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节选)
①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
②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③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④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⑤母亲说完,
⑥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1.第①段是对走近农村留守儿童
材料一: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的占86.5%。
材料二: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乏沟通。其中,与父母见面半年一次的为53%,一年一次的为44%,两年一次的为3%,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6年未曾回过家。
材料三: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农村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却占了近30%,而且在农村的所有“问题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占80%。
1.以上材料主要调查的是( )A.城市留守儿童 | B.农村进城务工人数 |
C.城市问题儿童 | D.农村留守儿童 |
A.性格内向 | B.活泼大方 | C.脾气暴躁 | D.孤僻、自卑 |
A.父亲关注的不是“我”写诗的行为而是诗本身的质量,严厉的父亲并没有考虑八九岁的“我”内心的承受能力;而母亲只是被“我”写诗这件事感动,并不是在评价诗本身的质量如何,慈爱的母亲认为“我”需要鼓励。 |
B.父亲怕“我”骄傲,所以才打击“我”;母亲不懂得评价诗的好坏。 |
C.母亲比父亲更爱自己的孩子。 |
A.皱着眉头 认认真真地誊写 | B.兴奋地嚷着 沉重得抬不起来 |
C.父亲的批语 把头埋得高高的 | D.漂亮的字体 一如既往地鼓励 |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1.填空。A.母亲绝不相信巴迪能写诗 |
B.母亲说话非常啰唆 |
C.母亲的赞扬声如雨点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