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睛了的时候,
请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1.诗歌写了哪些景物?A.炫(xuán) 耀 尘垢(hòu) 胆怯(què) |
B.曝(bào) 着 赤(chì)脚 涉(shè)过 |
C.阴霾(mái) 晕(yùn)皱 携手(xié) |
D.绽放(dìng) 花瓣(bèn) 凉爽(shuǎng) |
在天晴了的时候
①在天晴了的时候,
请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②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③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1.按原文填空。诗中的“秋”
①小时候,爸爸教我一字一句地朗诵唐诗,还说,你长大了就能懂得读诗的妙处。我问爸爸什么叫“妙处”,爸爸笑而不答。不过,读诗的时候,纱窗外的萤火虫正提着灯笼跳舞,风吹竹叶沙沙伴唱,还有草丛中的牛蛙沙着嗓子呱呱地叫,把爸爸的吟哦声衬托得很“古典”。
②我读诗一定始于某一个秋天,因为《子夜吴歌·秋歌》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我问爸爸“捣衣”是什么意思,爸爸说,隔壁林家阿婆不是蹲在河边大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这样,衣服可以洗得干净些,这就是“捣衣”。哦,懂了。
③我就这样一首首读了下来,读了很多描写秋天的古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哦,这首诗我懂得。我家屋后有山,山上有树,每逢深秋雨后,看月光在树间穿行,听山泉在岩石间流淌。这诗句中的意境就隐隐地浮现出来了。
④“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这两句我也懂得,只是我并不喜欢菊花的长相,它们的花瓣为什么这样整齐呆板呢?纸剪出来的似的。谢了的花梗子又黏又滑,还有一种难闻的怪味。读到“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了,
秋风送远了帆影——跟好朋友分别,心里是多么难舍啊!
⑤张籍有一首《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还有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两相对照,不都把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心情写活了吗?渐渐地,我读诗读出了兴趣,也会比较同一类题材的不同写法和诗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也关心起诗人的身世际遇了,我因此增长了不少知识。
1.第①段中爸爸的吟哦声显得很“古典”,主要是因为( )A.爸爸读诗有古人的韵味 | B.萤火、风吹竹唱、蛙叫的衬托 |
C.吟哦的唐诗内容很典雅 | D.“我”听不懂觉得神秘 |
A.万户月下演奏 | B.儿童调皮捣蛋 | C.特殊材质衣服 | D.用棒子打衣服 |
A.要联系生活实际想意境 | B.要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 |
C.要想象诗句域面悟情感 | D.要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 |
A.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B.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C.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 D.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A.说明两首诗题材不同 | B.说明两位诗人都思乡心切 |
C.说明两首诗写法不同 | D.说明要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 |
诚实的价值
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酒馆,由于他们卖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五元钱。
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着头痛哭,说:“哎!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只五元就卖掉了!”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后终于彻底破产。当妻子贫困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1.文中与“红火”意思相近的一个词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