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鄂教版(2016)|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个和尚(shanɡ)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ɡ   )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喝,还往菩萨(   )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1.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
争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故事发生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齐白石三改告示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北平城。齐白石义愤填膺,一气之下辞去了教授职务,在家闭门谢客。   

一天,几个日本人以买画为名,找到齐白石,对他(恶狠狠  虚情假意)地说:齐先生,欢迎你加入日本国籍,到日本定居。齐白石(斩钉截铁  满怀歉意)地说:我是中国人,不去日本,如果你们要我去日本,可以把我的脑袋拿去!”  

几个日本人听了这话恼羞成怒,但又碍于齐白石的名声和才气,不敢发作,便(气冲冲   灰溜溜)地走了。齐白石心想:                 于是,他当天就写了一个告示贴在门外,上面写道:中外官长买齐白石之画,可以派代表来,不必亲驾到门。自古以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然而告示贴出以后,还有敌人的爪牙前来纠缠。齐白石感到告示写的不够分量,就换上一个 “停止见客的新告示。过了几天,齐白石觉得这个告示还不太妥当,干脆写了四个字贴在大门上:白石已死”。   


        齐白石写了三次告示(a表现  b以事告人)显示(a表现  b以事告人)了他高风亮节、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1.联系课文内容,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中圈出合适的词语。
2.阅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括号里圈出“示”正确的解释。
3.联系上下文内容,在第3自然段的横线上补写齐白石当时的想法。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中,齐白石三改告示,他在第一次的告示中写道:                 。这样写是因为                  ;在第二次的告示中他写道:          。这样写是因为                           ;第三次的告示是这样写的:                   。
5.读了课文,你认为齐白石是个怎样的人?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