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鄂教版(2003)|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文言文

荀崧小女灌,幼有奇节。崧为襄城太守,为杜曾所围,欲求救于外,计无从出。灌时年十三,乃率勇士数千人,逾城突围夜出。贼追甚急,灌督厉将士,且战且前,终得援。贼闻兵至,散走,灌之力也。


注释:①本文选自《晋书·列女传》,有删减。①灌:人名,荀灌。②杜曾:人名。③督厉:督促鼓励。
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字。
(1)求救于外,无从出______   _______
(2)贼闻兵至,散,灌之______   _______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贼追甚急,灌督厉将士,且战且前,终得援。
______________
3.以下词语与这则文言文主题完全不符的一项是(     
A.替父分忧B.言而有信C.有勇有谋D.巾帼英雄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园中有金

有父子二人,居山村,果园。父病后,子不勤耕作,圆渐荒芜。一日,父病危,谓子曰:“园中有金。”言而逝。子翻地寻金,无所得,甚怅然。而是年秋,园中葡萄、苹果之属皆大丰收。子始悟父言之理。

1.“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子翻地寻金,无所得,甚怅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说“子始悟父言之理”。联系全文,你觉得儿子悟到了什么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盛物的器皿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本文选自《__________》。
2.根据文中画“——”部分的解释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3.对下列重点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去”是距离的意思
B.“及其日中如探汤”中“汤”字古义为热水,今义为蔬菜的汁水
C.“孔子不能决也”中“决”字是判断的意思
4.翻译句子。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小儿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若令:假如。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瞳子:瞳仁。
1.(1)“人语之曰”中“之”指的是________
(2)“无此必不明”中“此”指的是________
2.与译文“若是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会更加明亮呢”意思相同的一句是:________
3.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划两处。
无 此 必 不 明。
4.你认为徐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A.不正面直接回答,而是借助“眼有瞳仁”来回答。
B.顺水推舟,回答问题简洁、明了。
C.回答问题委婉,起到了含沙射影的作用。
5.你觉得徐孺子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回顾。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给下列句子断句。
女 娃 游 于 东 海 溺 而 不 返 故 为 精 卫。
2.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精卫为什么要填海?这则神话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古文阅读。

师旷①论学

晋文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②烛乎?”

平公曰:“安③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 )而( )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④昧⑤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师旷: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然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②炳:点。③安:怎么,哪。④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⑤昧:昏暗。

1.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安有为人臣而其君乎?       群儿于庭
B.欲学,恐已矣。     移舟泊烟渚,日客愁新。
C.与昧行乎?        为汝多知乎?
D.平公曰:“哉!”        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2.选择下面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A.安全B.怎么C.平安D.安慰
3.根据你的理解,给句中加点的两个字标上正确的读音,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4.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来谈论学习,请提取文章的信息,完成下面的导图。

5.想想三处比喻的意思,对“炳烛之明”的意思解释正确的是(        
A.古时候没有灯,晚上学习的时候要点上蜡烛。
B.点烛学习,更能让人注意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
C.到了老年的时候,学习就像蜡烛一样,十分微弱渺小,已经不值一提了。
D.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可以学习。即使已经到了老年,也要好学不倦。
6.听了师旷的话,晋平公恍然大悟。请用自己的语言补充晋文公的话。
平公曰:“善哉!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书画,所以百。有戴嵩牛一轴,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身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 尾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矣。” 处士笑而之。古语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1.《书戴嵩画牛》作者是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牧童“拊掌大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描写体现(表达效果)了____________________,很符合他的身份。文中的牧童(品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处士而然之。”中处士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引用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作用是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耕地的事应当要问农民,织布的是应当要问织工。古语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              ,终身不复鼓琴,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鼓琴而在太山(                )     (2)哉乎鼓琴(       )
(3)巍巍太山(              )               (4)汤汤乎若流水(                   )
(5)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
2.《高山流水》是_______________之一,用_________演奏,传说_________时期的琴师______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__________竟能领会这是描绘“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后世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鼓琴》选自《_______________》又称《__________》。
4.句子分析
①翻译: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足”充分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朋友之间的故事或者名言吗?可以简要地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日初出沧沧凉凉( )
②孰为汝多知( )
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孰汝多知乎
“为”通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孔子不能决也”理解不当的是(   
A.说明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
B.孔圣人也不有知道的东西,这是对他的否定。
C.从认识水平看,当时的人,包括孔子,解决这个问题是有难度的。
5.用自己的话表述两个小儿各自的观点及依据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两小儿辩日》一文给我们的启迪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要敢于对自然现象进行探求和质疑。
B.宇宙无限,知识无涯,学无止境,即使是广闻博识的圣人也会有所不知。
C.要敢于嘲笑和讽刺一切大学问者,不迷信权威。
D.观察事物要注意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也不能以偏概全。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鼓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汤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象一下,伯牙还会想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锺子期又会怎样称赞呢?
伯牙志在(          ),锺子期日:“善哉乎鼓,(            )。 ”伯牙志在(             ),锺子期日:“善哉乎鼓琴,(              )。”
4.在正确的说法后边打“√”。
(1)由于伯牙和锺子期的故事,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            
(2)这个故事中“高山流水”本来是一首曲子,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3)《伯牙鼓琴》选自《左传》。                 
5.从最后一句话中,我体会到了(          
A.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痛苦和不再弹琴的决绝态度。
B.伯牙内心的伤感无处发泄。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