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沪教版(2007)| 四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jiàn)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fáng)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1.作者浏览颐和园的顺序是(  )
A.长廊 万寿山 佛香阁 十七孔桥
B.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C.长廊 佛香阁 排云殿 万寿山 昆明湖 十七孔桥
2.课文写长廊主要写了长廊的____________等特点;写万寿山时先写从_________________看到的景物,再写从________________看到的景物;写昆明湖时重点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表达正确的打“√”,错的打“×”。
(1)“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____
(2)这篇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相照应。(_____
(3)从“进颐和园的大门”“走完长廊”“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等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移步换景的浏览顺序记叙的。(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1.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按照游踪的变化,先写了_________的景色,接着作者来到了__________,在这里,作者细细描绘了_________的样子;然后作者登上了________,看到了颐和园内大半的美丽景色。最后作者又把目光转向了美丽的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在大的结构上呈________的特点,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按照游踪的变化,用四个自然段描绘了四处不同的景色,最后一段又总写到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颐和园(节选)

①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②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③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1.这篇文章是按照______________顺序来写的,先写进了颐和园的大门,来到__________看到的景物;又写来到__________看到的楼台亭阁;再写登上__________,站在__________看到的湖光山色;最后写在__________看到的石桥、小岛和十七孔桥。
2.最后一段话描写了作者登上万寿山看到的颐和园美景,请细读后完成图表。

                                                        
(①    、玻璃瓦屋顶、②    ) (昆明湖、游船、画舫) (④      
3.画横线的句子用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来说明长廊________的特点。
4.文中“慢慢地滑过”的“滑”字用得真好,不仅可以说明游船、画舫行驶得__________,而且还可以衬托出昆明湖的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句子,完成练习。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1)作者用_______和_________来比喻昆明湖的静和绿。
(2)从__________可以看出游船、画舫行驶得很慢,这样写更能衬托出昆明湖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按照课文内容填一填,再模仿着画线部分写一写。
①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______________,绿得像_________________。
②听他这么一说,小姑娘忽然笑起来,笑得像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路旁的橡树挺立着,站得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1)这段话中有比喻句,用“——”线画出来。
(2)请写出文中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3)文中“慢慢地滑过”中的“滑”字用得真好,你能换上几个意思相近的词吗?
(4)比一比,哪个词更好?为什么?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1)这两段话中先写走完长廊,来到________,看到________和________,再写站在____________,看到颐和园内______、______和______,正前面的________与东面的______和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闪闪发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隐隐约约: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的句子写出了昆明湖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分别把昆明湖比作________和________。
(4)文中画浪线的句子中“滑”字用得很妙,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 文 在 线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发掘(   )(   ) 鸟瞰(   )(   )
(2)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词语)
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本段的中心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来表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理解画线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选段,你有怎样的感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精彩片段阅读。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  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  飘溢、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  一番。优美的曲调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  会后也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惯例。
1.这段文字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2.这段文字围绕中心句,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
                                                                             
3.划线句“这几乎成了惯例”中“这”指的什么?
                                                                             
4.作者在向我们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时,融入了自己的赞美之情。从这段话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请把这些词语抄在下面。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秦朝将军俑
我曾托人从咸阳捎回秦俑的复制品,保存至今。
这是一尊站立着的将军俑,长约20厘米,宽约7到8厘米,大小似一只铁皮铅笔盒。将军四方脸,浓眉大眼,唇上有一丛浓密的胡子,修剪得十分整齐,且微成八字状,上翘,为他的脸平添了一种威武。他微皱双眉,紧闭嘴唇,像在思考着什么重大问题,也许是在 zhēn zhuó(      )一项作战计划吧。将军的双手平直地放在腹前,紧握着,虽然显得略带激动却仍不失成竹在胸的风采。这大约是一场激战前从容不迫的将军们所特有的神情吧!
将军头戴云冠,冠中间插着一根束发的簪子,身着一件长过膝盖的衣服。这衣服有些像长袍,只是下摆比较宽大,类似于半截裙的下摆。衣服外面罩了一件短袖铠甲,前甲过后腰收为三角形,遮挡住膝盖,后甲齐腰平。铠甲十分厚,大约是用于保护人体主要部分,不受敌方武器伤害吧。虽然铠甲看上去显得笨重,却十分漂亮,前甲上还装饰着cū guǎng(      )的“云涡纹”。将军的颈上有一个装饰结,系在脖子上,胸前和背上也有几个,但却系在他的铠甲上各个突起的圆扣上。在将军的前胸、后背和肩上共有大小八个装饰结,这仿佛是将军们pèi dài(      )的勋章,表示他们官职的大小和社会地位的高低。
秦俑衣冠齐整,神态xǔ xǔ rú shēng(          ),线条清晰、凝重,就连宽大的长袍上也无一个衣褶,平整如砥,再加上那厚厚的铠甲和四方鞋,以及他满身的泥褐色,更给人一种沉稳古朴的感觉。粗看去,那将军仿佛钢铁铸成。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写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威武——(      )         清晰——(      )
3.读下面的句子,在比喻句后打“√”。
(1)粗看去,那将军仿佛钢铁铸成。    (      )
(2)在将军的前胸、后背和肩上共有大小八个装饰结,这仿佛是将军们pèi dài的勋章,表示他们官职的大小和社会地位的高低。    (      )
(3)这衣服有些像长袍,只是下摆比较宽大。    (      )
4.本文重点从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几方面具体介绍了秦朝将军俑。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五月的青岛
①(      )青岛的节气晚,所以樱花照例是在四月下旬才能盛开。樱花一开,青岛的风雾也挡不住草木的生长了。海棠,丁香,桃,梨,苹果,藤萝,杜鹃,都争着开放,墙角路边也都有了nèn lǜ___________的叶儿。五月的岛上,到处花香,一清早便听见卖花声。公园里自然无须说了,小蝴蝶花与桂竹香们都在绿草地上用它们的jiāo yàn___________的颜色结成十字,或绣成几团;那短短的绿树篱上也开着一层白花,似绿枝上挂了一层春雪。就是路上两旁的人家也少不得有些花草:围墙既矮,藤萝往往顺着墙把花穗儿悬在院外,散出一街的香气;那双樱,丁香,都能在墙外看到,双樱的明艳与丁香的素丽,真是足以使人眼明神爽。
②山上有了绿色,嫩绿,(      )把松柏们比得发黑了一些。谷中(      )填满了绿色,而且颇有些野花,有一种似紫荆而色儿略略发蓝的,折来很好插瓶。
③不过,说也奇怪,五月的海就仿佛特别的绿,特别的可爱,也许是因为人们心里痛快吧?看一眼路旁的绿叶,再看一眼海,真的,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春深似海”。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连接着,jiāo cuò___________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风不凉,浪不高,船缓缓地走,燕低低地飞,街上的花香与海上的成味混到一处,荡漾在空中,水涌在面前,而绿意无限,可不是,春深似海!欢喜,要狂歌,要跳入水中去,可是只能默默无言,心好像飞到天边上那将能看到的小岛上去,一闭眼仿佛还看见一些桃花。人面桃花xiāng yìng___________红,必定是在那小岛上。
④那么,且让我们自己jìn liàng___________地xīn shǎng___________五月的青岛吧!
1.根据拼音,在文中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2.联系文章内容,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作者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描写了青岛的“花”和“海”两个方面,“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岛的人怎能忘下海呢?”这是文中的一句过渡句。你觉得这句话放在哪里比较合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