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 )。兔走触株,(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负得兔。兔( ),而( )。
1.把文言文补充完整。翠鸟移巢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
A.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 | B.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 |
C.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 | D.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 |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A.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 B.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
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
A.我的矛的利益,在万物没有不穿的。 |
B.我的矛好处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它的。 |
C.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是穿不透的。 |
D.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攻破它的。 |
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①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①尝:曾经。②瞳子:瞳仁。
1.联系句子,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给文中画横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
一儿曰:“我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下列句子中,停顿不恰当的是( )(填序号)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B.及/其日中如探/汤 |
C.孰/为汝/多知乎 | 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下列带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楚人有 | B.物莫能 |
C.吾矛之 | D. |
A.世上不可能同时存在无坚不摧的矛和牢不可破的盾。 |
B.这个楚国人之所以无法自圆其说,是因为他口才不好,说不过其他人。 |
C.本文的寓意是说话、做事都要考虑周到,不要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
D.这个故事是成语“自相矛盾”的典故,指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
A.言行一致 | B.表里如一 | C.漏洞百出 | D.自圆其说 |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领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修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本文选自哪篇文言文?把文题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注意笔画的变化。灌水取球①
文潞公②幼时与群儿击③球,球入柱穴④内,不能取。群儿谋⑤取之,穴深,不能得。公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浮出。
[注释]
①出自北宋学者邵伯温所撰笔记《邵氏闻见录》,有改动。
②文潞公:文彦博受封为潞国公,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
③击:玩。
④柱穴:树洞。
⑤谋:商议解决办法。
1.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灌水取球”的意思?带着这个问题默读短文,借助注释理解短文的意思,然后用“ ”画出相关语句。A.聪明机智,沉着冷静 |
B.自以为是,我行我素 |
狐指骂蒲提①
狐经蒲提架下,渴欲②啖③(dàn)之。因其架高,跳而摘之,不得。遂④(suì)怅(chàng)怅⑤然指骂之曰:“此蒲提大不中用,酸而无味。”
A. | B. | C. |
A.狐狸的尾巴藏不住 | B.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 C.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好猎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