌。
——摘编自杨文静《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调整及其走向》
(1)据材料一,简述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线索。
(2)据材料二,概括冷战结束前后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变化。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其变化的原因。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以上六幅图片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爱国青年的奋斗历程。如果要出一期主题为“复兴有我”的黑板报,你会选择哪三幅?写出你所选的图片,并分别为其撰写解说词。(要求:任选三幅作答,多选多答则只评前三幅)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能做到“复兴有我”的主要原因。
材料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下册》
(1)以上六幅图片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爱国青年的奋斗历程。如果要出一期主题为“复兴有我”的黑板报,你会选择哪三幅?写出你所选的图片,并分别为其撰写解说词。(要求:任选三幅作答,多选多答则只评前三幅)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能做到“复兴有我”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