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课文片段和短文,完成练习。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向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③……

④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作者:叶水烈)

1.阅读选文中画“     ”的部分,回答问题。
(1)“?”指的是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
(2)对这样写的好处,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避免了啰唆的表达,更加通俗易懂。
C.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文中加点的三个词语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开头提出了________的观点,结尾又重中了这个观点,这样的写法叫________
4.选文中谈到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是(        
A.当你产生一百个问题之后就找到了真理。
B.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地思考、探索,才能深入地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C.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经过很多人的探索,就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辨字组词。
(      )   (      )   (      )(      )(      )
(      )   (      )   (      )(      )(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与理解

______________

①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入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的,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②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 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骄傲呢 ?”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③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它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明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放在墙角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光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了人世间。

④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第③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转折B.表示引起下文C.表示解释说明
3.在第①自然段中用“      ”画出描写台灯外形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蜡烛非常谦虚的句子。
4.联系上下文,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围绕一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空。
(1)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
(2)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
2.选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叙述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排列序号并写在横线上)
①提出问题       ②解决问题       ③发现真理       ④发现问题
3.读文中画“——”的句子,一件平常的事却引来阿瑟林斯基一连串的疑问,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从文中画“﹏﹏﹏”的这句话可知,科学的灵感是凭借________________而获得的,这里采用华罗庚的话来说明观点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5.从最后一自然段可知,经由“偶然的机遇”发现真理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微知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与文中画“        ”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3.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请把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波义耳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阿瑟林斯基                    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最容易做梦
魏格纳                           发明石蕊试纸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③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了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④无独有偶。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他将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病愈之后,魏格纳开始认真地研究这个有趣的现象。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同时搜集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他注意到,一位名叫米歇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在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的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魏格纳认为,这种蚯蚓的分布情况正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否则,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⑤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⑥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1.文章的观点是               ,对于这一观点,文章进一步做了阐述,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请选择一个事例,写出叙述思路。
现象问题探索发明或发现
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

4.对照问题1和3,三个事例的叙述顺序和主要观点的表述方式的相似之处是______________,作者就是这样利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观点的。
5.“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请你列举一个“这样的事例”,用“现象——问题——探索——发明或发现”的思路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对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就能从中有所成就,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有所发现。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顺序重新调整。
_______________
2.“这样的事例”在文中指哪些事情?
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1.选择正确的一项,把序号填到括号里。
(1)和“司空见惯”意思相同的词语是( )
A.经久不衰             B .持之以恒          C.屡见不鲜
(2)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意思相近的名言是( )
A.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巴普洛夫
B.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2.把“?”拉直变成“!”中,“?”指的是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对这样写的好处,下面描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避免了啰嗦的表述,更加通俗易懂。
C.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无独有偶。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他将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病愈之后,魏格纳开始认真地研究这个有趣的现象。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同时搜集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他注意到,一位名叫米歇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在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的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魏格纳认为,这种蚯蚓的分布情况正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否则,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1.酸碱试纸又被称作“石蕊试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三个事例采用过渡句“无独有偶”“更有趣的是……”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的好处是( )
A.说明不断的探索与发现,才能获得真理
B.说明发现问题,要坚持不懈地思考
C.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才能找到答案
D.突出相似,增强说服力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面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苦(xínɡ)  严俊  压迫B.占(jù)  残暴  执行
C.旺(xīnɡ)  恐布  会意D.花(pú)  寄托  责任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