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冀教版(2002)|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精彩回放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顿时(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  )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        ),(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起来。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话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
3.这段话从(       )(       )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4.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        )(        )(        )
5.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上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以上文段,作者按照由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从第一自然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语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情之高,从侧面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具体形象地描述了浪潮的________(填序号)
①样子                 ②声音                 ③样子和声音
4.请你写出一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段文字,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你对钱塘江大潮有怎样的感受?
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文中与“好像”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宏大气势。(多项选择)
A.拟人B.排比C.比喻D.夸张
3.这段话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4.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      )(      )(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旅游攻略


【材料一】

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知识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条河、一个城市、一个国家。


【材料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暑假期间,我同家人开启了文化之旅。首先,我们从沈阳出发,途经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的情致;再赶赴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段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再到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当年李白在烟花三月送孟浩然下扬州的足迹。


【材料三】

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春夏两季,云低雾浓,古木葱茏,雨后山野空气清新,寺宇庭院一尘不染;秋季水位涨高,乘风破浪,白水秋风;冬季晴雪初霁,“幽峭精绝”的冬景令人称绝。身临这山灵水秀的旷世奇观,把自己完全交给大自然,在峨眉秀丽的山色中尽情吸取天地间的精华!

——《行走峨眉山》

洛阳这座城市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一座美丽的牡丹花城。白马寺和龙门石窟是洛阳的著名景点。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

1.“我”所准备的假期里的文化之旅的路线是(       
A.从沈阳出发→到杭州西湖→到安徽滁州,登琅琊山→到武汉黄鹤楼
B.从沈阳出发→到安徽滁州,登琅琊山→到武汉黄鹤楼→到杭州西湖
C.从沈阳出发→到安徽滁州,登琅琊山→到杭州西湖→到武汉黄鹤楼
D.从沈阳出发→到武汉黄鹤楼→到安徽滁州,登琅琊山→到杭州西湖
2.杭州西湖的白堤柳岸,与历史名人(       )有关。
A.白居易B.李白C.欧阳修D.孝文帝
3.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旅游的意义只在于欣赏不同的美景。(      )
(2)游人登临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的情致。(      )
(3)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的是武汉黄鹤楼。(      )
4.与“洛阳城中寻历史足迹”这句上联相对应的下联是(       
A.登黄鹤楼觅李白身影
B.临洛阳城赏牡丹白马
C.峨眉山上赏自然奇观
5.对于你来说,“旅游”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__________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______________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按原文内容把选段补充完整。
2.这段话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
A.由远及近B.由近及远
3.这段话从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
4.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浪潮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画“﹏﹏﹏”的句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得好,因为它形象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B.句子写出了大潮的气势,但语句略显啰唆。
C.“如同”和“好像”有点重复,如果写得简洁一些,效果会更好。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品读课文选段,回答以下问题。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推测”的意思是___________。“两个小东西”指的是_________
2.“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
3.“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出_______________
4.这块琥珀有什么科学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自由与生命

8月的一天下午,天气暖洋洋的,一群小孩在十分卖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那时我才12岁,住在南卡罗来纳州,常常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来放到笼子里,而那件事发生后,我这种兴致就被抛得无影无踪了。

我家在林子边上,每当日落黄昏,便有一群美洲画眉鸟来到林间歇息、歌唱。那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的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

我当机立断,决心捕获一只小画眉,放到我的笼子里,让它为我一人歌唱。果然,我成功了。它先是拍打着翅膀,在笼中飞来扑去,十分恐惧。但后来它安静下来,承认了这个新家。站在笼子前,聆听我的小音乐家美妙的歌唱,我感到万分高兴,真是喜从天降。

我把鸟笼放到我家后院。第二天,它那慈爱的妈妈口含食物飞到了笼子跟前。画眉妈妈让小画眉把食物一口一口地吞咽下去。当然,画眉妈妈知道这样比我来喂它的孩子要好得多。看来,这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情。

接下来的一天早晨,我去看我的小俘虏在干什么,发现它无声无息地躺在笼子底层,已经死了。我对此迷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我想我的小鸟不是已得到了精心的照料吗?

那时,正逢著名的鸟类学家阿瑟威利来看望家父,在我家小住。我把小可怜儿那可怕的厄运告诉了他。听后,他作了精辟的解释:“当一只雌美洲画眉发现它的孩子被关进笼子后,就一定要喂小画眉足以致死的毒莓,它似乎坚信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来关进笼子里。因为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喜从天降:____________
皆大欢喜:____________
2.文中的“喜事”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自由与生命”为题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      ),(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A.由远及近B.由近及远。
2.这段话从( )( )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3.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  )、(  )和(       )。
4.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潮》以总分结构独具特色,而这篇文章按照记叙文的常见形式先交代了(   )、(   )、(   )。这篇课文的结尾与《观潮》的开头异曲同工,赞美了钱塘江大潮的是(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听潮

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上就像铃、铙钹、钟鼓在奏鸣,而且声音愈响愈大。

没有风。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抵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片片飞散。

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袭击过来,猛烈地冲向岸边,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音响就越大了。

1.通读全文,说说大海经历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它狠狠地用脚着,用手着,用牙着”中的三个加点词语能互换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写海的时候,通篇把它当作人来写,这种写法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答题。

复活节岛 太平洋的南部,有一个近似三角形的小岛,那就是有名的复活节岛。这个岛过去经常有火山爆发,至今岛上还有许多死火山。 //

(1)这个岛出名不在于有火山,而是因为岛上那些巨型石雕人。岛上一共有670个石雕人,其中267个集中在拉诺拉拉库火山下,其余的分布在岛上的其他地方。这些石雕人特别高大,一般在7至10米之间。体重一般在50吨到60吨左右,最重的估计有90吨上下。这真是名副其实的巨人,谁到了它们面前都会发出惊叹。 这些石雕人的模样非常奇特,一个个大头、窄额头、高鼻子,眼眶全都深深的。他们的头微微地往下垂。嘴巴撅得能拴住一头驴。 它们的双手按在鼓起的肚子上,都带着红色岩石雕成的圆柱形的帽子。造型手法非常夸张,好像今天“现代派”的作品。石雕人的表情各不相同,有的高傲,有的平和,有的愤怒,有的快乐,有的忧郁,还有的表现出对什么都无所谓的神态。//

(2)这些巨大的石雕人到底是谁的杰作?这是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想解决而又没有解决的问题。有人说这些石雕人是印第安人的杰作,因为几千年前这一带是印第安人聚居的地方,他们创造过灿烂的文化。可是为什么别的东西都消失了,只有这些石雕人存在呢?这种说法比较渺茫,又缺乏有力的根据,因此许多人都不信服。 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些石雕人是宇宙人的杰作,因为要完成这些石雕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雕刻到运输在今天也是相当费力的,远古的人根本无法做到。这里曾是宇宙人的基地,他们在宇宙里纵横奔驰,到很远的地方去开辟新天地,忘记了这里还有这么一块乐土。当然,这种说法更加离奇了,简直像神话一样,所以它的可靠性就更小了一些。//

(3)说来说去,复活节岛上的石雕人至今还是一个谜,谁也没有揭开。越是这样,这些石雕人的魅力就越大,到那儿去找答案的人也就越多。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揭开这个谜。 //

1.文章已经用“//”分成四段,写出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想象推测,这些巨型石雕人可能是谁的杰作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