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鄂教版(2003)|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mèn mēn)雷滚动。顿时人声鼎fèi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 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zhú)渐拉长,变粗,(横卧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bìng bìn)进,浩浩荡荡地飞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tàn chàn)动起来。

1.在文段括号内用“——”选出合适的词语。
2.用“\”画去文段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顿时—(      )       逐渐—(      )
犹如—(      )       颤动—(      )
4.选文第1自然段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________,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________
5.用“——”画出第2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这个句子具体形象地描绘了从近处观看钱塘江大潮(       )。(只填序号)
①景象非常壮观       ②所听到的声音       ③所看到的样子       ④所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样子
6.“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中的“水墙”指_____,说明了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             )般涌来,江面上依旧(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山崩地裂   风号浪吼   水天相接   风平浪静   漫天卷地 浩浩荡荡
2.选文按照由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失衡来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一自然段中的“_______”和“_______”两个词语中可以看出观潮人的热情之高,这两个词语形象地写出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从侧面衬托了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5.如果此时你也站在大堤上观看钱塘江大潮,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短文,回答问题。

《观潮》节选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ér   ěr)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chàn   zhàn )动起来。

1.在文中“      ”上按课文内容填空。
2.在文中括号内用“√”标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3.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这段话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句?为什么?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段话,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我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观潮》,回答问题。

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1.请指出本文中观潮的时间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镇。
2.短文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潮水变化很有层次,请根据原文意思,填入合适的词语:
风平浪静( )拉长变粗白浪翻滚(     )战马并进恢复平静
4.作者写了人群的变化,侧面表现钱塘潮的壮观。找出两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找出一处使用比喻的句子,说说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这样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能认真阅读短文,仔细作答。

卖镜子的人

从前,有个卖镜子的人,他卖各式各样的镜子:大的,小的,圆的,方的……他的镜子质量很好,他的口才也不错,生意做得很红火。但是,他忙于经营,连饮食起居、梳洗的时间都没有,外观逐渐邋遢(   ,自己(竟然       虽然)丝毫没有发觉。后来不知怎的,买镜子的人越来越少了,生意也越来越清淡。

有一天,他在集市上铺开摊子,好多人围过来看货,他就向大家宣传开了。

一位顾客手里拿着一面挑好的镜子,本(打算   计算)买,但端详了一下他的脸,忽然扑哧一笑,放下镜子,扭头就走了。

卖镜子的人不明白 拉住一位老人问 怎么 我的话错了吗 老人慢慢地说:你的话倒是没错,不过,你拿镜子照照自己的脸吧!

卖镜子的人拿起镜子一照,(顿时   及时)羞得满脸通红。原来他每天只是胡乱擦洗了一下脸,从没拿镜子好好照过自己。他的脸啊,竟像唱戏的大花脸似的。

他终于懂得了:一个卖镜子的人,必须以自己清洁的脸,作为自己照镜子的最好证据。只有这样,(宣传   宣告)才会有说服力,不然,任凭有多好的口才也没用。此后,他很注意梳洗整容了,生意也一天天好转了起来。

1.去掉括号里搭配不合适的词语。
2.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从文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肮脏 ——(        )        糊涂 ——(       )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清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这篇短文先写卖镜子的人起初                       ,但是由于               ,结果                       。后来,在一位老人的提醒下,他终于明白了                                       
6.短文的中心是(        )。
A.要让别人买自己的镜子,自己要先照照镜子。
B.要让别人相信自己,不仅靠口说,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表率。
C.要想生意好,要把自己的外貌衣着整理干净、整洁。
D.卖镜子的人之所以生意不好,是因为他不爱照镜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完成练习。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遥望洞庭山水翠,

(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画“(     )”的句子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把____________。把_______比作________
3.诗人遥望洞庭湖看到了什么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这首诗是______ 被贬官后,途经洞庭湖所作,描写了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感情。
5.你还知道刘禹锡的其它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1.选文是按(        )顺写的,请把表现这个顺序的几个关键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
2.读了选文第2自然段,你仿佛看到了(              ),听到了(               )
3.读下面这首诗,诗的前两句写的是,潮来的时间以及声响和气势,请用把上面短文中描写潮来的声响和气势的句子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后两句写的是________的情景,同样也把上面短文中相关描写的句子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
浪淘沙(其七)
唐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旅行团宣传海报,完成练习。

1.该旅行团的目的地是_________ (城市名),往返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________旅行所需时间是______________
2.该旅行团能参观到的景点不包括(   )
A.雷峰塔B.三潭印月岛C.灵隐寺D.西塘古镇
3.如果想以最低价格报名参团,可以选择______________日出发。
4.小新参观了西湖全景,想在游记中引用一首古诗,最恰当的是(     )
A.《望天门山》B.《望洞庭》C.《山行》D.《饮湖上初晴后雨》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课文片段,做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1.在想象选段描写的画面时,我们可通过“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这两个词组来想象江潮的(     ),通过“一条白线”来想象江潮的(      )
A.声音                  B.样子                    C.气味
2.从描写江潮声音的词语中,我们可感受到江潮的____________
3.如果给选段配一幅图,下列(     )项最适合。
A.B.C.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精彩片段回放。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渐渐(      )                       好像(      )
2.“一条白线”指的是_____________,“出现一条白线”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描写了________(潮来之前   潮来之时   潮头过后)的景象。
4.唐朝诗人孟浩然在《与颜钱塘登樟望潮作》中写道:“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文中哪句话描写的是这句诗的情景?请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