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16)| 二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文直通车。

八角楼上(节选)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1.选文一共有____________句话,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在灯下写文章。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轻——(      )       明亮——(      )       胜利——(      )
3.“寒冬腊月”表现了(       
A.时间的久远B.夜晚的到来C.天气的寒冷
4.圈出选文画横线句子中表示动作的两个词语。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1935年春天,红四方面军(陆续 连续)打了几个胜仗.苍溪县儿童团的红小鬼们,高兴得不得了,到处宣传前方胜利的(喜讯   喜事)。

儿童团员们到乡下宣传了半个多月,等他们回来时,红军大部队已经开走了.大家急得直跺脚,十几张嘴你一言,我一语,但都拿不定主意。后来,还是年纪稍大的何连英想出一个办法:“咱们沿着红军走的路,赶大部队去”,大家都赞成这个主意。

四月的川北,春意盎然.路边地里,油菜花散发着芳香,豌豆苗已长得很高,可以掐尖吃了。若在平时,他们一定会摘那甜滋滋的豌豆吃,可今日,一个个心急如焚,只顾赶路。

天渐渐黑下来,红小鬼们又饿又累,实在走不动了。这时不知谁嚷了一声:“前面有住房!”走近一看,原来是座大庙。睡在庙里总比蹲在野地里好,于是他们壮着胆子往里走。

神庙,白天就很吓人,天黑了愈发显得阴森可怕。黑影里,耸立着一尊龇牙咧嘴的神像,四大天王、八大金刚,个个凶神恶煞。儿童团员们一个紧挨一个,靠着墙根整整坐了一夜。

第二天天还没亮,儿童团员们一个个都饿醒了,这儿是荒山孤庙,到哪儿去找吃的呢?罗坤发现了神像上供着五个干得裂了口的馒头。同伴们听说找到吃的,一下子围了上来。大家一边嚼着干馒头,一边说着俏皮话.古庙里充满了欢笑。

就这样,他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机警地躲过了野兽的(袭击、打击)、(顽强、坚强)地战胜了病痛的折磨,历时三个月,行程一千多公里,终于赶上了红军大部队。红军战士们见到孩子们都很高兴。妇女部长何连芝就像慈母见到了失散的儿女,把他们一个个搂在怀里,说:“你们从小就有大气、有毅力,不愧是革命的好后代,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

1.根据上下文,把括号中不合适的词删去。
2.在短文中找出“咱们沿着红军走的路,赶上大部队去”的照应句,把它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
3.用给课题添加的方法,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什么时间)_______________(什么地方)______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沿着红军走过的路_________________(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结果怎样)。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还让人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1.这一段有( )话。
2.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用“﹏”在文中画出。
3.战士们再也不藏朱德的扁担是因为他在扁担上写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朱德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tiāo  tiǎo)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téng  tòng),就把他那根扁担cáng  zàng)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1.这段话有_____句话。
2.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3.照样子写词语   
例:整夜整夜(abab)______
4.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在文中找出来。
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1.本语段一共(      )句话。
2.用“_____”画出朱德同志挑粮的样子。
3.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___________”五个字。
4.从语段中,你感受到朱德同志是怎样的一个人?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根据短文内容完成练习。

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积雪很厚,终年不化。这里的动物主要有企鹅和海豹,它们都胖乎乎的,十分耐寒。企鹅一点儿也不怕人,非常讨人喜欢。

1.这段共___句话。
2.“这里的动物主要有企鹅和海豹”中的“这里”指的是________。 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是_______
3.选择正确的答案,对的打“√”。
① 南极的动物只有企鹅和海豹。    (     )
② 南极的动物都十分耐寒。      (     )
③ 企鹅一点儿也不怕冷,非常讨人喜欢。(     )
4.你知道的神话故事还有哪些?讲给父母听一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1.选文第1自然段中表现朱德同志工作忙的词语是(      )。表示“没想到,没有预先料到”的词语是(      )
2.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同志的扁担藏起来?在文中用“ ”画出来。
3.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课文选段,再填空。

禹在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伏了洪水,使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1.水、伏,这两个划线的字都读________。它们的意思一样吗?________想一想。
2.禹在外治水________年。
3.“三过家门而不入”。
“过”的意思是________,“入”的意思是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       )年。这(        )年里,他(       )奔走,曾经(       )路过自己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       )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他和(             )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          )的生活。

1.回想课文内容填空。
鲧治水用的(       )的方法,没有成功; 他的儿子禹用了(        )的方法治理好的洪水。
2.根据课文内容将选文中的(       )补充完整。
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清理水道,使水流畅通。(         )
(2)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
4.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在正确的后面打√, 错误的后面打×。
(1)鲧和禹都是为了造福百姓才去治水的。(     )
(2)人们常说的“‘三过家门而不入”指的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     )
(3)大禹治水的过程比较顺利。(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重点段落品析。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重新搬了回来。

1.照样子,写词语。
千千万万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有________句。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