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阅读。

鲁  迅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来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  )地学习,(  )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起:时间就是生命,(  )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然后选词填空。       
(1)文中①句第一个空应选( ),第二个空应选( )
A.夜以继日  B.饱食终日          C.如饥似渴  D.饥不择食
(2)文中②句括号里应选( )
A.夜以继日  B.如饥似渴        C.无缘无故  D.有缘无往
2.“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时间就是人的生命
B.人活的时间越长,表明他的寿命也就越长
C.人生命的长短虽然是用时间来衡量的,但是,人生命存在的意义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了什么。如果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了许多事情,那么人生就是有意义的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第3自然段写了“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的事,有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更能体现这一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  )。
A.赞扬鲁迅先生一生珍惜时间,并抓紧时间,用笔做武器,同敌人斗争的伟大精神
B.说明时间对人非常重要的
C.表现鲁迅先生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爱惜别人的时间的品质
5.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笔是书写工具,怎么能是“武器”呢?
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在一个静谧的午后,下着雨。我撑开雨伞,穿过喧闹的街市,拐进长长的小巷。

雨淅淅沥沥,雨丝无声地飘洒在伞布上,又悄悄地跳落在石板路上。穿巷的微风中飘来淡淡的香味,我静静地在小巷里漫步欣赏着。

“扑通”一声,我猛然扭身一看,是一位戴斗笠的中年男子摔倒了。细密的雨雾里,他“哎”地叫唤了一声,似乎摔得有些疼。他小心翼翼地直着身子,试图站起来,腿却不听使唤地颤抖着。一次又一次,他的努力都伴随着轻微的磕碰声失败了。

我和行人反应过来,匆匆走上前去。这时我发现,原来他身旁还有一筐月饼,圆圆的月饼在石板路上滚落了一地。我们急忙围上去捡,月饼很快被拾回了筐里。那中年男子十分沮丧,几个妇女围上去亲切地询问,才知道他原来是给一家超市送货的点心店的老板。“还好,没碎多少”。“没关系,只是包装纸湿了,弄干就好了”。人们纷纷安慰他,善意伴着细雨,洒满小巷,那玫瑰仿佛更香了几许。这时,有人提议:“既然这月饼落在咱小巷,不如大家买两斤他的月饼”。“我也觉得应该这样做”。众人纷纷赞同,硬币的叮当声在小巷里格外优美而和谐。戴斗笠的男子十分感动,向众人道了谢,挑起担子,蹒跚地走了。这时,大家才发现他的腿有些残废。人群很快散去了,小巷又恢复了平静。我咬了口月饼,甜蜜流入心底。破碎的是月饼,圆满的是人心。不知过了多久,雨停了。一缕温暖的阳光从云层缝隙里穿透出来,把天空映成了蓝底金边的颜色。小巷被夕阳铺上一层碎金黄,晚风拂动着枝叶发出轻微的声响,那沁人的香味在巷子里萦绕飘荡,形成“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温馨意境……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短文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
3.“人们纷纷安慰他,善意伴着细雨,洒满小巷,那玫瑰仿佛更香了几许。”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戴斗笠的中年男子的描写运用了哪些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戴斗笠的中年男子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说一说你对本文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背影(节选)

朱自清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1.短文主要写“父子车站离别,父子之情”,为什么要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
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  ”的句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表明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父亲这样做完全是多此一举。
B.虽然儿子已长大,但在父亲的眼里,却永远是孩子,永远不会长大,体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
3.第3自然段中“说定”改为“说好”或“说过”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自然段画“  ”的句子中“再三”和“仔细”表达的意思是否重复?
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句中的“他们”指的是(  )。
A.约朱自清出去游逛的朋友
B.父亲在旅馆里熟识的茶房
6.对笼罩在《背影》一文中的哀愁凄凉的氛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氛围是由课文中所描绘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父子离别,父亲“打去之期不远”等事情营造的。
B.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性。
C.这种氛围是父亲晚年的心情不好,父子矛盾,削弱了对父子亲情关系的表现。
D.在这种氛围下,父亲还如此细心周到地关心爱护儿子,更显出父爱的真挚动人。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匆匆(节选)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②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文中的“他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选文第一自然段中的排比句。
3.联系上下文,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杨柳(      )
A.植物失去水分                    B.河流变得没有水                    C.没有生趣;枯燥
(2)花(      )
A.感谢                                 B.认错;道歉                           C.辞去;拒绝                           D.脱落
4.对“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时间来去匆匆,自古有志者都很珍惜时间。请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那个星期天》(节选)

①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②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1.查字典填空:如果你想查字典找生字“媚”字的读音你应该用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再查______,组词(不能组文中的词)______
2.选文的主人公是______
3.母亲答应带“我”出去的那天,选文中写可能是去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如此记忆深刻的一天却记不清楚去哪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1自然段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A.记叙B.议论C.描写D.抒情
5.“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星期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匆匆》节选,完成习题。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②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

③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选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意递进C.表示意思转折
2.选段①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3.画横线的句子中,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_________ ,把时间比作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①用了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②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jīn jìn)头涔涔而泪潸潸(shān   juān)了。

1.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2.请将括号内不正确的拼音用斜线(\)划掉。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生活实际,请写写你对时间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亲的“土月饼”

①又是一年中秋时,单位发了两盒月饼,包装精美,八个月饼,八种口味,有肉松的、豆沙的、火腿的、莲蓉的……尝了一下,觉得味道很一般。这不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母亲做的“土月饼”。

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们是很盼望中秋节的到来的。因为中秋节的到来意味着我们能吃上母亲做的“土月饼”。

③那时候的月饼包装很简单,月饼用油纸包裹着,剥开油纸,就能看到黄澄澄、油亮亮的月饼了,上面还沾满了香喷喷的芝麻。掰开月饼,冬瓜条、花生仁、核桃仁等做的馅就露出来了,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酥酥的。吃的时候,一只手小心地在下巴下托着,连掉下来的渣都一点点舔掉。那个时候家里穷,能吃这样的一个月饼是很奢侈的。

④母亲为了省钱,每逢中秋节,她都自己做月饼给我们解馋。中秋前夕,母亲从集市上买来糯米,经过淘洗,再把白花花的糯米铺在一个大筛子里,然后不停地搅动、翻转,以便尽快去除水分,直到水汽完全蒸发掉,这才拿到磨坊去磨成米粉。米粉带回家,母亲先把米粉倒进锅里,用小火炒好,然后按一定比例掺进油和水,再慢慢揉搓成长条,像做馒头一样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饼,再裹进豆沙、碎花生、核桃仁、桂花干、白糖、薄荷等馅料,然后轻轻地把包着馅料的饼的边缘紧紧捏在一起,月饼的雏形就出来了。

⑤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打模了。月饼模子是木质的,一个模子上有五个圆形的图案,图案大都是一些花朵或者“福禄寿”字样,边上还有一圈齿状花边。我们把双手洗净,小心地往月饼模子里放米团,边放边轻轻挤压,等到月饼从模子里出来的时候,那份满足和幸福溢满了我们的笑脸,清脆的笑声也在屋子里久久飘荡。

⑥最后一道工序是蒸烤。母亲在土灶上放好蒸笼,我们坐在灶下,不时地添加柴火。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支支欢快的舞蹈,火光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渐渐地,丝丝缕缕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萦绕,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都勾出来了。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将月饼吃到嘴里。

⑦好不容易等到月饼出锅了,看着冒着热气的月饼,我急不可耐,趁母亲不注意就抓一个,一口咬下去,满嘴的桂花香,和着豆沙的甜润,再加上薄荷的清凉,真是美味无比!

⑧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月饼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了,而且品种繁多,口味各异,可吃在嘴里,总感觉没有母亲做的“土月饼”那么有味。想起母亲的“土月饼”,我的眼睛忍不住又湿润了……

1.用简洁的文字补全文中母亲做月饼的工序。
买糯米→淘洗糯米→(     )→做米饼→(     )→捏雏形→(     )→(     
2.短文中的一些语句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请用心读下面的句子,分别从用词、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①渐渐地,丝丝缕缕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萦绕,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都勾出来了。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将月饼吃到嘴里。(从用词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__________
②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支支欢快的舞蹈,火光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__________
3.短文写的是“母亲的‘土月饼”’,而第①③段却用大量的笔墨写了“单位发的月饼”与“那时候的月饼”,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自己很想吃螃蟹。这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③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的一块块大石头,是可以找得到螃蟹的。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④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⑤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⑥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用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⑦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吧!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⑧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泪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1.母亲为“我”找螃蟹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季节?(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
2.阅读文章第①~③段,下列哪一项不是母亲找螃蟹的原因?(        
A.母亲想满足儿子的愿望。B.“我”久病初愈,想吃螃蟹。
C.春天的溪流里有很多螃蟹。D.偏远山村买不到螃蟹。
3.第⑦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A.为后文母亲抓回母蟹做铺垫。
B.说明螃蟹非常难抓。
C.表现了母亲是一个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女人。
D.表现了母亲内心的矛盾,说明了母亲的善良。
4.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照样子,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我”想吃螃蟹→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捞起螃蟹→___________
5.“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联系上下文,猜猜母亲当时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认真读下面的句子,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完成下面的问题。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①上面句子的意思(      )
A.作者自己不知道日子去了哪里
B.作者希望读者告诉他日子去了哪里
C.作者自己知道日子去了哪里
②作者连续使用了4个问号,这样写的好处是(      )
A.不知就问,引发思考
B.明知故问,表达情感
C.不知就问,表达情感
2.请你回顾六年的小学生活,借用连续使用问句的表达方法,写一写在即将毕业离开学校时,你对学校、老师、同学的留恋之情。(注意:不得少于3个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