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其艺术魅力的认识,它越来越受重视。书法艺术,从精神层面上讲是“书为心画”,从人格层面上讲是“字如其人”,从表现层面上讲是“心正则笔正”。隶书的参差俯仰,使其姿态飘逸,轻灵飞动,工整险峻。楷书的方正端庄,使其虚旷、简静、遒劲有力。行书的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草书的绵婉流转,使其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各种书体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之美。
【材料二】认识文房四宝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美感,无所谓好坏。 |
B.文房四宝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书写工具,即笔、墨、纸、砚。 |
C.南唐时期的文房四宝均产自安徽。 |
D.在宋朝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宣笔、安徽徽州徽墨、安徽徽州宣纸、安徽歙砚(甘肃洮砚、广东端砚)。 |
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汉字生来就给使用它的人带来诗的灵性。看着这些单个的、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的情绪呢?
我是炎黄子孙,是喝扬子江水长大的,也许和其他民族的人一样喜欢夸耀自己的东西。俄国罗蒙诺索夫不是用诗的语言赞美过俄罗斯语言吗?我不是传统的盲目维护者,而是崇尚人类创造的文明。
啊!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为那壮丽的景色而迷醉一样,我真的钟情于我们赖以思维和交往的中国汉字,并震惊于它的生命力和奇特魅力。我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种文字必将越来越被世人所喜爱和珍惜。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世界上的文字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说来可以分为表意和表音两大文字体系,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所谓表意文字,就是文字与语言的语音方面不发生直接联系,每一个字不能明确表示读音,却能表示一个意思。如“旦”字,上部是“日”,下部是地面(或水面),表示太阳从地面上升起,意为“早晨”。也正因为如此,同一个文字符号可以代表两种语言里的同一词,而读音完全不同,比如方块汉字的“日”字,是画一个圆圈,在中间加上个圆点,很像一个太阳,而古埃及也是用这个文字符号表示太阳,只是读音不同。也正因为表意文字具有和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的特点,所以它就有可能被用来记录不同民族的语言,如我们的邻邦日本、朝鲜等国家都曾经借用汉字作为它们的书面交际工具。
(既 即)然说表意文字与语音没有直接联系,那么“形声字”中的“声”又应怎样解释呢?汉字可以分为没有表音成分的象形、指事、会意的纯表意字和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两大类,但 (既 即)使是“形声字”的“声符”,原本也是一个象形符号,比如“纹、洋、渔”都是形声字,它们的声符分别是“文、羊、鱼”。甲骨文中的“文”字就像一个人胸部刻的花纹,“羊”字像羊头,“鱼”字像鱼形。这里的“文”“羊”“鱼”都是象形字,还是与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所以我们的现代汉字, (既 即)使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形声字,也不妨碍它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 吟“爆竹声中一岁除”; 吟“清明时节雨纷纷”; 吟“明月几时有”; 吟“劝君更进一杯酒”; 吟“漫卷诗书喜欲狂”; 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1.根据意思写词语。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 |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
A.汉字的形 | B.汉字的义 |
C.中国古典诗词 | D.汉语拼音 |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日:“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和“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靠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______吟“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吟“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吟“明月几时有”;______吟“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吟“漫卷诗书喜欲狂”;______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意思写词语。____________
民国时期,山东省主席韩复榘,集军政大权与一身,声势显赫。他的一个堂叔,前清秀才出身,在家无业,到济南找他,想谋个工作养家糊口。他满口答应,立即写手令,连同其叔的登记表装入封袋,命人送交秘书长速办。秘书长拆封一看,大吃一惊,立即派人将老头抓捕关押在军法处。一个多月后,韩复榘召开军政会议,坐在主席台上东张西望,问秘书长:“××老太爷怎么没来参加会议?”
秘书长说:“老太爷关押在军法处还没放出来哩。”“混蛋!”韩复榘大发雷霆,“谁把老太爷抓起来的?”秘书长随即取出韩的手令,韩一看写的是“抓军法处”,便理直气壮地说:“我这不明明写的‘派军法处’,让他当秘书的吗?你们为什么抓他?”秘书长小声说:“‘派’字是三点水旁,您这写的是提手旁,写成‘抓’了。”韩复榘眼一瞪说:“干什么事不要用‘手’呀!快去请老太爷来开会!”韩老头被放出来后闻知此事,一肚子气,一句话不说,提笔写了一首诗:
一纸公文“派”作“抓”,小爷无故坐军法。若教留在济南府,“手令”来时定吓煞。
写好后往韩复榘桌上“啪”地一放,袍袖一甩回老家去了。
1.短文题目应该选( )A.手令 | B.“抓”军法处 | C.一字之差 |
材料一:①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里,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了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②殷商时期,统治者信仰鬼神,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都要用甲骨占卜,预知吉凶,并将所问之事刻于甲骨之上。这里用到的甲骨,多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这些刻了字的甲骨真实记录了殷商的历史。公元前十一世纪,殷商灭亡,甲骨文开始了3000多年的沉寂。
③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安阳小屯村偶有农民耕地翻到了被刻画过的骨头。历经千年,甲骨文终于重见天日。最初,甲骨被当成“龙骨”,作为中药使用。直到1899年,人们才有意识地将它作为珍贵的资料收藏。而1899年也被学术界定为“甲骨文发现年”。
④1936年6月12日,考古人员在殷墟发掘过程中惊喜地发现了大量的刻字甲骨,这是殷墟发掘以来收获最大的一次。经统计和研究,考古人员共发现刻字甲骨17096片,其中完整的有300多片,内容极其丰富。
⑤随着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甲骨文研究从“草创时期”“发展时期”“继续发展时期”到今天的“全面深入发展时期”,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
⑥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甲骨文续写往日辉煌,中华文化焕发勃勃生机。
材料二:
A.第①段后面 | B.第②段后面 | C.第③段后面 | D.第④段后面 |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方法。发生了一件事儿,人们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各个结大小不同,形式也各有区别,表示那些事儿重要不重要,属于什么种类。人们往后看了这些绳结,就可以记起以前经历的许多事儿。
现在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没有文字,他们还用“结绳记事”的方法。还有一些民族用贝壳代替绳结。贝壳大小不一,颜色形状也有许多种,比绳结容易分辨。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在他们看来,就是一本书,“读”了这本“书”,他们就可以知道本民族的许多故事。 ∥
不但如此,在文字创造之前,有些民族已经有了通信的方法。跟记事用绳结或贝壳一样,他们也用一些东西来表示意思。譬如这一族送给那一族一杆枪或者一支箭,这就是一封宣战书。那一族收到了,就拿起武器来,准备战斗,决不会误会成别的意思。
从前有一个部落的首领送给相邻的一个部落首领一封信。这封信一共四样东西:一只死鸟,一只死老鼠,一只死青蛙,还有五支箭。这些东西包含着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们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像老鼠一样在地底下藏,像青蛙一样在湖面上跳跃吗?如果不能,休想跟我们打仗。什么时候你们的脚踏上我们的土地,我们就用乱箭来对付你们!”∥
如果有一天,我们从邮递员手里收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没有别的,只是死鸟、死老鼠这些东西,我们唯有连声叫怪,猜想是哪一个淘气的朋友寄来开玩笑的。谁知道在古代,这样一包东西却是一封严厉的信。
1.读第二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这本‘书’”在文中指一句歇后语
王小米喜欢说歇后语。他常把一句句歇后语挂在嘴边,有机会就用上一句,什么“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啦,“大热天穿棉袄——不是时候”啦,“一二三五六——没事(四)”啦,张嘴就来。人们听了,都笑着说:“这小米油嘴滑舌的,真逗!”于是,他更得意了,平时说话不管有没有用,总要带上几句。
可是,王小米万万没有想到,歇后语虽然新奇有趣,但是如果不掌握分寸,用它来嘲弄人,就会伤害到别人。
这不,有一次同学们一块儿去游乐园玩,那儿有个哈哈镜,它能把人变成大胖子、瘦猴、弯弯曲曲的长蛇,真有意思。这时候,小米自然又要露一手了。他看见赵红正指着哈哈镜笑,就提高嗓门儿用滑稽的腔调说:“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啊!”赵红从小脸上就有几颗褐色的小斑点,大家都盯着她看。小米又慢条斯理地说:“麻子上台——群众观点啊!”引得一阵哄堂大笑。赵红再也忍不住了,捂着脸哭了起来。
气氛一下子变了,大家都愣住了。小米两眼发呆地看着赵红,也想不出什么歇后语来说俏皮话了。这时他才明白,拿歇后语来取笑人家,根本不是幽默有趣。
小米感到非常内疚,羞愧地对赵红说:“对不起,我伤了你的心。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是我错了!”
1.短文共有______个歇后语。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一个?你也用它也写句话吧。品味汉字文化
挟带着刀耕火种的淬(cuì)炼与远古罡(ɡānɡ)风走来的汉字,每一粒都是珍贵的艺术品。这些精灵会冲你眨眼睛,给你讲故事,甚至能洞察你的心扉,在你一不小心走近悬崖边的时候,它们会善意地走过来,给你一个醍醐(tí hú)灌顶的规劝。汉字,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人”,一撇一捺,简单至极。有人说,一撇象征男人,体现着阳刚之气;一捺代表女人,体现着阴柔之美。从字的结构看,就是相互支撑,相互依存。试想一下:有谁是能够离开了别人的支撑而独存于世的呢?什么是支撑?支撑就是搀扶,就是鼓励,就是奉献。只有这样,人才成为真正的“人”,才是一个矗立起来的大写的“人”!一撇一捺,“人”字好写却难做。
“信”,“人”“言”为信。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出的话一诺千金。孔子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箴(zhēn)言。老子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哲语。“信”是我国自古至今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法宝,是品行端正的重要标志。“信”还有一个深层意思,即信仰。信仰,是人生价值所寄寓的地方,是意志品质的原动力。一旦选择了终身不渝的信仰,他就会励精图治,步伐执着而坚定。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充满灵性,很有意味。她( )记载着人的思想和语言,( )蕴含着许多人生的哲理与警示。品味汉字文化,让我们认识自己,升华自己。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A.从字的结构看,“人”字的一撇一捺代表的是相互支撑、相互依存。 |
B.“信”字是“人”与“言”的结合体,从字体结构看,“信”字的意思是做人要言而有信。 |
C.从第1自然段知道汉字“挟带着刀耕火种的淬炼与远古罡风走来”,非常神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