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精彩回放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顿时(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  )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        ),(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起来。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话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
3.这段话从(       )(       )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4.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        )(        )(        )
5.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上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以上文段,作者按照由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从第一自然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语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情之高,从侧面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具体形象地描述了浪潮的________(填序号)
①样子                 ②声音                 ③样子和声音
4.请你写出一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段文字,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你对钱塘江大潮有怎样的感受?
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文中与“好像”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宏大气势。(多项选择)
A.拟人B.排比C.比喻D.夸张
3.这段话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4.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      )(      )(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旅游攻略


【材料一】

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知识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条河、一个城市、一个国家。


【材料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暑假期间,我同家人开启了文化之旅。首先,我们从沈阳出发,途经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的情致;再赶赴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段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再到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当年李白在烟花三月送孟浩然下扬州的足迹。


【材料三】

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春夏两季,云低雾浓,古木葱茏,雨后山野空气清新,寺宇庭院一尘不染;秋季水位涨高,乘风破浪,白水秋风;冬季晴雪初霁,“幽峭精绝”的冬景令人称绝。身临这山灵水秀的旷世奇观,把自己完全交给大自然,在峨眉秀丽的山色中尽情吸取天地间的精华!

——《行走峨眉山》

洛阳这座城市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一座美丽的牡丹花城。白马寺和龙门石窟是洛阳的著名景点。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

1.“我”所准备的假期里的文化之旅的路线是(       
A.从沈阳出发→到杭州西湖→到安徽滁州,登琅琊山→到武汉黄鹤楼
B.从沈阳出发→到安徽滁州,登琅琊山→到武汉黄鹤楼→到杭州西湖
C.从沈阳出发→到安徽滁州,登琅琊山→到杭州西湖→到武汉黄鹤楼
D.从沈阳出发→到武汉黄鹤楼→到安徽滁州,登琅琊山→到杭州西湖
2.杭州西湖的白堤柳岸,与历史名人(       )有关。
A.白居易B.李白C.欧阳修D.孝文帝
3.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旅游的意义只在于欣赏不同的美景。(      )
(2)游人登临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的情致。(      )
(3)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的是武汉黄鹤楼。(      )
4.与“洛阳城中寻历史足迹”这句上联相对应的下联是(       
A.登黄鹤楼觅李白身影
B.临洛阳城赏牡丹白马
C.峨眉山上赏自然奇观
5.对于你来说,“旅游”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__________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______________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按原文内容把选段补充完整。
2.这段话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
A.由远及近B.由近及远
3.这段话从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
4.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浪潮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画“﹏﹏﹏”的句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得好,因为它形象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B.句子写出了大潮的气势,但语句略显啰唆。
C.“如同”和“好像”有点重复,如果写得简洁一些,效果会更好。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鸟的天堂(节选)

【语段一】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语段二】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上画的两个语段节选自《鸟的天堂》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__
2.读语段一,“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方面一:______                                 方面二:______
3.语段二中,画线句子分别从大小、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了鸟儿。
4.用“______”画出括号里的正确选项,并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答案。
朗读语段一时,语调应该(高昂     平缓),读出对生机勃勃的榕树的______之情。朗读语二时,语调应该(高昂     平缓),读出对活泼可爱的鸟儿的______之情。
5.哪个语段属于静态描写?哪个语段属于动态描写?两个语段中作者看到的“鸟的天堂”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选段主要写了火烧云(       )的变化。
A.色彩B.形状C.数量
2.在“□”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照样子,写出其他表示颜色的词语,不能与短文中的词语重复。
红彤彤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半紫半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本文段围绕“____________”这个关键词,连用了四个“_________”,写出了火烧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几半紫半黄,一会几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1.上面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
2.这个片段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3.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火烧云形状像马,像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4.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
(1)这个片段是围绕“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这个意思写的。(      )
(2)“糊”和“一一样”两个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      )
(3)这个片段中的“镇静”一词,写出了狮子安定平静。(      )
5.在第一自然段中,摘抄描写颜色的词语(最少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火烧云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在墙根站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       )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       )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 )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有人骑到它背上,它才站起来       )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展开了,马脖子也       )了,一条马尾       )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       )糊了。

1.给画线的字标出读音。
2.从文中找出五种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文中用“____”画出一个排比句。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乘凉的人说老人“必要高寿”的原因是老人的身体很健壮。
B.第1自然段中各种人、景、物的变化都是火烧云映照的结果。
C.“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句话是比喻句。
D.空中出现的那匹“马”其实就是看的时间久了,自己在脑海中想象出来的。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火烧云(节选)

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A_______________,一会儿B_______________,一会儿C_______________。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②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人骑到它背上,它才站起来(A.   B.shì)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一条马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就变(A.   B.)糊了。

③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边跑着,后边(A. B.shì)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④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A. B.)一样,也是那么大,也是那么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想要再看到那头大狮子,怎么也看不到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A.sìB.shì)的        (2)(A.sìB.shì)乎
(3)(A.múB.mó)糊        (4)一(A.múB.mó)一样
2.根据课文,在横线上默写句子。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3.②-④段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句子了解到的。
特点:________________
句子:_______________
4.第①段是怎样把“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这个意思写清楚的?
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