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长春版(2003)| 一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绿 衣,斜风细雨不  归。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有误的一项是( )
A.(guì)B.(lì)C.(sāi)D.鹭(lù)
2.补全古诗( )
   ,绿   衣,斜风细雨不    归。
A.若笠 梭衣 需B.若笠 蓑衣 须C.箬笠 蓑衣 须D.箬笠 蓑衣 需
3.诗中“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真正原因是( )
A.因为有西塞山有白鹭,作者能感受到悠闲、舒适、舒展、自由。
B.因为有西塞山有‘桃花流水’意味着这里是一个‘世外桃源’。
C.因为只是斜风细雨,而且鳜鱼很肥美,所以他不想回去了。
D.对于诗人张志和来说,他不愿意涉足朝廷的风浪。
4.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渔歌子:曲牌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B.不须:不一定要。
C.箬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D.鳜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5.“青箬笠,绿蓑衣”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拟人C.借代D.对比
6.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歌子》的体裁是一首诗,其中的“子”是曲子的意思
B.这首诗第一句点明地点,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
C.第四句描写了捕鱼人的捕鱼的情态,乐而忘返。
D.全诗呈现出白、红、青、绿等色彩,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罗 (qún)B.一色(cái)叶C.芙(róng)D.始(jiào)
2.王昌龄,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     )
A.七绝圣手
B.诗佛
C.诗圣
D.诗魔
3.下列对这首诗中字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芙蓉:指荷花。
B.乱入:杂入、混入。
C.闻歌:听到歌声。
D.始觉:开始睡觉。
4.这首诗描写的是(    )
A.水仙花
B.荷花
C.月季花
D.桃花
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象征
C.夸张
D.拟人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B.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
C.诗的前两句侧重于主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客观感受。
D.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______________。

1.下列关于字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啼:叫。
B.“旗”是左右结构,第三笔是“撇”
C.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D.烟雨:如烟般的蒙蒙细雨。
2.杜牧是晚唐诗人的代表,人称“小杜”,与他并称为“小李杜”的是( )
A.李商隐B.李白C.李清照D.李煜
3.补全诗句(  )
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
A.多少楼台烟波中
B.多少楼台风雨中
C.多少楼台烟雨中
4.选出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所描写的季节景色不同的一项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D.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5.《江南春》一诗中审美之中不乏讽刺的是哪一句( )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描写了江南的秀丽景色,表达了对江南风景的赞美之情。
B.第三、四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表面上是写江南的景观——寺庙,实则是抒情。南朝修建的那么多宏伟壮观的庙宇楼台如今都繁华不再,表达了万事万物经不住历史长河的洗涤,终为土灰。是人借此讽刺唐统治者要引以为戒,多为民谋福利。
C.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
D.“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南朝”是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陈、宋、梁、齐四个政权。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1.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移舟泊烟渚(zhǔ、zhě),日(暮、幕)客愁新。
A.zhǔ 暮B.zhě 幕C.zhǔ 幕D.zhě 暮
2.下列对这首诗中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移舟:划动小船。
B.客:指作者自己。
C.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D.泊:漂泊
3.下面诗句中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是( )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C.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D.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4.不是孟浩然所写的诗句是( )
A.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诗中后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对偶C.排比D.夸张
6.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抒发旅途愁思的诗。
B.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愁思,统领全诗内容的是“新”字。
D.以“新”说“愁”,别具一格。停船夜泊,本该好好休息,谁知在这鸟儿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新”字写出了诗人的愁苦时时而生。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下面括号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qū qǔ)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崖)。
A.qū 崖B.qǔ 涯C.qǔ 崖D.qū 涯
2.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B.九曲:九条河。
C.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D.自天涯:来自天边。
3.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运用典故表达诗人迎难而上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5.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为黄河放声歌唱,下列关于这首描写黄河的古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滔滔黄河的来龙去脉和雄伟气势。
B.前两句在歌咏万里黄沙,赞扬它们敢于乘风破浪,有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同时也是在歌颂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C.诗的后两句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把黄河汹涌澎湃特点写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D.诗的后两句写刘禹锡对生活在银河边的牛郎织女的恬静生活无比羡慕,因为作者当时被贬官后变得消极沉沦。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本诗作者是刘禹锡,有“诗圣”之称。
B.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星宿名称。
C.这首诗用夸张等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气势大起大落,给人一种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一不留神就会落后于诗人的思路。
D.诗人在叙写离开黄河“直上银河去”的愿望中,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忽见”中“见”的读音为( )
A.jiànB.xiànC.xiānD.jiān
2.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江月:词牌名
B.鸣蝉:蝉叫声。
C.说:通“悦”,高兴
D.忽见:忽现,指小店忽然出现。
3.下列不是辛弃疾的作品的是( )
A.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B.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C.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D.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4.这首词写的是什么(  )(季节)的景象。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5.这首诗中的对偶句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D.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6.对本首词赏析不正确的是( )
A.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阙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B.“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这种侧面烘托极为动人。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
C.这首词写的是夏夜景物和词人感受,“惊”字写出词人在夏夜中的恐惧。
D.这首词描写词人的所闻所感,表现了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选择“畦”和“闼”的正确读音( )
A.qí  dáB.wā  tàC.wā   dáD.qí   tà
2.下面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书:书写,题诗。
B.成畦:成垄成行。
C.排闼:排开。
D.送青来:送来绿色。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夸张
B.对偶 比喻
C.拟人 对偶
D.夸张 比喻
4.“护田”和“排闼”的典故都出自(   )
A.《汉书》B.《诗经》C.《论语》D.《史记》
5.本诗是《书湖阴先生壁二首》中的(   )
A.第一首B.第二首
6.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门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B.“成畦”二字就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C.山水本是无情之物,可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惜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这就使本来没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1.“墨”字共15画,第六画的笔顺是( )
A.横B.竖C.点D.撇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B.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
C.白雨跳珠: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像珍珠般跳落。
D.卷地风:龙卷风刮过。
3.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的是哪个字( )
A.忽B.卷C.吹D.散
4.补全古诗( )
              ,白雨跳珠乱入船。
A.乌云翻墨未遮山
B.黑云翻没未遮山
C.黑云翻墨未遮山
D.乌云翻没未遮山
5.古诗前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夸张C.拟人D.对偶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
A.第一句写乌云翻涌如墨汁泼洒,却遮不住山,借乌云的气势来凸显山的雄姿。
B.三、四句写风吹云散雨过,西湖水碧如镜,表现了天气转变之快,境界大开。
C.“白雨跳珠”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飞溅的雨点比作“跳珠”,“跳”和“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的大和急。
D.“白雨”与前面的“黑云”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写出了湖光山色的衬托下雨显得白而透明, 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侧成(fēng)B.(lú)山C.只(yán)D.(cǐ)山
2.下列有关作者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B.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C.苏轼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D.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汉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下列对这首诗中字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横看:从正面看。
B.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C.缘:缘分。
D.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4.下列哪句诗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结果(  )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5.下列哪句诗启迪人们认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B.这首诗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C.这首诗的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D.这首诗启发我们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1.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暮江(yín)B.瑟瑟(sè)C.可(lián)D.月(shì)弓
2.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有“诗魔”之称,下列不是白居易作品的是(  )
A.《嫦娥》
B.《长恨歌》
C.《卖炭翁》
D.《赋得古原草送别》
3.下列对这首诗中字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残阳:落山的太阳光。。
B.瑟瑟:原义为碧色珍宝,此指碧绿色。
C.可怜:令人同情的。
D.月似弓:上弦月,其弯如弓。
4.这首诗的最后两句用了(    )修辞手法。
A.比喻B.拟人C.对偶D.夸张
5.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
A.喜悦B.悲伤C.愤怒D.惆怅
6.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这首诗构思妙绝,摄取了一幅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
B.“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C.“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
D.诗的后两句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