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延伸阅读

山 中

[唐]王 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注】①荆溪:水名。②元:本来,原来。③空翠:指山间青色的湿润的雾气。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色,从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
2.山路上原本是没有下雨的,为何人们的衣服却湿了呢?(  )
A.因为走在小溪边,被溅湿了衣裳。
B.因为行走在山中,山间的雾气沾湿了衣裳。
C.因为快要下雨了。
3.作者在山中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对《山行》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写诗人看到的山中景致。
B.后两句写诗人停车欣赏的原因。
C.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D.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之情。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补充诗句并判断。
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寒”既有秋风的寒凉之感,又有漂泊的凄凉之情。        (       )
(2)“客情”是指作客他乡时,受到礼遇的友情。          (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1)诗句中“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生活实际并借助课本插图我知道了“擎雨盖”指的是____________
(2)作者抓住“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描绘出秋末的萧瑟景象。“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填空
1.《山行》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全诗描写的是_____季的景色,从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2. “斜”的意思是“歪斜,不正”,但结合课本插图和生活实际可知,它在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中是指山间小路____________的样子。
3. 诗中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īnɡ jìnɡ)   促织(tiǎo tiāo)  黄橘绿(chén chéng)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百字练笔
用一段话描写《夜书所见》中“儿童挑促织”的情景。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体会苏轼写诗赠刘景文的用意,对的打“√”,错的打“×”。
1.诗人告诉朋友刘景文,自己只爱这个季节的景色。                    (     )
2.诗人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切不要意志消沉。       (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______”,在诗中指_______(人名)。
(2)“橙黄橘绿”说明(     )
A.秋天色彩丰富,很美。             B.作者喜爱这两种水果。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加点字“坐”选择正确的意思。
星期天,我们全家人(        )车去郊游。傍晚时分,大家席地而(        ),我望着远处的枫林,忽然想到了杜牧的两句诗:停车(        )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A.       乘、搭       B.因为       C.臀部放在椅子等物体上以支持身体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