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回忆古诗,把诗句补充完整。A. |
B.半江 |
C.暮江 |
A.视觉 | B.听觉 | C.触觉 |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萧萧梧叶”让我想到的景象是A.诗句的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
B.这两句诗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特别是“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寒凉之感,又有远离家乡的凄凉之意。 |
C.诗句实际上描写的是诗人在他乡看到美丽景色后的激动和欣慰的心情。 |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__。
1.补全古诗。望洞庭
,潭面无风镜未磨。
,白银盘里一青螺。
1.默写古诗。天平山中
[明] 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
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
一路莺啼送到家。
A.指山的大小。 |
B.山路的远近。 |
C.山路的宽窄。 |
D.指山的深浅程度。 |
秋 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1.“我言秋日胜春朝”中“春朝”的意思是A.悲秋 | B.赞秋 | C.叹秋 |
A.“排”是推、冲的意思 | B.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凄美的画面 | C.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 |
秋 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
白云红叶两悠悠。
1.“A.清:冷清 | B.碧:碧绿 | C.“碧”指山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 |
A.三十里:十五公里 | B.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 C.一色秋:溪水和秋天融为一色 |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 , 。
挑促织, 篱落 。
1.补全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解释词语: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