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里的秘密
①我是前段时间来到石板镇的。小镇老是停电,得准备蜡烛。
②我一连找了三家杂货铺,店主都同样告诉我:“没有。”我很
③小镇上有四间杂货铺,我打算到剩余的那家去碰碰运气。店主看出我是新来的,直截了当告诉我:“你到街尾的老阿婆家去买吧,她那儿有。”这让我更奇怪了,老板怎么会知道老阿婆家卖蜡烛?
④于是,我顺着石板街一直走。走到尾,在一个缩进去的地方,果然有一个简陋的摊位,几块砖头和破木板搭的货架上摆着香纸和蜡烛。付钱的时候,我问老阿婆:“生意好吗?”老阿婆笑呵呵地说:“好,这不老停电吗?来我这买蜡烛的人多。不过老停电,也不好哟……”她抬起胳膊,把蜡烛递给我。我这才发现,老阿婆的腿不能动,估计是下半身瘫痪。我冲她笑了笑,满意而归。
⑤接连几个晚上还是停电,我到街上漫步。走着走着,我来到一家杂货铺,买了点东西,又跟老板闲聊起来。我好奇地问:“小镇老是停电,蜡烛生意应该很好,你为什么不进些蜡烛卖呢?”
⑥店主笑了笑,这才告诉我秘密。原来,老阿婆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他们几家杂货铺商议之后,偷偷有了一个约定:不卖蜡烛。
⑦听了店主的话,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1.请你概括第②—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A.老阿婆身体残疾,却还自食其力。 |
B.三家杂货铺都不卖蜡烛,“我”在第四家买到了。 |
C.四家店铺老板同情老阿婆,从他们约定不卖蜡烛的行为可以看出他们善良的心。 |
D.“我”终于知道了蜡烛里的秘密。 |
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
巨伞下的城市(节选)
如果说,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伞盖起来,你一定会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而付之一笑。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随着建筑科技、材料工业的飞速进展,这个“神话”已成现实。
威努斯基市是美国佛蒙特州的一座小城,地处美国东北部与加拿大交界的地方,人口不足两万,每年入冬,风紧雪骤,奇冷刺骨。可是在1980年,小城上空高高撑起一顶擎天巨伞,市区约3600万平方米的建筑、房屋、街道、桥梁、广场、绿地等,全在伞下。居民们有了这顶巨伞的庇护,再也不怕严寒的袭扰了。
举世罕见的巨伞是怎样撑开的呢?原来这把巨伞的伞柄是全市最高的一座11层的塔楼,楼顶上架起中心钢轴,在市区周围地面,深埋了60根合金钢的桩柱,从中轴纵拉60根高强度尼龙绳索与桩柱连起来,绳索之间串着许多支索,并把透光的有机玻璃塑料膜覆盖在上面加以固定。全部装置由电机控制,像伞一样可张可收,全城犹如一座巨大的玻璃亭子。
寒冬腊月,阳光射入,聚热不散,温暖如春。
伞面上还分组设置了轻巧的太阳能收集器,充分利用日光为全城供应热水。太阳能收集器可发挥聚热功能,虽然整个建“伞”的工程费用高达350万美元,但只要一个冬天,全城节省下来的取暖费用就可以补偿。
伞下的威努斯基市因此闻名全球,成为美国一处新的观光胜地。每到隆冬,各地游人络绎不绝,会聚于“巨伞”之下。
(选自《海外华人散文精粹 下》)
1.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的四字词语。A.整个建“伞”的工程费用高达350万美元。 |
B.巨伞下的小城居民,从此不受气候剧变之苦。 |
C.全城节省下了很多取暖的费用。 |
眼镜的“进化史”
眼镜是玻璃王国的“公民”。据说,早在公元1世纪,世界上就有了单片镜,是用宝石制作而成的。那时,制作眼镜的原料加工不易且价格昂贵,拥有眼镜是有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到了13世纪,才出现了真正的眼镜,它是用水晶制作而成的。有了眼镜,人们却不知道怎样佩戴它,有人把它缝在布帽子上,有人把它装在铁圈里,还有人把它镶在皮带上。
又过了两三百年,这个问题总算解决了。到了16世纪,出现了带手柄的长柄眼镜和夹在鼻子上的夹鼻眼镜。那时,人们购买眼镜是到眼镜铺子里去自由挑选,并没有经过眼科大夫的检查,眼镜度数不太精准。
现在有一种隐形眼镜,没有镜框子,也不用架在鼻梁上,它是眼皮下面紧贴着眼球的一种镜片,方便美观,但这种眼镜佩戴时间过长容易引起眼睛干涩。儿童的眼睛还处于发育阶段,并不适合佩戴隐形眼镜。
出现近视情况以后,是否需要马上佩戴眼镜呢?医生建议,在早期度数比较小的时候,如在100度以下,可以不用佩戴,平时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即可。但是,如果近视的度数在200度以上,就需要及早佩戴,这样也能减缓近视发展的速度。
科技日新月异,未来的眼镜将逐渐变为多功能的高科技产品,如现在已推出的“谷歌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进行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等。未来还可能出现“食品识别眼镜”“坐姿监督眼镜”……智能眼镜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1.根据解释找出文中对应的词语。A.眼镜是如何“进化”的? |
B.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
C.“食品识别眼镜”“坐姿监督眼镜”可能会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
邮票上的齿孔
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亨利·阿切尔去邮局寄信。他发现身旁
有一位外地人,正对着一大张邮票发愁。原来,那时人们常常买几十枚连成整张的邮票,寄信的时候,再用小刀裁开。很明显,那位外地人一定是忘了带小刀。
“先生,我想借您的小刀用一下。”
“很抱歉,我也没带。”亨利·阿切尔无可奈何地摊开双手。这时,那位外地人一抬头,看见了亨利·阿切尔西服领带上的别针,顿时,他微皱的眉头舒展开了。“先生,能借您的别针用一下吗?”
“当然可以,可是……”亨利·阿切尔疑惑不解地望着他。外地人接过别针,在一枚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儿小孔,然后很快地就把这枚邮票撕下来了。
亨利·阿切尔回到家中,脑海中一直思索着刚才在邮局发生的事。他想:要是在每枚邮票周围都打上小孔,那么,大张邮票使用起来不就很方便了吗?
不久,亨利。阿切尔发明了邮票打孔机。这项发明立即被英国邮政部采用。从此,世界各地都使用带齿孔的邮票。
1.那位外地人为什么“微皱的眉头舒展开了”?A.发明邮票。 | B.发明别针。 | C.发明邮票打孔机。 |
眼镜的“进化史”
眼镜是玻璃国的“公民”。早在公元1世纪,世界上就有了单片镜,是用宝石制作而成的。那时,制作眼镜的原料加工不易且价格昂贵,拥有眼镜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到了13世纪,才有真正的眼镜出现,它是用玻璃水晶制作而成的。有了眼镜,人们却不知道怎样佩戴它,有人把它缝在布帽子上,有人把它装在铁圈里,还有人把它镶在皮带上。
又过了两三百年的时光,这个问题总算解决了。到了16世纪,出现了安上手柄的长柄眼镜和夹在鼻子上的夹鼻眼镜。那时,人们购买眼镜是到眼镜铺子里去自由挑选,并没有经过眼科大夫的检查,眼镜度数不太精准。
现在有一种隐形眼镜,没有镜框子,也不用架在鼻梁上,它是在眼皮下面紧贴着眼球的一种镜片,方便美观,但这种眼镜佩戴时间过长容易引发干眼现象。儿童的眼睛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并不适合佩戴隐形眼镜。
出现近视情况以后,是否需要马上佩戴眼镜呢?医生建议,在早期度数比较小的时候,如在100度以内,可以不用佩戴,平时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即可。但是,如果近视的度数在200度以上,就需要及早佩戴,这样也能减缓近视发展的速度。
科技日新月异,未来的眼镜将逐渐变为多功能的高科技产品,如现在已推出的“谷歌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进行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等。未来还可能出现“食品识别眼镜”“坐姿监督眼镜”……智能眼镜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1.根据解释找出文中对应的词语。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①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②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画“ ”的句子中的“反复”“终于”能删去吗?为什么?A.在夜里,蝙蝠能利用超声波改变飞行的方向。 |
B.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发出的超声波。 |
C.雷达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耳朵。 |
D.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
《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
①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②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对文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理解A.科学家给世界带来了美丽的景象,科学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 |
B.雪下得很大,树上落满了像梨花一样的雪。 |
C.20世纪的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变化之快、之大,范围之广。 |
D.好像一夜之间,春风吹来,千万棵梨树上的花都开了。 |
A.登月和潜海 | B.电视和电话 | C.网络和飞机 | D.水车和船舶 |
A.飞机、火车等的发明让我们的星球变成“地球村”。 |
B.作者感慨人类上百万年来一直很以来很依赖自然。 |
C.写人类发明电视、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等。 |
D.20世纪科学成就非常巨大,如万树“梨花”改变人类生活。 |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中,“反复”的意思是①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①后来,科学家经过
②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读完这个选段,我知道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靠的是嘴里发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