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 ),带上干粮扛上铁锹( );晚上回来,( ),抽袋烟( )。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1.用“——”画出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美的启发
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一块难得的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怎么办?我制了一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一眼。这里仍旧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为此,我们一家人伤透了脑筋。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嘀咕了一阵,然后兴奋地告诉我一个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于是我们全家一齐动手,先将垃圾铲成一堆,接着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缝处勾出十分好看的图案,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了两笼翠竹,种在花坛的东西两旁。一天工夫,这儿完全变成了另一番景象。附近的居民( )没来这儿倒垃圾,( )纷纷把家里珍贵的花木慷慨地奉献出来,为这小小的花圃增美添色。
春去秋来,昔日的空地已经是花团锦簇,翠木葱茏,成了古城的一角风景。人们工作之余,便来这儿休息聊天,看书下棋。你瞧,一位小姐姐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着琴弦呢!
窗外,飘散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地歌唱……看着窗外那幅人与自然相映成趣的风景图,我蓦然懂得了: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热爱美,创造美!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jīn jìn)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晖)了。
A.意思转折。 | B.声音延长。 | C.解释说明。 |
A.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延续,而且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
B.青山因为有老人的不断看护、绿化,永远不会荒芜、老去。 |
C.这句话主要描写青山的苍翠,富有生命的活力。 |
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1.“淤泥”指( )A.河流、沼泽沉积的泥沙 | B.水库、池塘沉积的泥土 |
C.树下堆积的泥土 |
A.疑惑不解 | B.惋惜 | C.赞叹 |
“绿岛丰碑”谷文昌
在福建省东山县有个很特别的现象:每到清明节,这里的许多老百姓总是会“先祭谷公,后祭祖宗”。那么这位“谷公”是谁呢?他不是什么神仙,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就是原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东山岛东南部风沙肆虐,狂风起时飞沙漫天,吞噬田园,埋没房舍,严重破坏生产,威胁人们的生存。1950年,伴随着东山岛的解放,谷文昌来到了东山。他在探望饱受风沙侵扰的百姓时,关切地说:“不治服这风沙灾害,东山人民是没法过好日子的。要治穷,得先除害!”他研究制订了治理风沙的计划,并与县委一班人先后八次组织干部群众筑堤拦沙、挑土压沙、植草固沙、种树防沙……但这些举措的收效不大。他发誓:“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
1958年春,谷文昌向全县发出号召:“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绿化全海岛,建设新东山!”谷文昌带领全县老百姓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造林运动,短时间内栽种了20万株木麻黄树。但是没想到,这一年气温突然下降,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倒春寒把大部分树苗都冻死了。谷文昌一面呈请林业部进口木麻黄树种子,一面派干部到广东学习木麻黄树种植技术。之后,他还亲自建立了试验苗圃和试验林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谷文昌同志的带领和参与下,东山县的大面积试验林初步种植成功。
至1964年,东山全县造林约54.7平方千米,400座小山丘和20多平方千米的荒沙滩基本绿化,141千米的海岸线筑起了“绿色长城”。谷文昌还发动群众挖塘打井,修筑水库,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使东山的旱情得到了缓解。
谷文昌在东山县一干就是14年。14年中,他使一年四季飞沙走石的东山县境内变得处处有绿色地带,从根本上治服了一直侵扰人们的沙患。
1990年,东山县人民为谷文昌建造了一座半身雕像。
由于谷文昌的继任者们和人民群众锲而不舍地植树造林、改造自然环境,昔日山秃地荒的海岛,如今已变成了驰名海内外的“东海绿洲”。
1.谷文昌带领东山的干部群众治服风沙用了( )A.8年 | B.10年 |
C.14年 | D.20年 |
A.栽花种草。 | B.挑土压沙。 |
C.种植木麻黄树。 | D.筑堤拦沙。 |
A.他研究制订了治理风沙的计划,并与县委一班人先后八次组织干部群众筑堤拦沙、挑土压沙、植草固沙、种树防沙…… |
B.至1964年,东山全县造林约54.7平方千米,400座小山丘和20多平方千米的荒沙滩基本绿化,141千米的海岸线筑起了“绿色长城”。 |
C.谷文昌向全县发出号召:“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绿化全海岛,建设新东山!” |
D.谷文昌在东山县一干就是14年。 |
堆垃圾的地方。怎么办?我制了一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一眼。这里仍旧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为此我们一家人伤透了脑筋。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选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解释说明 | B.表示总结上文 |
C.表示话题的转换 | D.表示声音的延长 |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另一种东西”的含义:A.青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充满着生机,这样青山就焕发青春,永远不老 |
B.老人不仅留下了青山,还留下他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以及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老人的精神不老,青山也必将长青点亮智慧灯 |
风大作时,能逆( )吹牛马使倒( )行,或擎( )之高二三丈而坠( )。
1.在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