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①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②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③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选文第①自然段运用比喻和____的修辞方法,说明了地球的美丽壮观和____,表达了作者对地球的______之情。
2.选文第②自然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多选)
A.作比较B.举例子C.打比方D.列数字
3.选文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约”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地球是一个半径为6400千米的星球。
___________________
4.从③④自然段内容可以看出资源被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①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②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等            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            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            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       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       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给选文第②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第①自然段采用    的说明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A.举例子、列数字
B.列数字、作比较
3.可再生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是 _____
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______
5.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本来”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
6.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心里话?写下来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只有一个地球》片段,完成练习。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选文提到的可再生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4自然段中“____”一词,我可以看出本自然段第一句话与后两句话之间是_____关系。
4.判断。
(1)选文中的“本来”一词不能去掉,因为“本来”一词准确地点明可再生资源已经遭受破坏,以及这些资源以前的可再生性和现在的不可再生性,给人们以警示。       ( )
(2)“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写出了地球容易被破坏,旨在提醒人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地球。       (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①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谁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②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给短文中两处空白处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内。
即使……也          不但……还          因为……所以        不是……而是
2.“滥”字有两个意思:①流水漫溢;②不加选择,不加节制。“滥”在选文中应选第________个意思。
3.这两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这个关键句来写的,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地球面临着自然资源枯竭的威胁。
4.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请针对这些现象再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只有一个地球》选段,回答问题。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 (          )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结合句子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生: ________            用:_________
3.短文提到的可再生资源有:(        )(           )(             )
4.根据内容理解,完成下面填空。
(1)从文中“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这段文字两句话之间是_______ 关系。
(2)地球上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3)文中的“本来”一词不能够去掉,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内外的了解,写出所知道的生态灾难的类型。(至少3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这段文字提出的问题,设计两条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jì jí)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shuì suì)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 姿)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镜 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划去选文括号中错误的拼音或生字。
2.选文中划线的部分采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选文中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两大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真读文段,判断下面问题,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科学家提出那么多设想,人类完全有理由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      )
(2)“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      )
(3)读了这段话让我们明白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选段主要围绕“_____”这句话展开,说明了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
3.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本来”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
4.读了选段,你认为应该如何减少生态灾难?
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沙尘暴敲响了警钟(片段)

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东亚冬季风势力强。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北方一些地区毁林毁草开荒,乱采滥挖,草原过度放牧,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土地沙化不断扩展。我国20世纪50~60年代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90年代每年扩展则已达2460平方公里。

据国家环保部门的分析,沙尘暴骤起的主因之一,在于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内蒙古某地区草场放羊的密度,50年代为60万只羊单位,90年代初发展到12465万只羊单位,超过草场极限载畜量26.5万只羊单位。50年代那水草丰美,牧歌声声,成片羊群如悠悠白云游动于草原的富有诗意的兴旺美景已不复存在。如今,一眼望去,是被啃光牧草、土地沙化的6万平方公里的荒漠。草场成为扬起沙尘暴的沙源。再看看另外一个原因,由于产羊绒获利大,牧民靠多养山羊增收,养羊125万余只,其中山羊达90万只。而一只山羊对草场的破坏力相当于20只绵羊对草场的危害。春天牧草刚返青,饥饿的山羊大军就将牧草一扫而光。这个旗虽年产15万公斤羊绒,但由于过度放牧,草场得不到休养生息而急剧沙化。羊绒业是发展了,但生态环境却恶化了。

1.分别写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段画线句运用了哪几种两种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段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画“——”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
2.宇航员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________
3.看过这段话后,你有什么话想对地球母亲说?
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理解。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具体些地球美丽壮观的句子。
3.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中“蓝色”的是______,“白色”的是______,“水蓝色的纱衣”指的是______
(2)这段话中将地球比作____________,说明它的______,表达出对地球的______之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