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曩有愚者,常于室外县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无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
【注释】曩:从前。履:鞋。志:标志。
1.翻译下列画线词语。园中有金
有父子二人,居小村,营①果园。父病后,子不勤耕作,园渐荒芜。一日,父病危,谓②子日:“园中有金。”言讫③而逝。子翻地寻金,无所得,甚帐然。而是年秋,园中葡萄、苹果之属④皆大丰收。子始悟父言之理。
楚人隐形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同“否”)?”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dài,哄骗)云“不见”。嘿(同“默”)然大喜,赍(jī,携带)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1.下列划线字注音及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A.螳螂执叶伺蝉(sì,等待) 遂于树下仰取叶(zhú,就) |
B.扫取数斗归(shǔ,好几) 汝见我不(fǒu,同“否”)? |
C.乃厌倦不堪(kān,能忍受) 妻始时恒答言“见”(héng,总是) |
D.吏遂缚诣县(fù,绑)(zhǐ,到……去) |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成语“________”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________是________的知音,从“________”一句可以看出。A.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
B.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C.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
D.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燧人钻木取火
遂明国不
(选自《精编神话故事一百篇》)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_____》。( )A.《三字经》 | B.《山海经》 |
A.yān | B.yīn |
A.女娃到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 |
B.女娃到东海游玩,沉溺于东海美景不愿返回。 |
C.女娃到东海游泳,不愿起来。 |
D.女娃到东海游水,溺死没有回来。 |
A.炎帝之/少女 |
B.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
C.常衔/西山/之木石 |
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期”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期待 | B.期望 | C.一起 | D.约定 |
A.理睬 | B.顾虑 | C.回头看 | D.照顾 |
A.等你很久都没来,他已经先去了。 |
B.等了你很久,你都没到,他已经离开了。 |
C.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先走了。 |
D.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离开了。 |
A.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B.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D.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A.待人有礼貌 | B.做人要守信 | C.说话要有理 | D.知错要改正 |
读书
飞禽走兽,饥
囊萤夜读
胤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A.方向 |
B.方法 |
C.正直 |
D.刚刚 |
A.锺子期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
B.伯牙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
C.伯牙再也不为锺子期弹琴了。 |
D.锺子期再也不听伯牙弹琴了。 |
A.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
B.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
C.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
D.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
B.恋人间始终如一、忠贞不渝的爱情。 |
C.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锺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 |
D.伯牙和锺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