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教科版(2003)| 二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闹钟
小闹钟一天的安排可真紧张。早上,它用清脆的铃声把我叫醒;中午它提醒奶奶做好午饭,等我放学;晚上,它用那“滴答、滴答”的声音陪(péi)伴我写作业;然后,用轻柔的响声,像催眠曲似的催我进入梦乡。(工作一天的人们都休息了,它却还是一步一步地走着,永远不知疲倦!)
(1)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紧张:____________________      疲倦: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用“_______”画出来。
(3)写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      )”中的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请大胆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品味
学生
从前,东非地区有一位很有名的医生。他的医术很高明,不过从来不肯把自己的医术传授给别人。后来年纪大了,他才答应只收一个学生,而且这个学生必须是个哑巴。
在医生居住的那座城里,有一位贫苦的女人,这一天,她对自己 (唯有唯独唯一)的儿子说:“孩子,妈妈没有钱供你念书,你装成哑巴去学医吧,学好了医道,好为人们解除病痛。记住,(   )医生怎样考验你,你(   )要克制住自己,万万不可以说话。”
孩子答应了母亲的要求第二天就去求拜医生医生问孩子的母亲你的孩子生下来就是哑巴吗是的医生母亲回答说
医生收下了孩子,可他仍不放心,便用各种方法进行试探,但孩子始终没说一句话。最后医生确信这是一个“哑巴”,便开始向他传授各种医术。“哑巴”学生qín fèn cōng míng,伶俐好学,老师感到很满意。几年过去了,孩子学到了许多“绝招”,不少yín  nán  bìngzhèng他都可以独自处理了。
一天,来了一个病人,说他头痛得很厉害。医生诊断后对病人说:“必须马上动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病人同意了。脑壳被打开后,大家都吓了一跳,原来,里面寄生着一条白蠕虫,虫子一动,病人就痛得要命。于是,医生拿出一把细钩子,打算把虫子钩出来。“哑巴”学生像往常一样,quán shén guàn zhù地观察着老师的动作。这时,他突然想:“这样的手术很危险,万一钩不出虫子而伤了病人的脑子,后果十分(繁重严重沉重),应该采取别的办法才好,可是,如果我说出了自己的治疗方法,就会立刻暴露了我不是哑巴,欺骗了老师,他会赶我走的。”他急得直冒汗,再想:“如果我不说,病人就会发生意外,造成他终身痛苦,这样(   )没有尽到医生的职责,(   )会坏了老师的声誉。”
“哑巴”学生终于说话了。“老师,”他平静地说,“你这样做太危险了。”
说完,他接过老师手里的钩子,放在火上烤了烤,拿过来挨近蠕虫。蠕虫被炙热的钩子烫着了,开始蠕动起来,很快就爬出了病人的脑子。接着,“哑巴’’学生缝合了刀口。医生听“哑巴”学生突然开口说话了,惊奇万分,但他还是允许学生做完了手术。
“你不是哑巴,为什么欺骗我?”手术后,老师质问自己的学生,并打算赶走他。
这时,学生坦然回答说:“是的,老师,我欺骗了您,很对不起您。不过,那是为了学到医术。可现在,看见病人受到死亡的威胁,作为一个医生,我不能再沉默了。如果老师万一失手,不但病人有生命危险,而且还会损害老师的名声……”
老师听了很受感动,说:“我的孩子,你做得对。我的名声倒是小事,病人的安危才是大事啊!”
1. 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
2. 将文中拼音换成汉字,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文中两个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分别是 :     
4. 写近义词。
克制(   )试探(   )质问(   )损害(   )
5.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中。
不仅……还…… 与其……不如……
虽然……但是……   无论……都…… .
6. 用“——”画出文中描写“哑巴”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句子。
7. 找出文中主要人物,在括号里打“√’。
(1) 医生(   )   (2)母亲(   )
(3) “哑巴”学生(   )(4)病人(   )
8. 以“答应收徒——装哑学医——治病救人——吐露心声”为线索,用“∥”把文章分成四段。
9. 说说“哑巴”学生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一只乌鸦口渴了,飞出树林找水喝,在村中遇到了猴子。猴子告诉它:“村子的井里有水。”

猴子走了,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就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进井里,可是衔了好久,还是不见水升上来。

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到乌鸦用这种方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方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啦!”

说完,猴子很快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了个够。

1.全文共 ___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____ 自然段写乌鸦用原来的方法喝水。
2.猴子说:“你用这种方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啦。”“这种方法”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猴子很热情。
B.用乌鸦的老方法喝水不行。
C.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具体事情具体对待,不能生搬硬套。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蜜蜂
①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②第二天……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③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文中加横线的字是多音字,请用它们的另外读音各组一个词,写在下面相应的(  )内。
闷(  )  几(  )
2.“我”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试着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来。
3.我”这样做试验时每一步的目的是什么?想一想,连一连,填一填。
做法                                      目的
A.捉自家花园的蜜蜂 a.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B.给蜜蜂做上记号 b.便于观察
C.两里外放飞 c.与其他蜜蜂区分
D.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   d.路远更能说明问题
4.“我”从这个试验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
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
(1)蜜蜂有超常的记忆力。(  )
(2)我叫小女儿去放蜜蜂,我在窝旁等着。(  )
(3)到第二天为止,二十只蜜蜂都飞回来了。(  )
(4)“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是一个比喻句。(  )
(5)起风时蜜蜂飞得很低,是为了减少阻力。(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聪明的韩愈

从前,有位教书先生,他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看谁用不多的钱买一件东西能把书房装满。

学生人人动脑,认真思考。放学后,他们都到集市上去了。

第二天,有的买来了稻草,有的买来了树苗……可是谁的东西都没有把书房装满。

一个叫韩愈的学生走进书房,从袖子里取出一支蜡烛,把它点燃。烛光立即照亮了整个屋子。先生见了,高兴地连声说:“好!好!韩愈真聪明。”

这个叫韩愈的孩子,聪明好学,后来成为著名的诗人。

[[QOrDeR]]教书先生出了一个什么题目?请你用“  ”画出来。
【小题2】韩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从哪些地方看出韩愈很聪明?用“  ”画出来。
【小题4】选择正确的解释。
先生见了,高兴地连声说:“好!好!韩愈真聪明。”(  )
A.“连”写出了先生着急的心情。
B.“连”写出了先生对韩愈做法的赞同。
C.“连”写出了先生对韩愈的喜欢。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