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公好鹤
支公①好鹤,住剡东②峁山③。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④其翮⑤。鹤轩翥⑥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⑦,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支公:支遁,字道林,东晋人,年二十五而出家为僧。他既是名僧,又是名士。②剡(shàn)东,剡县之东。③峁(mǎo)山,山名,在今绍兴东二百里。④铩,摧残,伤残。⑤翮(hé),禽鸟类羽毛中的硬管,这里用来指羽毛。⑥轩翥(zhù),振翅高飞的样子。⑦姿,通“资”,资质的意思。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孔君平诣其父”中“诣”的意思是( )A.说话 | B.拜访 | C.学习的程度 | D.到达 |
薛谭学讴①
薛评学讴于秦青,未穷②青之技,自
A.学无止境,不可骄傲自满。 | B.不耻下问,要虚心向所有人学习。 |
C.触类旁通,学习要讲究方法。 | D.不畏艰难,学习要迎难而上。 |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请将文中括号内的内容补充完整。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本文选自《A.弗若 | B.虽与 |
C.一人虽听 | D.思援弓缴而射 |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或①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②,无此,必不明。”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这篇文言文选自课文《A.“寻物启事”四个字应写在正中间。 |
B.正文内容需要顶格写。 |
C.《寻物启事》中要写清楚书籍的名字、外观。 |
D.《寻物启事》中应该交代清楚拾物者送还的具体方式。 |
两小儿辩日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②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 ,而日中时 。”
③一儿曰:“我以日初出 ,而日中时 。”
④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
⑤一儿曰:“日初出
⑥孔子不能决也。
⑦两小儿笑曰:“孰
A.文中这句话应该这样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B.短文以人物对话的方式,讲述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并阐明道理,深入浅出,引人深思。 |
C.两小儿争辩时,前一个小孩儿以视觉效果为依据,而后一个小孩儿是以对温度的感知为依据的。 |
D.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即便是非常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也可能包含了我们不了解或不确定的知识,需要多观察、多思考。 |
A.胆小怕事 | B.见识短浅 | C.实事求是 | D.虚有其名 |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①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②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⑤给以书,遂成大学⑥。
[注释]①引:引来;使出现。②邑:同乡。③文不识:人名。④与:帮助。⑤资:借。⑥大学:大学者,有学问的人。
1.根据全文意思猜一猜,写出下列带点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