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红杜鹃
离开黄龙沟已经两年多了,我却经常想起那万绿丛中的杜鹃花。
那时,每当花开时节,我都要上山去采杜鹃花。有一次,我看见一位老大爷正把一束杜鹃花放到墓碑上写着,革命烈士之墓的墓前。我便问老爷爷:“这里怎么有烈士墓呀?”他看了我一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个八路军伤病员在这个村子里养伤,边帮乡亲们干活,边向乡亲们宣传革命道理。乡亲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精心地照料他们。他们很喜爱杜鹃花,说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后来,日本侵略军进行扫荡,为了掩护乡亲们安全转移,他们拖着受伤的身体,穿行在杜鹃花从中,把敌人引到这个山坡上,子弹打光了,就拉响手榴弹冲入敌人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望着老爷爷放在墓前的杜鹃花,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鱼水情深的动人情景,烈士们宣传革命道理时的音容笑貌和英勇抗敌、慷慨赴死时的悲壮场面。是他们,是无数像他们一样的人,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望着满山遍野的杜鹃花,一簇一簇,像一片片红霞,散落在山坡上,像一团团火焰,映红了幽静的山野,她默默地点缀着大自然,散发出阵阵芬芳。那么美好,那么可爱。她的蓬勃旺盛,不正是中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象征吗?
红红的杜鹃花,她是烈士们的鲜血染成的,她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永远不会凋谢,永远开在我们后来人的心中。
1.短文第1自然段表面上写想起杜鸭花,实际是指想起( )A.老爷爷 | B.八路军 | C.乡亲们 | D.黄龙沟 |
A.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 | B.军民鱼水情的象征 |
C.战士流血牺牲的象征 | D.将来美好生活的象征 |
A.托物言志 | B.借景抒情 | C.直抒胸臆 | D.借物抒情 |
A.“灯光”代表着幸福的生活,寄托着作者对革命战士的深切怀念之情。 |
B.正是千千万万个“郝副营长”身上所具有的精神之光,才最终点亮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之光。 |
C.“灯光”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象征着新时代幸福的生活。 |
D.表达了作者对天安门广场上千万盏灯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的赞美。 |
A.福州作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
B.高高的山上开满了许多美丽的鲜花。 |
C.我用了整整九天左右的时间才把这本书看完。 |
D.郝副营长即使只有二十二岁,但已经打过不少仗了。 |
A.一个孩子正在灯下 |
B.“我明天要去少年宫,你能和我一起去吗?”他 |
C.在这 |
D.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 |
A.感到温暖 沉入回忆 | B.茂密的沙柳林 微弱的亮光 |
C.剧烈的围歼战 自制的烟卷 | D.宏伟的建筑 认真地思索 |
A. | B.电 | C. | D. |
A.瞻仰 |
B.环顾 |
C.鸟瞰 |
D.憧憬 |
A.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灯照耀着建筑。) |
B.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真的没见过电灯(反问句: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怎会见过电灯?) |
C.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把字句:敌人的机枪把他打中了。) |
D.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炸药包爆炸声。(换一种说法:震天动地的炸药包爆炸声,接着就是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 |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到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就在这时,嚎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美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拖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巨大的响声震得地动山摇,前进的道路炸开了。战士们冲过烟雾,沿着董存瑞开辟的道路杀向敌军司令部,消灭了全部敌人。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
1.找出文中的一对近义词(四字词语):A.视死如归 | B.贪生怕死 | C.死里逃生 |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围墙里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1.“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指( )A.半个小时后,战斗打响的时刻。 |
B.后续部队找不到突破口,进攻受阻,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刻。 |
C.重物系在一根头发上,即将坠落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