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西师大版(2003)|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快车。
精益求精
我父亲被称为一代漫画大师。在艺术上,他具有很高的造诣(yì)。他的漫画往往寥(liáo)寥几笔,就能使人物栩(xǔ)栩如生。尽管如此,他还是精益求精,坚持不懈(xiè)地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他作画哪怕有一点小缺点,例如图章的位置不对,稍微影响画面的平衡(héng),他宁可重新画。
有一天父亲带我到烟雨楼去玩。当我剥吃南湖菱(líng)的时候,忽然听到邻座有几位游客提到父亲的名字。我正要说话,父亲示意我不要作声,而他却聚精会神地去“偷听”他们的议论。其中有个人说:“丰子恺(kǎi)画的人真怪,有的没有五官,有的脸上只有两条横线。这难道是时髦(máo)吗?”其实这样的画法叫做“意到笔不到”,可以更含蓄(xù),更耐人寻味,更给人以遐(xiá)想的余地。但是父亲还是采纳(nà)了那位茶客的意见,从此在人物的刻画上下更大的功夫,注意通过生动的姿态来表达没有五官的面部神情。
(1)作者的父亲名叫        ,是著名的   
         
(2)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①学问、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    )
②非常少的几笔。(    )
③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
④(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
(3)“父亲还喜欢听取批评的意见。在他的‘画师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赞美的话不足道,批评的话才可贵。’”这个句子应补在“         
                          ”这句话前面。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心灵上的大桥 窗外下着毛毛细雨,我被一道题难住了。唉!该怎么解呢?我坐不住了,就
雨里走去。
在通往乡问的小路上,我遇到了一个大约六七岁的小男孩,他蹲在一滩积满了雨水的水塘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身上,头发梢上不断地滴着雨水,可他好像什么也没发觉。
“小弟弟,你在干什么呀?”我疑惑地问。
“造桥呗。”他连头也没抬,只将手中的一叠小木头往水塘里排列开去。
“造啥桥啊?”我好奇地又问一句。
“造大桥。”他边回答,边将一块较大的木头往已造好的“桥墩”上放去。
“哦,‘大桥’造好啦!大家可以过桥了!”小男孩高兴地跳了起来。“啪”的一声,一脚踩得泥浆溅了开去,“大桥”倒塌了。
男孩抓了抓头皮,不声不响地蹲下来,心疼地捡起木块,重新搭了起来,嘴里还嘟囔着:“这座木头桥不好,我长大了要造座又大又牢的桥。”
我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木头桥”虽然没有搭成,可是男孩的心里已建起了一座理想之桥……他那种坚持不懈、刻苦学“造桥”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不禁自问:“难道我不能像他一样,去解开难题吗?”
我转身朝回家的路上走去。离小水塘越来越远了,可当我回过头来,透过蒙蒙细雨,隐隐约约看见小男孩还在认真地造着“大桥”呢!
是啊,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
1.用“______”画出文中小男孩坚持不懈,刻苦学“造桥”的有关句子。(画出两处)
2.在正确答案后的括号里画“√”。
(1)文章的结尾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A. 照应文章的开头。 ( )
B. 总结全文。 ( )
A.点明中心。 ( )
(2)“男孩的心里已建起了一座理想之桥”,这座“理想之桥”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又大又牢的桥。 ( )
B. 树立起远大而崇高的理想。 ( )
c. 造福于人类的大桥。 ( )
3.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我”被________________深深地感动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