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①【A】少年时期袁隆平曾目睹家乡人们饿得前胸贴后背,决心要让人们吃饱饭。 一天,他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他和朋友们坐在稻穗下乘凉……这个“禾下乘凉梦”烙印在他的心中。

②【B】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发现了一株有230粒稻谷的稻子!他开心的压抑不住心跳,给它取名“鹤立鸡群”。第二年,“鹤立鸡群”的种子长出的稻子并不好,高高矮矮,参差不齐,这是什么呢?原来,“鹤立鸡群”是有优势的天然杂交水稻。“天然杂交水稻属于偶然现象,我可以研究人工杂交水稻!”想到这里,袁隆平充满了干劲。

③1964年6月下旬,正是早稻吐穗扬花的季节,袁隆平和妻子在湖南安江农校周边的稻田里开始了寻找之旅。因为在强光下观察效果最好,所以袁隆平总是在烈日炎炎的中午,走进蒸笼一样的稻田,他肩上斜挎着一只标本夹,右手一只镊子,左手一个放大镜,一朵一朵地观察稻花。串串汗珠不断从他的脸上滚落下来,身上的白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变得有些发黄。只见他不时用衣袖胡乱擦一把脸,接着又低头沉入放大镜下的 微观世界。在他眼里,除了田野里那些正开得洋洋洒洒的稻花,世间其他的一切事物仿佛都已不复存在。

④一天,两天,三天……十三天过去了,袁隆平大海捞针般的寻觅毫无进展。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好不容易走到田头的苦楝树下,靠在树干上,就昏了过去,醒来之后,他喝了几口水,又走进稻田。妻子埋怨他:“你不要命了。”他笑着说:“命还是要的,这条命要跟时间赛跑呢,再不抓紧,过几天扬花季节就要结束了。”

⑤十六天后,袁隆平在观察第6400株稻穗时,终于发现了第一株天然雄性败育株。 但太少了,不够做试验,袁隆平继续寻找。

⑥1965年夏天,袁隆平又找到了5株天然雄性败育株,他把这些稻株视如珍宝。春天来了,他在试验田里亲自耕耘,亲自播种,陪伴秧苗茁壮成长。好多年过去,试验仍然没有成功。袁隆平没有放弃,决定去荒野里寻找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

⑦1970年10月,袁隆平团队才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后来,这株野生水稻被取名为“野败”,成了杂交水稻的好妈妈。

⑧1973年,杂交水稻的研究终于成功了,解决了中国人吃不饱饭的问题。1979年杂交水稻首次“走出”中国,现已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推广,在国外的种植面积达数百万公顷。杂交水稻的研究,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

⑨因此,人们把杂交水稻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也名扬 中外。这个一生从未停下脚步的老人,从没忘记那个美丽的“禾下乘凉梦”。

1.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袁隆平及其团队的三次发现和研究经历,快速浏览全文,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开头发现和研究经历结尾
禾下乘凉梦A.发现和研究“鹤立鸡群”
禾下乘凉梦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三次发现和研究经历中,详写了(1)______。(填序号)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禾下乘凉梦”,起到了(2)_______的作用。
2.读句子【A】和【B】,说说加点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
【A】少年时期袁隆平曾目睹家乡人们饿得前胸贴后背,决心要让人们吃饱饭。
【B】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发现了一株有230粒稻谷的稻子!他开心的压抑不住心跳,给它取名“鹤立鸡群”。
3.第④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1)_____描写。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是(2)__________
4.2019年,袁隆平、屠呦呦等获得“共和国勋章”。阅读下面这则颁奖辞,结合文章内容,给袁隆平爷爷写一则颁奖辞。
【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带领团队攻坚克难,青蒿素的研究,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袁隆平】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家乡的小河

①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②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③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的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④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映在河水中。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粼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⑤傍晚的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两岸的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了灰暗的一片,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⑥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微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⑦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联系上下文,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①结实,牢固;       ②坚硬;       ③坚决地;④本来。       (      )
:①关;       ②遮盖,掩蔽;       ③乘人不备(袭击、捕捉)。       (      )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宁静——(      )             入睡——(      )
3.根据短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文中一句拟人句。并用“△△△”标注出拟人化表达的词语。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
6.快乐读书吧
(1)把作者和相对应的科普作品连起来。
高士其                           《看看我们的地球》
李四光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贾兰坡                           《灰尘的旅行》
(2)最近,我阅读了《______》这本书,最感兴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老猫虎子(节选)

季羡林

我从小就喜爱小动物。同小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它们天真无邪,率性而行;有吃抢吃,有喝抢喝;不会说谎,不会推诿;受到惩罚,忍痛挨打;一转眼间,照偷不误。同它们在一起,我心里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

十四年前,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这个虎子。刚到我家来的时候,比老鼠大不了多少。蜷曲在窄狭的室内窗台上,活动的空间好像富富有余。它并没有什么特点,仅只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身上有虎皮斑纹,颜色不黑不黄,并不美观。但是异于常猫的地方也有,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虎气,因此起名叫虎子。

它脾气也确实暴烈如虎。它从来不怕任何人。谁要想打它不管是用鸡毛掉子,还是用竹竿,它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得罪过它的人,它永世不忘。我的外孙打过一次,从此结仇。只要他到我家来,隔着玻璃窗子,一见人影,它就做好准备,向前进攻,爪牙并举,吼声震耳。他没有办法,在家中走动,都要手持竹竿,以防万一,否则寸步难行。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来看我,他显然是非常喜欢猫的。一见虎子,嘴里连声说着:“我身上有猫味,猫不会咬我的。”他伸手想去抚摩它,可万万没有想到,我们虎子不懂什么猫味,回头就是一口。这位老同志大惊失色。总之,到了后来,虎子无人不咬,只有我们家三个主人除外,它的“咬声”颇能耸人听闻了。

1.形成解释。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1)推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色俱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耸人听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体感知。
作者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老猫虎子。
3.获取信息。
用“        ”画出老猫虎子的外形。用一个词来概括它的外形特点:           
4.获取信息。
用“        ”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体现这一中心?打“√”。
(1)谁想打虎子,虎子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     
(2)“我”的外孙打过虎子,自此,虎子见到他就一直想要攻击他。(     
(3)有吃抢吃,有喝抢喝。(     
(4)爱猫的老同志伸手想抚摸虎子,虎子张口咬他。(     
5.形成解释。
下面对于本文的理解,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自然段先写“我”喜爱小动物,是为了引出下文,具体介绍“我”养的小动物——老猫虎子
B.“我”给老猫起名叫“虎子",主要是因为老猫睁眼睛时有虎气
C.文中对老猫虎子脾气暴烈的描写,说明了“我”并不喜欢老猫虎子
D.“它的‘咬声’,颇能耸人听闻了。”句中“咬声”加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指“咬人的名声"
6.评价鉴赏。
下面两个句子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①只要他到我家来,隔着玻璃窗子,一见人影,它就准备去攻击他。
②只要他到我家来,隔着玻璃窗子,一见人影,它就做好准备,向前进攻,爪牙并举,吼声震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创意运用。
学习作者观察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下图中的小金鱼,再用生动时语句描写它的外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

残缺的馒头

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日军56师团长驱直入,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国军展开决战。

距惠通桥不到50千米的泥泞公路上,开来5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穿少校制服的大胡子。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这里,国军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足一个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4天没进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再坚守24小时,不惜一兵一卒。

卡车在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押车官兵全部下了车,跑去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就在这时候,聚来不少饿得只剩皮包骨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馒头!”顿时,四野的饥民们一拥而上,钻进车厢去抢馒头!

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馒头的车前,嘴角抽搐着,双眼滴血,一咬牙将机枪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一片啪啪地枪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盯着车身,然后痛苦地闭上了双眼。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饿得双眼深陷,骨瘦如柴。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个馒头,双眼惊骇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大胡子少校浑身战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着:他丢下机枪,面朝饥民们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哪,前边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4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哇!你们……”

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人如石雕一般。

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连同她咬过一口的馒头也递上去,说:“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馒头是送到前边去的。这个馒头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请他们吃了多杀鬼子好吗?”

大胡子一下抱起小女孩,只一个劲地点头。他将脸贴着小女孩的脸:“你叫什么名字?女孩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叫尤小翠。”

大胡子颤声说道□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我一定要让你吃上又大又白的馒头□一定让你吃饱好吗□

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

所有的饥民们此时都将抓在手里的馒头默默地送回了车上。然后用最后一点力气抱起一块块填弹坑的石头……

车队终于怒吼着向怒江方向冲去……

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陷车的地方。大胡子少校手里提着一小袋馒头。耿师长手里也拿着一个馒头,一个发黄的有个缺口的馒头。他们在找一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

一个老大娘将他们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面前,老大娘说:“她家7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去的,她在3天前饿死了!”

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

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号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国军人会为你报仇!——小日本,中国人是不会死绝的!”

34年后,一位国军起义将军临死前拿出一个有个缺口且发黄的干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小青年们听。”

1.在文中的“□”打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血色黄昏,硝烟滚滚。”文章开头用了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次写到 “跪”,说说两次“跪”的不同含义。
第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 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对话、环境、情节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他们是个怎样的人(感受人物形象)。
大胡子少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女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饥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内容上讲,文章主要写战争,但作者并没有写战争的场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残缺的馒头”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深明大义,用自己的生命支持军队打击日本鬼子的伟大情怀的象征。
B.“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这一句话中,“挪”字既表现了小女孩因饥饿极不情愿的样子,又突出了她的害怕心理。
C.由“残缺的馒头”可见战争年代中闪烁的人性光芒,值得永远怀念和敬仰。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古诗中赞美荷花的确实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风雨袭来,它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烈日吐火,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阴凉处的鱼戏虾游。
  荷叶作为药材,可去火清热;作为特别的包装材料,荷叶不怕油污,不怕水浸,不怕烟熏;用荷叶煮成的粥,碧绿清香,清爽可口……
当人们欣赏荷花时___荷叶从不计较___不争名求利___不出风头___不论地位___它总是默默地工作___默默地战斗___
  荷叶是美的,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所以,我更爱荷叶。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团结—________    炎热—________
吸引—________    忘我—________
2.给短文的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填在内。
当人们欣赏荷花时________荷叶从不计较________不争名求利________不出风头________不论地位________它总是默默地工作________默默地战斗________
3.给短文加个题目。
4.我知道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
A.文章内容列举未尽。B.一时说不下去。C.语句不连贯。
5.我爱荷叶的原因是: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二。

繁星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wèi mèi)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zuì zhuì)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huái huán)里了。

1.这篇文章是(     )写的《繁星》,表达了对星空的(     )的感情。
2.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选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不同时段在三个不同地方观赏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4.选文展示了三幅繁星满天的画面,分别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等地方看到的。
5.第3自然段不仅写了星空,还写了作者的想象与感受,用“           ”画出一个表现作者想象或感受的句子。
6.针对这篇短文,你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读书院

夏夜静悄悄

夏夜,月光照进了小院里。

在大树下,有一位老爷爷在乘凉。离老人不远处,有一只小花猫。过了一会儿,老爷爷抬手扶着树干,慢慢地站了起来,伸伸懒腰,走进房间。

房间里一个孩子睡着了,在孩子的身边,有一张已经画完了的画。中间是一个池塘;池塘里有几枝荷花,还没有开放;一只蜻蜓蹲在上面,透明的翅膀平展着;远处,禾苗在风中点头;画旁还写了一首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

1.短文共( )自然短,第二自然段有( )句话。
2.孩子画的画中有池塘,还有(     )(     )(      )
3.我会照样子写词,写句子。
(1)透明的翅膀   美丽的(     )   快乐的( )     
(2)一(张)画   ( )          ( )
(3)在那大树下,有一位老爷爷在乘凉。
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
4.如果让你画一幅夏夜的图画,你会画些什么呢?想一想,把你的画介绍给大家。(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冬天来了,天空中下起了大雪,白茫茫的一片,整个森林都被大雪覆盖着。

一天,小羊和小猪要到城里去买菜,走着走着,“哎哟!”小羊重重地摔了一跤,小猪跟在后面,急忙去扶小羊,但他也差一点摔倒。它们都生气地说:“都是这个雪害得!一直下个不停,把所有的路都盖住了,叫我们怎么走呀!”

这时,小羊爬起来说:“别泄气,我有办法了!”说完小羊就用羊角当铲子,把雪铲开。小猪见了,也忙用大鼻子来拱。不一会儿,它们就开出了一条小路,可它们自己却累得満头大汗。树上的小鸟们见了,就赶快飞去叫来许多动物朋友,大家一起干。渐渐地,大家一起开出了一条放心路。

1.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
2.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小羊用(         )当铲子,把雪铲开。小猪见了,也忙用大鼻子来拱。不一会,它们就开出了一条(        )
3.这条放心路是(       )开出来的。
A.小羊B.小猪C.小鸟D.许多小动物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紫罗兰

我赞美紫罗兰,赞美它别具一格的颜色、姿态,赞美它顽强的生命力。

紫罗兰的叶子真奇怪,别的植物颜色是绿的,它却偏偏是紫色的,而且颜色是那样深,那样浓,好像有谁刚在那叶子上染上紫色,马上就要滴下来似的。紫罗兰的叶子狭长,跟竹叶的形状差不多。盘屈的茎枝毫无拘束地伸向四周,初生的芽儿茁壮向上。

紫罗兰的花是淡红色的。它好像是嵌在精致的紫色小船里的红玉石。紫罗兰的花十分小,有三片柔柔的花瓣,花瓣中间有几根黄色花蕊,就像戴着一顶顶金黄色的小帽儿,又像展翅欲飞的金蝴蝶。它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看上去,那几个花蕊好像正围着一个圆圈游戏,玩得多开心!要是你去闻,鼻子还未凑近,一股淡淡的香味早钻进了鼻孔。雨洒在叶面上,结成了一个个晶莹的小水珠儿,春风拂过,不时机灵地钻进泥土里。

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有一次,我和几个小朋友玩得高兴,一不小心,把一枝紫罗兰折断了。当时我很后悔,这么美的枝叶就要枯萎了,我的眼睛润湿了,呆呆地站在那儿。李阿姨见此情景,走过来对我说:不要紧,断了可以再插上,它又会生根,长出很多很多紫罗兰来。哦,没想到它的生命力这么强,离开了根,还能坚强地活下去。果然,不几天,那枝紫罗兰真吐出了嫩芽儿。

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

1.短文的结构方式是(       
A.总起——分述——总结B.总述——分述C.分述——总述
2.①短文开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短文结尾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的前六句,先写了紫罗兰花的________,接着写了紫罗兰花的________,最后写了紫罗兰花的________。
4.根据段意给短文分段。
第一段:写作者赞美紫罗兰。
第二段:写紫罗兰叶子和花的颜色,以及姿态。
第三段:写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
第四段:写紫罗兰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5.写出概括短文中心思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___作用。
A.概括这段内容。B.点明这段中心。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个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功”是“成”的基础。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奋斗,功到自然成。

一滴水从屋檐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须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水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

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成”,倒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灿烂的星光照耀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有着密切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________的,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________的。
2.对文中第三自然段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水滴能穿透石头。
B.水不停地滴,石头就能被滴穿,说明水的力量强大。
C.比喻只要有信心,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3.文中列举了哪几个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