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畅游
乞讨不如自食其力
从前,有一个名叫木沙的青年,远离家乡,四处流浪,但又游手好闲,大事做不成,小事又不愿做,每日讨些残汤剩饭糊口度日。
一天,他来到一个院内长满鲜花的人家。还没等他敲门,屋主人刚好走了出来,他来到木沙跟前,打量了他一番,笑着问:“年轻人,你有什么家业吗?”
木沙不好意思地说:“我哪里有什么家业?我只有一条能将就睡觉的毡子,一只用来喝水的碗,一根用来打水的麻绳。”主人笑呵呵地看着他,又说:“噢,是这样。年轻人,去把你的这三样东西拿来吧。”
过了一会,木沙拿着那三样东西来了。主人和木沙一起到市场上将三样东西卖掉,然后买了一把斧子,一起回到了他家。他让自己贤良的妻子做了饭,叫年轻人吃得饱饱的,又给他包上了一些干粮。然后,在他腰中缠了一条长绳子,把斧子交给他,打发他上山去砍柴,然后到集市上卖掉,并约定半个月后再来这里见面。
按照屋主人的指点,木沙到山里砍了许多柴火,背到集市上去叫卖。每天如此,他不但吃饱了肚子,换了身新衣裳,而且口袋里还有了积蓄。这时他才明白了屋主人的意思,他心里很感激,是他教会了自己应该怎样过日子。
半个月过去了,木沙如约来到了主人家里。屋主人十分高兴地接待了他。两人寒暄了一阵,年轻人叙说了自己感激的心情,还说以后再不过游手好闲的日子了。屋主人听了,意味深长地说:“与其乞讨度日,不如自食其力。”
年轻人连连点头称是。临别,他很恭敬地问屋主人的名和姓。
屋主人微微一笑,温和地说:“我叫穆罕默德。”
1.将词语与所表达的意思连起来。
2.在原文中,用“
”画出木沙原来是怎样生活的。再用“
”画出他现在又是怎样生活的。这样的写法叫
(对比 反复)。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