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感悟。

草 船 借 箭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本文节选自我国著名古典小说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人物特点。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才干——(          )                  妒忌——(           )
推却——(          )                  惩罚——(           )
4.周瑜给诸葛亮造箭的时间是“十天”,为什么诸葛亮只要“三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文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主要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延迟 缓慢)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用途     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 居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1.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假话(      )               疑惑(      )
探听(      )               计划(      )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这句话用了反问修辞手法。将它改成陈述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开展最感动读者的人物评选活动,你准备把票投给文中出现的三个人物中的哪一个?为什么?(理由要充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时候大(漫 幔)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进 近)曹军的水(zài  zhài)。诸葛亮下令把船头(cháo  zhāo)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请你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___(zài  zhài)      ________(cháo  zhāo)西
2.请你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
(漫 幔)________天      靠________(进 近)
3.“诸葛亮笑着说:‘……’。”从这一“笑”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箭的经过突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表现在(______
A.他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摆开,两面受箭。
C.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守信,特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
D.诸葛亮是神仙,能掐会算。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2.周瑜要杀孔明的原因是_______,使用了什么计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列描写所反映出的人物性格。
(2)瑜大惊曰:“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_____
(2)瑜曰:“吾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_____
(3)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_____
4.你能说说下列人物语言的潜台词吗? 
(1)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置酒相待曰:“待军事毕后,自有酬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明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草船借箭》选段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他对诸葛亮说:“我们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枝。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枝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营里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执行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几杯酒就走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照办             推却
2.联系上下文,判断句子的意思,对的打“√”,错的打“×”。
1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  )
2周瑜问:“10天造得好吗?”这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  )
3.填空。
1周瑜很高兴,他高兴的原因是
2从画横线的句子中,我们不难可以看出诸葛亮
4.“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罗贯中笔下的《     》。我不读过其中的许多故事。比如“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鲁肃:在“和”与“斗”中周旋
1.识大局,联刘抗曹:当时,曹操势力最强,大兵压进,孙权联刘抗曹,准备____识大局。
2.巧周旋:作为____的部下, 同时又是____的朋友,鲁肃在极力____。知道周瑜和诸葛亮在斗智斗法,只好在两者之间周旋。周瑜的命令不____,诸葛亮的要求也尽量____
3.有情义
(1)私自拨船:这里的“私自”指的是________。因为诸葛亮说了,若让周瑜知道,计划________
(2)吃惊:当鲁肃知道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之计时,吃惊了。担心____。这说明诸葛亮的借箭之计是一步险棋。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诸葛亮: 用“借”箭妙计
1.识周瑜,早有计谋: 怎么敢______?我愿意立下军令状,______造不好,甘受______。这说明此时诸葛亮已经______。他知道周瑜用心狠毒,但此时他有了___。
2.识鲁肃,借船成功
(1) 填空: 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______知道,他要是知道了,______就完了。
(2) 分析: 这里的“妙用”,鲁肃是不知道的。但如果周瑜知道了,会______,实施“借箭”的计划就会______。但诸葛亮料想鲁肃为人______,是不会______的。
3.识天气,大雾漫天
(1) 这时候______,江上连______都看不清。这一次的雾,是诸葛亮在立军令状的时候就已经看出了的。这说明____________。
(2) 雾在借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有雾,曹操____________,才给______带来可能。
4.识曹操,定会放箭
(1)雾这样大,曹操一定____________。这说明诸葛亮知道曹操______,在不明白真假前,是不会____的。
(2)他派人去旱寨调来______,到江边_____。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____,箭好像______一样。箭才是诸葛亮想要的东西,看来,这一切只不过是在验证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主体探究
周瑜: 设“造”箭陷阱
1.根源是“妒忌”:周瑜看到诸葛亮______,心里很______,就设计来______
2.“明”中为难:现在______,想请先生负责______。这是公事,希望先生______。“赶造”说明______;周瑜把这样的“公事”交给诸葛亮,显然______ 。
3.“暗”中破坏: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______,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______
4.周瑜的“高兴”: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______,又______。周瑜的“高兴并不是因为箭,而是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探源。
1.《一国演义》
(1)全名为《________》作者是元末明初的______
(2)地位: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最早的一部______小说,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罗贯中将______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______
2.《草船借箭》
(1)出处:《三国演义》第______回。
(2)“草船借箭”是_______ (战役名)里的著名桥段,这场战役奠定了______的基础。曹操损失惨重无力南下,给了____________休整和扩展实力的机会。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面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东吴吕蒙,勇敢善战,二十多岁就已成为名将。但他出身贫寒,早年没有读书机会。在吴主孙权的启发下,他于繁忙的军旅生活中,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发奋读书,越读越起劲。随着知识面的不断扩大,见解也日益深刻。军师鲁肃领兵经过吕蒙驻地,以为吕蒙是个大老粗,不屑去看他。部下有人建议,吕将军进步很快,不能用老眼光看他,还是去一趟吧!
鲁肃前去看望,吕蒙设宴招待。席上,吕蒙问:“军师这次接受重任,和蜀国大将关羽为邻,不知有何打算?”鲁肃答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时再说吧!”吕蒙听了,婉言批评说:“现在吴蜀虽然结盟,但关羽性同猛虎,怀有野心,战略应该早定,决不能仓促从事啊!”并为鲁肃筹划了五项策略。鲁肃听了,非常佩服,并拍着吕蒙的背亲切地说:“我总以为老弟只会打仗,没想到学识与谋略也日渐精进,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哪!”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