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得很广很广。

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宇,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喝个够,还往菩萨手中净瓶里灌水,净瓶里枯萎的柳枝又活了。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两个人为喝水和挑水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了底,菩萨手中净瓶里的水也没有了,柳枝又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睡觉,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被老鼠咬断了。半截蜡烛掉在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小和尚的眼睛被熏出了眼泪,瘦和尚的手被火烧伤了,胖和尚的衣服被烧成了几块破布,可是谁也不吭一声。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盛水解渴,菩萨手中净瓶里的柳枝也发芽了。

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争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初,三个和尚的表现是              ,说明了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
3.大火中,三个和尚的表现是_________,说明了他们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火过后,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红叶与白莲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望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飘散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hán bāo yù fàng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舒畅!——徘徊了一会,窗外雷声发作了,大雨接着就来,越来越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在那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出去,也无法可想。

对面屋里母亲呼唤着,我便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身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fù gài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打在勇敢慈爱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能为我遮挡?

1.按照内容,补充词语。   
____雨声     ____天     ____飘散     ____雨点
2.把短文中的拼音写在横线上。   
hán  bāo  yù  fàng      gài
____________

3.联系短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徘徊:__________________
②遮蔽: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唤”还可以换成____________
5.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句子,联系短文回答问题。   
①“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这句话与下文哪一句相照应?写出相照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作者把母亲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我”心中为什么会受到感动?在生活中,你曾受过感动吗?请把自己的过的感动用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还学过哪些描写荷花的诗篇?请把印象深刻的一,二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父亲的打与不打
小时候,宁涛是个调皮的孩子,爬树掏鸟蛋,下河摸虾,不是把裤子撕开一条口子,就是把衣服挂个洞,父亲见了,却从不打他,而是笑呵呵地跟他的母亲解释:“孩子嘛,都这样,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可有一次,宁涛偷了邻居的五块钱。五块钱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父亲知道后,把他用皮带捆在树上,狠狠地抽了好几鞭。边抽边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我看你还敢不敢偷,下次再偷,我剁了你的手!”那一次,他被打得皮开肉绽,母亲看了极其心疼,说父亲下手太狠,和父亲吵了一架后回娘家了。那一次,父亲破天荒地没有去外婆家接他们,他这才意识到偷是让父亲最痛恨的事情。他再也不敢偷了,他怕说到做到的父亲真砍了他的手。
九岁的时候,宁涛带6岁的弟弟去外婆家,刚好那天村里放电影,他带弟弟去看电影,电影看到一半,宁涛出去上厕所,结果回来的时候没有看见弟弟,当时,他猜想弟弟可能是跟着熟人回家了吧,便没有放在心上。直到他回到家,没有看见弟弟,他才慌了神。全家人奋力寻找,也没找到弟弟。——闯下这么大的祸,父亲肯定会狠狠地打他一顿吧,可是,父亲却一句话也没有说。之后,弟弟就像一根刺,梗在宁涛的喉咙里,他不提起,父母也不提起。但他知道,父母都想念弟弟,特别是年纪越来越大,对弟弟的思念与日俱增。但父母从来没有责怪他。他其实很希望父亲打他一顿,哪怕是狠狠地打他一顿,他也不会怨父亲一丝一毫。
在弟弟失踪后的第26年,宁涛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寻人节目,才又燃起了一丝希望。通过央视节目组的多方寻找,他终于找到失散26年的弟弟。那一刻,他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节目现场,父亲老泪纵横。主持人问他的父亲:“弟弟丢了,你打了哥哥没有?”父亲坚定地答:“没有。”主持人问为什么没有。父亲说:“弟弟丢了,他心里已经很自责了,我们已经丢了一个小孩了,我们得把爱加倍地放到哥哥身上。”
那一刻,宁涛泪流满面。父亲的打与不打,都是因为爱他。父亲的打,是因为怕儿子染上恶习,走上不正当的道路;而父亲不打他,是因为怕儿子心理负担过重,希望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1.文章是按________顺序来叙述的。(   )
A. 空间    B. 时间    C. 事情发展
2.文章围绕父亲的“打”与“不打”来叙述,这样的写法是(   )
A. 正反对比      B. 前后对比     C. 前后照应
3.简要概括文章所叙述的父亲“打”与“不打”的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三件事中,作者详写的是哪一件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刻画父亲主要运用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个________的人。而第4自然段则主要运用的是________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宁涛是一个________的人。
6.读了这篇文章,对照文中父亲的教育方式,你想对你的家长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得很广很广。

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宇,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喝个够,还往菩萨手中净瓶里灌水,净瓶里枯萎的柳枝又活了。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两个人为喝水和挑水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了底,菩萨手中净瓶里的水也没有了,柳枝又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睡觉,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被老鼠咬断了。半截蜡烛掉在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小和尚的眼睛被熏出了眼泪,瘦和尚的手被火烧伤了,胖和尚的衣服被烧成了几块破布,可是谁也不吭一声。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盛水解渴,菩萨手中净瓶里的柳枝也发芽了。

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争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初,三个和尚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火中,三个和尚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说明了他们当时__________________
4.大火过后,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语段阅读。

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你一定在音乐厅或电视里看到过交响乐团的演奏吧,这可算得上是人与人合作的典范呢了。你瞧,指挥家轻轻一扬手里的指挥棒,悠扬的乐曲便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倾泻出来,流向天宇,也流进人们的心田。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我想,这主要是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典范(_____)倾泻(______)和谐(_____
2.说说文中两个问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得很广很广。
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宇,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喝个够,还往菩萨手中净瓶里灌水,净瓶里枯萎的柳枝又活了。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两个人为喝水和挑水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了底,菩萨手中净瓶里的水也没有了,柳枝又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睡觉,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被老鼠咬断了。半截蜡烛掉在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小和尚的眼睛被熏出了眼泪,瘦和尚的手被火烧伤了,胖和尚的衣服被烧成了几块破布,可是谁也不吭一声。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盛水解渴,菩萨手中净瓶里的柳枝也发芽了。
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争执:                                  
争先恐后:                              
2.起初,三个和尚的表现是                                                 ,说明了                                                                       
结果是                                                                 
3.大火中,三个和尚的表现是                                                
说明了他们当时                                    
4.大火过后,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红叶与白莲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像小船般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hán  bāo  yù  fàng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舒畅!——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发作了,大雨接着就来。越来越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在那无遮蔽的是空之下,我不敢出去,也无法可想。
对面屋里母亲呼唤着,我便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身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倒下来,正fù  gài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未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她打着,只能打在勇敢慈爱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
母亲啊!您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您,还有谁能为我遮挡?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词语。
hán  bāo  yù  fàng
fù  gài
______
____
 
2.文中的“唤”还可以换成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联系短文回答问题。
①“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这句话与下文哪一句相照应?写出相照应的句子:________
②“母亲啊!您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作者把母亲比作什么?________为什么要这样比喻?________
5.你还学过哪些描写荷花的诗句?请把印象深刻的几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课文第5~6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1.用上关联词语“不是……就是……”改写下面的句子,然后比较一下它和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至多逃出一两个人,多数情况是几个彩球同时卡在了瓶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教育家所说的“可贵的合作精神”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选文以后,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类文阅读。

猴子的启示

一位动物学家为了证明猴子有无合作与公平意识,他做了一个实验:把猴子甲和猴子乙用一道开了一个小洞的玻璃墙分隔开来,然后他给了甲一块尖状石头,给了乙一个用硬塑料纸封了口的透明大盒子——里面装有六枚果实。只见乙开始在抓耳挠腮地想开启盒子的办法。这时,甲就赶忙把那块尖状石头从玻璃墙的小洞口递给了乙。乙拿到石头后,就用它砸开了盒子的塑料封口。动物学家以为,乙付出的力气多,功劳大,它要么会独吞了六枚果实,要么只给甲分一小部分。但结果出乎了他的预料:乙取出果实后,毫不犹豫地把其中的三枚从小洞口递给了它的合作伙伴。

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个实验后,不禁惊叹于猴子的智力水平了,甚至可以说,它们的合作与公平意识在某种程度上要比有些人强得多。

一个人要想干成一件事情,就必须明白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懂得在合作中充分考虑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弥补自己的短处和缺点,并且要懂得多为合作者着想——只有这样,你才会用自己的善良和诚信的品格在人生的道路上建起许多通向成功的桥梁,最终摘取到梦寐以求的甜蜜果实!

1.动物学家用猴子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两只猴子都有私心的话,可能会产生哪两种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什么是“合作与公平意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猴子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遇到过需要与别人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吗?你是怎么做的?你觉得自己的做法对吗?如果不对,今后打算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