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危机,引发关注
【汉字危机】
在这个手不离键盘的时代,你有多久没写过信了?在这个信息靠“刷”的时代,你有多久没有仔仔细细地看过一篇好文章了?在这个提笔忘字的时代,你会为一个汉字“较真”吗?
最近一段时间,主打汉字听写的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走红,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已“不会写字”,也再次激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汉宇危机”成为一个令人非常不安的话题。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并不是汉字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致敬“颤抖体”】
《咬文嚼字》刊物主编郝铭鉴通过微博寻找郑州的一位老人,他在微博中说:“收到郑州一位老人的来信,他想问一问‘醎酸而已’中的‘醎’是个什么字,老人查了五本辞书也没查到。我很想给他回封信,告诉他‘醎’就是‘鹹’,简化字的写法是‘咸’,指我们熟悉的盐的味道。”但是,老人的字迹“每一个字都在颤抖写得十分艰难”。字迹模糊的信封上只依稀辨认出“郑州市任砦北街3号院”。主编经过实地查访,才打听到这封信是一个爱学习出了名的八十岁老人李振亚写的。因为身体患有疾病,下笔会抖,所以字不清楚。主编问老人为什么这么较真,他说:“不弄清这个字,就放不下这个事儿。大家都认真起来,中国的文字定能搞好。”
【汉字盛宴】
央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宇听写大会》在中夹电视台综合频道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节目邀请国内语言专家担任裁判和解说,央视著名播音员轮番担任读词考官,从32支参赛代表队中决出一名年度汉字听写冠军。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金越介绍:“这不是一个秀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朴,但却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域外之音】
法国规定“法产商品的商标必须使用法文”,并且为抵制英语的“文化侵略”,不惜从立法层面上捍卫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韩国主张“立志于国语发展和国语文化创造”;俄罗斯甚至把保护母语纳入了国家安全战略;在邻国日本,从小学到初中都有习字和书法课,文科大学里书法也是必修课。
1.“醎酸而已”一词中的“醎”字就是简化字“①从古至今,很多知名人物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热爱阅读。
②曹操不仅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诗人。他爱读书,曾在家乡亳州城外筑一石室,“春夏习读书卷”。在以后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他在处理军务、政务之余挤时间读书,进行业余自修,一直保持着读书的热chén 。
③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但他从不钻进书堆,死记硬背,只“观其大略”,通过泛读掌握其实质。以此之法,他广泛涉猎经史典籍、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未出茅庐便知天下形势。后辅佐刘备,极为
④鲁迅12岁进入 (地点)师从寿镜吾先生读“四书”“五经”。寿镜吾先生是方正渊博的宿儒,给少年鲁迅颇多教益。鲁迅曾自己做小书签,中间手书“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以此提示自己读书专心致志。刻苦的攻读为鲁迅日后的创作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⑤倘若我们能效仿先贤【甲】 ,【乙】 ,【丙】 ,那么必将真正领略“读书是福”的意境。
1.文段中粗体字的笔顺、横线内填写的汉字及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阅”的第一笔是“、” 枕 |
B.“阅”的第一笔是“|” 忱 |
C.“阅”的第一笔是“|” 枕 |
D.“阅”的第一笔是“、” 忱 |
A.宿舍 | B.星宿 | C.宿将 | D.整宿 |
A.骑马去郊游 | B.放牛归林中 | C.童子进学堂 | D.雪中寻腊梅 |
A.①②③ | B.③①② | C.①③② | D.③②① |
A.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深思。——朱熹 |
B.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
C.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郭沫若 |
D.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
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
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
于是,他们赶着马车循声向前。没多久,他们便看到一位不寻常的人,身上挂着镰刀,系着白带,在那里痛哭,然而却不是哀丧之哭。
于是孔子下车,上前问道:“先生,请问您是什么人呢?”
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
孔子问:“您现在并不是服丧的时候,为何会哭得这样悲伤呢?”
丘吾子哽咽地说:“我此生有三个过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觉悟到,但已经是追悔莫及了。”
孔子便问:“您的三个过失,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希望您能如实告诉我,不要有什么隐瞒啊!”
丘吾子悲痛地说:“我年轻时喜欢学习,可等我到处寻师访友,周游各国回来后,我的父母却已经死了,这是我的第一大过失;在壮年时,我侍奉齐国君王,然而君王却骄傲奢侈,丧失民心,我未能尽到为人臣的职责,这是我的第二大过失;我平生很重视友谊,可如今朋友间却离散断绝了,这是我的第三大过失。”
丘吾子又仰天悲叹道:“树木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刮个不停;儿子想要侍奉父母,父母却不在了。过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的,是年龄啊!再也不能见到的,是父母啊!就让我从此辞别这个人世吧!”
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尽了。
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记着此事,这足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啊!”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A.他想辞别这个人世,投江自尽 |
B.周游各国回来,父母已经死了 |
C.侍奉齐国国君,却未能尽到人臣的职责 |
D.重视友谊,朋友之间却离散断绝 |
砸 锅
生活中,事儿没办好叫“砸锅”。人们为什么这么说,“砸锅”最初指的是什么,它是因何而来?
“砸锅”一词源于戏曲行业,是戏曲界的行话。在戏曲表演中,经常出现不同剧种的演员同台演出的现象,人们称这种现象为“两下锅”或“三下锅”。这里的“两”和“三”指的是两种、三种;“锅”自然指的是戏曲。“两下锅”“三下锅”指的就是不同剧种同台演出的表演形式。采取这种演出方式,并不是说各种戏曲杂糅在一出戏中演出,而是各戏种独立出演,保持自身戏曲风格,同台不同戏。通过这种形式,曲艺艺人们可以相互吸收借鉴其他戏曲流派的表演长处,完善自身戏曲的不足。
不同于上述表演形式,戏曲界还有另外一种“两下锅”。它是将两种戏剧风格融为一场戏剧中,即同一出戏剧中,前半场用一种曲风演出,后半场用另一种曲风演出。像这样的“两下锅”比较有名的戏曲有:京派名家梅葆玖与豫剧名家马金凤合演的《穆桂英挂帅》;京剧艺术家杨春霞与昆派艺术家蔡正仁合演的《桃花扇》;京派李宏图和汉剧李仙花合演的《蝴蝶梦》等。这种演出形式并不常见。
随着曲艺被广大国人接受,戏曲行业的一些行话也在大众中流传开来。“砸锅"开始指戏剧演出不成功,戏曲演员被观众喝倒彩,后渐渐引申为做事情失败。如今,人们早已经淡化了它在戏曲中的内涵,而专指事情办砸。
(选自《图解国学知识 全新图解版》)
1.在括号内填上不同的量词。A.利用不同戏曲的表演长处在一出戏中演出。 |
B.各戏种独立出演,保持自身戏曲风格,同台不同戏。 |
C.两三种戏曲形式融为一场戏剧中。 |
问题 | 愿意 | 一般 | 无所谓 |
你愿意深入了解本地民族文化技艺吗? | 55.92% | 37.28% | 2.37% |
你愿意法定节假日增加中国传统节日吗? | 86.09% | 8.88% | 2.97% |
A.大多数同学愿意了解本地民族文化技艺,但不愿意法定节假日增加中国传统节日。 |
B.大多数同学愿意深入了解本地民族文化技艺,但只有少数同学愿意积极参加宣传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 |
C.大部分同学非常愿意积极参加宣传保护传统文化的活动。 |
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使用。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远远胜过了“有”。
再比如宴席上的酒壶酒杯。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主人和客人举杯喝酒,一杯又一杯,但就是不见吃饭吃菜,可客人也一样“饱”了。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京剧趣谈》节选
1.京剧表演中,在道具使用方面的特点是什么?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间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 )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 )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他,对他钟爱有加。
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长大的。为了走出生命路途中的泥泞,作者刚跨出校门便去高加索部队当兵。屠格涅夫听闻后产生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很大的轰动,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 )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 )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来是因为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并无当作家的想法。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让他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他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的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在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写的这句话,竟影响了这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我想,我为什么除了做小偷,就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与欣赏对立的是漠视与诋毁。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梅兰芳摔盆
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台上擅长饰演旦角,也就是女性角色,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深受大众喜爱。可是,作名男性,要把握好女性角色的心理、表情,难度不小。
一次,为了表现一位女性吃惊的样子,梅兰芳一再思索,把女性吃惊的样子反复模仿了几遍,总觉得不够味儿。这天,一回到家里,梅兰芳趁正在整理衣服的妻子不注意,随手抄起一个瓷盆狠狠地往地上摔去。冷不防听到“咣当”一声巨响,妻子惊得身子一抖,大叫一声,手里的衣服也扔到了地上,半天才说出话来。妻子的这一吃惊的神情,梅兰芳看得清清楚楚。后来据此反复琢磨,巧妙地融进他的表演中,将人物演绎得更加活灵活现。
1.用换词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观舞记(节选)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 );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 );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 );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 );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过(小妹妹拉达,有时单独舞蹈,有时和姐姐配合,她是一只雏凤!形容尚小而功夫已深,将来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我实在描写不出,只能借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mán)斗薮(sǒu)龙蛇动”来概括了。
1.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