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读划横线的句子,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词人游蕲水__________(填地名)时所作。
2.对这首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七字既点出了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了兰溪之名的由来。
B.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
C.“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沉郁、悲凉的羁旅之情。
D.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
3.______________这几句中,我们能体会到词人苏轼不服老、乐观奋发的精神。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新词②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①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②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③酒一杯:一杯酒。④去年天气旧亭台: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⑤小园香径:落花散香的小径。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上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②词的上阕写的是词人本来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饮酒听歌,但这种情境却触发了他对“去年”类似经历的追忆,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
③下阕写出了词人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感到既似曾相识又无可奈何。(      )
2.这首词多处用到了对比的写法,请你找出其中的一处,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请你说说其中蕴含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词句,并完成练习。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词句。
2.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B.唤取:呼唤,询问。
C.啭:鸟婉转地鸣叫。D.因风:因为风势。
3.词的上阕,一个“_______”字直接道出了词人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来与自己同住。词的下阕,通过黄鹂“___________”,写出春天已过,初夏已来。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_______之情。
4.在这首词中,运用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将__________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__________的喜爱。
5.美好春光的流逝总是让人感到无限惋惜和伤感,请你再写出两句类似的诗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诗词阅读。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_______时节,表现了强烈的____之情。
2.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
词的上片,一个“____”字直接道出了作者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与自己同住。词的下片,通过黄鹂“____”,写出了春天已过,初夏已来。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____之情。
3.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____________
4.这首词的下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和美丽悠长的情味,请对此进行阐述。
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词,又称长短句,极盛于______,“清平乐”是______名。
2.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_____时节,表现了强烈的______之情。
3.本词语言轻巧,词味隽永,表达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4.这首词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代词人______,号______。
2.这首词写的是______时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______之情。
3.“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两句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