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
-
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登录
|
注册
试卷
|
试题
|
走进学进去
|
学进去
试题
试卷
字/词
搜索
购买服务
首页:
小学语文 人教版(2001) 四年级上册
>
5 古诗两首
人教版(2001)
|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观潮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3 鸟的天堂
4 火烧云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5 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游西山村
6 爬山虎的脚
7 蟋蟀的住宅
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9 巨人的花园
10 幸福是什么
11 去年的树
12 小木偶的故事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13 白鹅
14 白公鹅
15 猫
16 母鸡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17 长城
18 颐和园
19 秦兵马俑
语文园地五
第六单元
20 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21 搭石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3 卡罗纳
24 给予是快乐的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 乌塔
28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30 电脑住宅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语文园地八
试题
题型:
全部
选择题
填空题
语言表达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信息匹配
书面表达
句型转换
连线题
判断题
排序题
书写
诗词曲鉴赏
修改病句
简答题
其他
听读鉴赏
难易程度:
容易
较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排序:
综合排序
试题难度
使用次数
真题次数
共
196
道相关试题
默写《题西林壁》,并理解填空。
跟我学:要做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读古诗,理解诗歌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情感。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
1.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了这个道理。
2.诗的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_的感觉。
3.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类型:书写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默写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谁)在________(时候)________(做什么)的景象。诗人以“______”字贯穿全诗。
2.我认为诗中“______”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的盛情。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诗句的意思写出学过的诗句。
1.(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我自己身在这重峦叠嶂的深山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无路可走的时候。忽然看见柳阴深深,鲜花明艳,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书写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本文的两首古诗都是宋代的苏轼写的。( )
2.“题西林壁”中的“西林”指西林寺。( )
3.本文的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于写景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能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
题
西林壁 (____) A.做题 B.书写,题写 C.题目
2.只
缘
身在此山中(____) A.缘由 B.缘分 C.因为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语境识字,我能根据拼音写词语。
寒冬là yuè( )天,他居然hún shēn( )湿漉漉地从河边回来,妈妈顿时起了yí xīn( ),难道这孩子去摸鱼了?真是胆大包天啊!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辨别同音字填空。
lǐng
____
导 云
____
山
____
____
袖
____
取
fēng 山
____
蜜
____
刮
____
____
峦 险
____
cè
____
身 检
____
____
所
____
面
____
验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明去景点游玩,看到了一座山,他爬到山上反而看不到山的全貌了,他不禁感叹道:“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他爬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没有向前走的路了,经人指点,他转了个弯才找到了路,他笑着说:“果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啊!”(用课文诗句填空)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诗中的“山西村”在( )
A.今山西省山西村
B.今浙江省绍兴
C.今浙江省杭州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题西林壁》中表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能得到不同结果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____)
A.对复杂的事物应从多角度观察,从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B.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从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自去体验,去分析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