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人与《敕勒歌》
据唐朝史学家李延寿所写的《北史》记载,敕勒人生活在我国南北朝时期,他们的祖先是汉时生活在漠北的丁零族人,他们擅长于制造高大车轮的车子,因此,当时的南朝人又称其为高车族。那时,敕勒人常常翻越阴山山脉侵扰北魏的疆域,于是北魏大军多次越过阴山去攻打敕勒各部,迫使很多敕勒部落相继归附。五世纪初,北魏王朝曾把贝加尔湖东部数十万敕勒人迁徙到漠南来。这里,阴山如一道高大的屏障挡住了漠北干冷的朔风,黄河在河套地区的迂回又为此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因此,土肥草美,水沛林茂。虽然这是一片陌生的土地,但对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而言,这里富饶的草原和无边的苍穹无疑就是自己最美的家乡。
《敕勒歌》是敕勒人的歌,本是用来歌唱的。据说,在公元6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请出了军中老将斛律金,要他用歌声来激励军旅的志气。斛律金当即挥臂吟唱出了这首北魏将士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敕勒歌》。气势雄浑、苍劲高昂的歌声刹时间随战场撕杀的风尘飘荡,震撼着全军将士们的心。歌声把他们带回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大草原,带回了阴山下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故乡。歌声让将士们个个饱含热泪,军中刹时群情激奋,士气高昂起来。
阅读理解
蒙古人
腾格尔
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
我出生在牧人家里
辽阔的草原
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
养育我的这片土地
当我身躯一样爱惜
沐浴我的那江河水
母亲的乳汁一样甘甜
这就是蒙古人
热爱故乡的人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 | B.养育/我的/这片/土地 |
C.当我身躯/一样/爱惜 | D.沐浴/我的/那江/河水 |
A.这首歌词由景及人,语言清丽,风格豪放,抒发了作者热爱故乡,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
B.歌词中的“蒙古人”和标题上的“蒙古人”都指的是所有热爱自己家乡的蒙古人。 |
C.歌词通过对蒙古草原的描写,侧面表现了蒙古人豪爽、开朗、乐观、向往自由的性格特点。 |
D.歌词用“毡房”、“炊烟”、“草原”、“土地”、“江河水”这些鲜明的意象勾画了一幅清新的草原图画,意在表现自己和蒙古草原的深厚感情。 |
雷雨过后
雷雨过后,太阳又露出了笑脸。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家家户户都打开了窗,让清新的空气扑了进来。碧绿的柳枝经过大雨的冲洗,变得更加绿油油的了。柔软的小草也醒过来,点着头淋洒下水滴,感谢阳光的照晒。
荷叶上滚动着几滴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晶的。一只青蛙精神抖擞地蹲在荷叶上,使劲儿歌唱。一只蜻蜓张开翅膀,在池塘边飞来飞去,好像在表演舞蹈。蚂蚁连忙来到地面,准备往家里搬东西。蚯蚓钻进稻田里,正在和小虫捉迷藏呢。蜘蛛慢慢地从屋顶、门窗上爬下来,趴在摇篮似的网上。一只小猫正在练习滚、扑、咬的动作。
雷雨过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张美丽的图画。
1.本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